•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濟南長清靈巖寺佛學碑刻“義理”思想初探

      2019-12-25 01:17:30梁琛高英華
      西部學刊 2019年15期
      關鍵詞:義理

      梁琛 高英華

      摘要:濟南長清靈巖寺碑刻詩文蘊含著豐富的佛學“義理”思想:晉代高僧竺僧朗作為靈巖寺開創(chuàng)者,用“微塵”“大方”表達其富有特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法定禪師作為靈巖寺開山之祖,其思想孕育著“建大功德”“無量福田”“佛法堅固”之佛學文化,是“福生”功德觀和“虛無”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仁欽和尚闡釋了自己對佛教義理的感悟,認為“善利”“直路”“不謝”“濟人”“指人”“施人”是最大的樂事。靈巖寺諸位高僧的佛學“義理”思想,不但豐富了中國佛學文獻的相關內(nèi)容,而且對于深入研究山東佛教以及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關鍵詞:濟南靈巖寺;碑刻詩文;佛學義理

      中圖分類號:B94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5-0057-03

      濟南長清靈巖寺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東南靈巖山之陽、泰山西北麓,是我國著名佛教圣地之一。唐代李吉甫編纂的《十道圖》中,把靈巖寺與浙江天臺山的國清寺、江蘇南京的棲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譽為“城內(nèi)四絕”。宋代卞育《游靈巖記》稱“齊有靈巖寺,居天下四絕之一。海岱間山水之秀,無出其右者”。①靈巖寺自晉代始即有佛事活動,苻秦永興中(公元357年)始建佛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遭滅法之劫,詔誅天下沙門,寺院全部被毀。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重修寺院,靈巖寺佛教從此興盛至唐宋明清各個朝代,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靈巖寺享譽海內(nèi)外的千佛殿內(nèi)有四十尊宋代塑羅漢,被稱為“海內(nèi)第一名塑”。清代《靈巖寺·殿閣》記載:

      “考諸碑記,在昔希有如來居此證道,巖棲霞止,未有室廬。石趙時,神僧佛圖澄亦曾來此一游,未嘗久留。苻秦永興中,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數(shù)十區(qū)。元魏太武用崔浩言,誅天下沙門,毀佛寺時,前之精舍,鞠為茂草矣。至孝名帝正光初,法定禪師始建寺,為開山第一祖。原建之寺,在今寺東北甘露泉正西。唐貞觀初,三藏和尚陳玄奘,曾在此譯經(jīng),故惠崇長老改遷今寺。宋景祜中,瓊環(huán)長老,更擴廣之,殿閣廊廡愈宏壯矣?!雹?/p>

      長清靈巖寺曾有高僧晉竺僧朗、北魏法定禪師、唐貞觀初玄奘(三藏和尚)、貞觀中惠崇、景祜中重凈、大觀初仁欽、皇統(tǒng)中寶公,元初福公,明永樂年間普照、至珍及萬歷初真可等僧人住持居住。靈巖寺留有多篇歷代高僧的碑記、游記、詩文等,蘊含著豐富的佛學“義理”思想,不但豐富了中國佛學文獻的相關內(nèi)容,而且為深入研究長清靈巖寺佛學發(fā)展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

      一、晉竺僧朗的“微塵”“大方”世界觀和人生觀

      清代馬大相編纂的《靈巖寺志·序》載:“泰岱之麓綿亙數(shù)百里,奧室精藍所在都有。其西北隅煙云迤邐,結成鉗字者為靈巖,相傳竺法師郎公卓錫處?!雹垠蒙试陟`巖寺講經(jīng),《神僧傳》載:“朗公和尚說法泰山北巖,下聽者千人,石為之點頭。眾以告,公曰:‘此山靈也,為我解化,他時涅槃,當埋于此。卒于山,年八十有五。傳衣缽者記取,數(shù)百年后,能使一切學人,來觀仰焉!此靈巖所本來也。”[1]35僧超榕《陪喻道臺憩甘泉亭分韻》曰:“朗公說法地,冠蓋屢經(jīng)過。簇馬入林鬧,靈禽向客歌。殘碑依殿古,怪石旁僧多。不朽騷人事,甘泉賦薛蘿?!膘`巖寺有《重修千佛殿記并詞》曰“靈巖禪寺者,峰連岱岳,谷號金輿。朗和尚開山于初,則七帝承風而遙禮。定禪師弘法于后,則四眾德而皈依。”[2]176關于晉代竺僧朗“修書”“?遺”“說法”之內(nèi)容,罕見于《高僧傳》及各種佛學文獻之中,《重修千佛殿記并詞》記載一段文字可以窺見竺僧朗佛學義理的基本“說法”:

      夫金輪御世,道化敷于四洲;玉歷授時,仁風被于九月。然有功限于齊量,勢窮于輿圖。未盡人天,寧遍沙界。惟夫佛者四生,慈父三界。明師于微塵中,含授大方世界。非少非多,以剎剎那傾過。百千萬劫無久無速,來而非來;降王宮而離兜率,去而非去;坐雙樹而入涅槃,修而無修;歷三祇而成萬行,證而無證;空十地而具三身,半偈片言照昏途之朗矩。千函萬軸,越苦海之迅航;此其等世界于鴻毛,視功德于滴水不溶。擬議豈可思量,乃其時節(jié)因緣各成初愿。于是隨機應世,劫分后先,說法度生,土有凈穢,惟華藏世界娑婆。層在十三劫,賢慈尊釋迦;名當?shù)谒模^去莊嚴,未來星宿,俱有千佛,圓果十方;歷窮三世,數(shù)等恒沙。性海無邊,心光遍攝。塵沙剎鏡,不隔毫端;十世古今,未移當念,是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況供千尊,已該無量;一聞名號,早脫輪回;但睹光明,即登極樂。信解者自證無生;迷惑者竟沉有漏。此諸方耆宿,借嚴飾以啟真緣;歷代王臣,假檀施以明信力。燃慧燈以繼日月之光,浚靈源以滋江海之潤者也。[3]

      《重修千佛殿記并詞》不僅用“四洲”“三界”表達宇宙萬物世界,而且還通過“微塵”“大方”等詞語,反映竺僧朗等靈巖寺高僧蘊含特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微塵”是世界上最小的分子,幾乎到了被人們忽略不計的地步,靈巖寺的高僧們甘把自己當成萬物世界中的最小分子,“明師”甘愿掩埋于“微塵”世界之中,雖屬世上最微小顆粒,但卻能容納和包涵“大方”世界之中。無論事物多少、時間長短、經(jīng)歷什么苦難和挫折,來去生死、得失功德、機遇因緣、榮譽凈穢、賢慈尊卑等都會“性海無邊”“心光遍攝”,不被各種名利劫難所迷惑,“十世古今”無論是“無量輪回”,還是“光明極樂”都會將世界上的一切看成微乎其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遠大的志向和寬闊的胸懷融入于“大方”世界之中,從而使“佛者四生,慈父三界”更有價值和意義,才能實現(xiàn)“燃慧燈以繼日月之光,浚靈源以滋江海之潤”。

      二、法定禪師“福生”“虛空”的功德觀和價值觀

      有關法定禪師佛學思想,罕見于其他佛學文獻之中,靈巖寺《齊州景德靈巖寺記》《游靈巖寺記》《靈巖寺田園記碑》《靈巖開山祖師像圖記》《靈巖寺記》《靈巖寺重修五花殿記》等碑刻記載內(nèi)容,蘊含有法定禪師佛學“義理”思想。如宋張公亮《齊州景德靈巖寺記》記載:“按《圖經(jīng)》,本希有佛出現(xiàn)之地。后魏正光元年,法定師始置寺,有青蛇白兔、雙鶴二虎之異?!盵1]45宋卞育《游靈巖記》載:“智者勞心,愚者勞形,勞心者殆,勞形者疲,曾不知云霞棲心息形,自在地也。仆方袞袞于簿書間,不能同芘蒭④ 眾誦貝葉文,優(yōu)游周旋于此,良可愧怍。”[1]47金明昌六年(1195年)《靈巖寺田園記碑》記載:“濟南靈巖寺自法定禪師肇建道場,于今幾千載矣,峰巒奇秀,祠宇雄麗,號天下四絕之一。比邱恒二百余眾,雖四方布施者源源而來,然其衣食之用,出于寺之田園者蓋三之二?!盵4]105

      金陳壽愷《靈巖開山祖像圖記》載:

      梵僧曰“法定禪師于后魏正光元年始建道場,興梵宮,居天下四絕,境中稱最,而世鮮知其由!”我祖師其始西來,欲興道場于茲也。前有二虎負經(jīng),青蛇引路,捫蘿策杖,窮絕璧而不可登。乃徘徊于南山之巔,面石之久。感日射巔峰成穴,透紅光于數(shù)里,師乃躅光而下,美其山林秀蔚,可居于眾。……遂興寺宇,逮今八百余歲。凡祈求應感而福生民,莫可勝記。然為我祖師發(fā)揚,顯圣跡之狀,蔑聞其人,良可太息。乃命工敬畫其像,而刊諸石。庶廣其傳,普勸遐邇,永同供養(yǎng)。[1]47

      靈巖寺碑刻蘊含著法定禪師的功德觀和價值觀,從《靈巖開山祖像圖記》中“遂興寺宇,逮今八百余歲。凡祈求應感而福生民,莫可勝記。然為我祖師發(fā)揚,顯圣跡之狀”可以看出,法定禪師作為靈巖寺開山之祖,其建寺傳教的主要目的是造福民眾、福生無量,其佛學思想中孕育著佛學文化“建大功德”“無量福田”之精神,是法定禪師“福生”功德觀的重要體現(xiàn)。“由定至于今,七百年中更衰,則歷朝刊紀,斷泐磨滅蕩然無余”,世間一切凡夫俗事唯有“佛法堅固如虛空等”,惟是著述銘勒等乃“敘師之所欲言者”,體現(xiàn)了法定禪師“虛無”價值觀。靈巖寺乃為“非福力淺薄者所能棲止也”,靈巖寺經(jīng)過多年興衰發(fā)展,“佛氏中門舊所不廢”仍能“顯圣跡之狀”是法定禪師思想在靈巖寺弘揚傳承之結果。

      三、仁欽和尚“五苦”“度世”的苦樂觀和功利觀

      北宋景德(1004-1007年)中,靈巖寺敕賜更名為“景德靈巖禪寺”。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靈巖寺敕賜更名為“十方靈巖禪寺”,并頒《刺牒碑》。北宋大觀、政和(1107-1118年)間,寺院住持仁欽和尚(賜號靜照大師)營建崇興橋,修建御書閣,裝鑾功德頂證盟龕造像,創(chuàng)建獻殿、孔雀明王殿和絕景亭。靈巖寺《靈巖寺崇興橋碑》《五苦送碑》《住靈巖凈照和尚戒小師》《靈巖二十景》等碑刻,不但記錄了其修橋建閣的歷史,而且系統(tǒng)闡釋了仁欽和尚“五苦”“度世”的苦樂觀和功利觀。由齊州靈巖寺禪寺凈照大師、住持傳法釋仁欽立石,大觀二年(1108)《靈巖寺崇興橋碑》⑤曰:

      靈巖勝境,仙圣所居,金石可見。自后魏正光中,法定師復興是寺,迄今已劉百年。至吾宋熙寧三年始正名為十方,以容召天下大名德、大長老為住持主,而中間去來化滅,寺主數(shù)易,權攝非人,緇旅既來,多失所望,四方瞻禮,因已衰減,下逮于山租、田課、僧用、僧供、寺屋略皆荒落稱是。今上嗣位,齊州眾生求海內(nèi)高德,得建州凈照大師仁欽以聞之朝,即有詔以仁欽為靈巖寺住持主。欽公至寺之一年寺境清,二年學人來,三年佛法明、四年天下四方知靈巖有人,而歲時香火供事遂再盛。欽公曰“靈門宗旨,雖以寂滅為究,而象數(shù)住世,亦必依莊嚴為助。”于是起獻殿以處供士,建后閣以護禪席,……于是欽公曰:國家設道場,廣利益,一以僧闡善因,二以資佑國福。今欽崇祖宗,以本仁孝,吾知國恩者也。愿吾橋成,以崇興為名。……童不歲勞,客不時病,行不履阽,道不涉遷。以善利濟人,以直路指人,以不謝之功施人,以不朽之事遺人。欽公于勝境結勝緣,如此哉。又曰欽公指迷說幻,將大悟人于正路,以為大導師,況此一路徑事乎;救患拔殃,廣渡人于苦海,以為大法橋。況此一溪澗事乎。⑤

      崇興橋即以大觀改元十月起役,役至次年九月橋遂成。通過修橋仁欽闡釋了自己對佛教義理的感悟,認為“善利”“直路”“不謝”“濟人”“指人”“施人”是最大的樂事,仁欽和尚不僅僅在于修橋度人一溪澗,而在于為人“指迷說幻”“將大悟于正路”,以及“救患拔殃”“廣渡人于苦?!钡瘸蔀槠淙松畲蟮目鞓贰?/p>

      四、結語

      濟南長清靈巖寺碑刻詩文蘊含有豐富的佛學思想內(nèi)容,不但是中國傳統(tǒng)佛學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而且還是山東特定時期佛學文化與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與發(fā)展的典型代表。靈巖寺諸位高僧的佛學“義理”思想,不但豐富了中國佛學文獻的相關內(nèi)容,而且對于深入研究山東佛教以及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注 釋:

      ①明代學士王世貞稱“靈巖是泰山背最幽勝處,游泰山不游靈巖寺不成游也?!鼻宕鷲坌掠X羅·弘歷在靈巖寺建有行宮,巡視江南時曾8次住蹕靈巖。

      ②殿閣主要包括千佛殿、五花殿、獻殿、金剛殿、天王殿、珈藍殿、般舟殿、彌勒殿、韋馱殿、龍王廟、御書閣、藏經(jīng)殿、轉輪藏、孔雀殿、白衣殿、維摩庵、接引佛殿、思議佛殿、藥師王佛殿、五祖母殿、十王殿、將軍堂、監(jiān)齋殿、常住大禪堂、臥佛堂、松鳳閣、后土殿、祖師殿、達摩殿、出山像觀音殿、觀音殿、證盟功德龕。

      ③(清)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靈巖志·序》。

      ④苾蒭,也作“比丘”,是梵語(bhikkhu)的譯音。漢語意譯“乞士”,以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為佛教出家“五眾”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

      ⑤此碑文位于“靈巖道場”題辭碑之陰,刻于宋大觀二年(1108年)。銘文28行,滿行50字,凡1160字,字徑2.6厘米,行書。額篆“崇興橋記”橫列四字。

      參考文獻:

      [1](清)馬大相編纂.孔繁信校點.靈巖寺志[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2](清)馬大相編纂.孔繁信校點.靈巖寺志·藝文志二[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3](明)傅光宅.重修千佛殿記并詞[M]//(清)馬大相編纂.孔繁信校點.靈巖寺志·卷之三.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4]王榮玉,卞允斗,王長銳,王晶靈巖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義理
      道兼體用的整全之道:呂祖謙義理之學新論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6:30
      日本文化中的“義理”與“人情”內(nèi)涵演變
      老子“大音希聲”的深層義理
      中國音樂學(2021年4期)2022-01-12 06:24:44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價值取向與義理轉換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16
      公共理性與整全義理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24
      中庸法律思想的義理建構——以宋明之際儒學禮法觀為考察視角
      《菊與刀》中的“義理·人情”
      山西青年(2018年3期)2018-01-25 23:37:47
      王船山《周易內(nèi)傳發(fā)例》義理演析
      中國詮釋學(2016年0期)2016-05-17 06:12:07
      賈樟柯電影的義理、倫理和地理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7:17
      日本民族雙重性格中的“義理”與“人情”
      文化學刊(2015年1期)2015-03-20 13:18:46
      安远县| 远安县| 龙口市| 手游| 宝兴县| 瑞金市| 山阴县| 玉环县| 阿坝县| 昂仁县| 沙田区| 察雅县| 临夏市| 贵南县| 渭源县| 红桥区| 万宁市| 陵川县| 布尔津县| 八宿县| 东至县| 泉州市| 奉新县| 商河县| 通许县| 天镇县| 阆中市| 荆州市| 河间市| 汉源县| 屏东市| 平昌县| 阿图什市| 枝江市| 禄丰县| 南康市| 汝南县| 乃东县| 碌曲县| 诸城市|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