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生,李玉娟,安玉朋
(天津廣播電視大學武清分校,天津 301700)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應用數字化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處理, 將這些內容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傳輸于因特網的多媒體教學信息之中。智能性、共享性、協(xié)作性和互動性是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特點。數字化教學資源已在國家開放大學師生的教與學中普遍使用,然而其使用效果如何,意見不一致。特別是基層電大的教師和學員的使用的情況到底如何,我們對天津電大武清分校的在校生數字化教學資源使用效果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國家開放大學是系統(tǒng)辦學, 學員注冊學籍后現可登錄二級平臺進行學習, 有國開學習網和天津電大在線學習平臺, 天津電大在線學習平臺現只有省開一體化課程在上面學習和考試, 其余課程全部在國開學習網上進行學習,對于基層電大,用得最多的還是課本教材,平臺上的數字化資源以文本、視頻、微課和PPT 內容為主,教學互動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學生論壇完成。通過問卷調查初步了解電大學員和輔導教師對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應用現狀和使用的效果。
1.1.1 在應用數字化學習資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不多
通過問卷調查統(tǒng)計:超過70%的學員認為在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時有很多問題, 只有不足10%的學員認為沒有問題。
1.1.2 數字化學習資源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統(tǒng)計結果顯示:66%的學員以為知識解說不夠詳盡,資源簡單,內容呆板空洞。76%的學員認為資源只是復制書本上的知識、枯燥難于理解,36%的學員覺得資源更新不及時,專業(yè)知識陳舊,40%的學員認為資源量雜亂,沒有系統(tǒng)化,導航欠清晰,查找不方便,31%的學員認為資源很多,但合適的資源太少
1.1.3 在應用數字化信息資源學習時存在的問題
統(tǒng)計結果顯示:62%的學員反映自身對電腦和網絡應用的水平不高,查找資源不能得心應手,57%的學員認為資源查找困難, 找到的資源也不是自己所需要的。25%的學員教學資源的自我監(jiān)測和評價能力差,46%的學員認為學習過程中形式呆板, 與學習者互動方面差,難以提高學習興趣。
1.1.4 你所希望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是
統(tǒng)計結果顯示:80%的學員希望教學資源與所學專業(yè)融為一體,聯(lián)系緊密,相輔相成,65%的學員要求教學資源形式上要多樣化,適合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61%的學員希望有一定的互動性和趣味性,40%的學員希望通過資源進行模擬練習,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有64%的學員希望教學資源中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對學員進行系統(tǒng)的使用培訓, 讓每人學員都能熟練地掌握使用方法。
(1)針對“您是否經常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調查發(fā)現:有11 位教師經常并熟練地使用教學信息資源,有15 位教師有時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 有10 位教師偶爾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主要依靠對面對的授課形式,有8 位教師從不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完全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黑板+粉筆。以上統(tǒng)計情況說明,一部分教師對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接受并能使用, 一小部分教師不掌握方法或者不接受數字化教學資源。
(2)針對“您在輔導教學過程中主要使用國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內容主要有哪些”情況調查表明:有60%的輔導教師是主要使用考核說明, 有30%的輔導教師主要使用的是復習資料,有40%的輔導教師使用過國開網上提供的教學課件。這說明絕大多數輔導教師還是圍繞復習考試來進行輔導的。國開網上提供的教學課件實用性小,使用效果差。
(3)針對“您是否參加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制作技術或理論的培訓時”情況調查發(fā)現:有63%的輔導教師表示未參加正規(guī)的技術培訓, 有21%的教師只參加學校自己組織的培訓, 有16%的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制作培訓課程是通過網上的自學完成。以上情況說明:學校缺乏對輔導教師的培訓, 輔導教師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理論和實踐的能力不強, 進而數字化教學資源制作品質也不高。
當前能夠呈現在基層電大學員眼前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主要是國開網上平臺, 這些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應該遵循學員的認知規(guī)律進行整體設計,但是,當前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還是從輔導教師“教”的角度進行設計,以課程的教材的電子文檔為主,應用的媒體單一,性網絡數字化資源交互性較差、 仿真模擬實驗課件等嚴重缺乏, 網絡課堂難以滿足基礎薄弱學員的學習需要,也忽略了學員個性化學習需要。也有些課程雖然制作了網絡課件,不過是將教案、教材文本、考核說明和試題庫等簡單遷移到課件中,沒有體現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改變。并且這些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交互性差,學員只能閱讀和觀看,很難與學習資源互動。
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教育的學生是免試入學的,大多數學生是高考落榜生或者是中專畢業(yè)生, 學員普遍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低,適應能力不強,缺乏探索學習知識的毅力,且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造成了他們學習的動機不純,沒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很多學員就是為了混張文憑。另外一個他們是成人學生,有的有家庭壓力,有的有工作的壓力,他們也不可能在學習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很多情況下是應付學校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降低了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再者學校缺乏對學員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培訓, 導致學生不知道去哪里找適合使用的教學資源。
基層電大教師雖然具有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意識,但是,面對“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數字化教學資源運用的新理念與新技術日新月異, 特別是一對一環(huán)境下的教學活動組織的新變化, 有些輔導教師的觀念沒能及時更新, 軟件的操作和網絡操作的技能還不夠熟練,缺乏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能力,只能制作簡單、靜態(tài)的學習資源或制作PPT 電子教案等, 對各種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媒體選擇和使用能力更差, 這種情況使得輔導教師缺乏引導學生利用網絡, 上網學習或者查找有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所以,正是由于課程輔導教師和學員都不夠重視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 導致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輔導教師和學員使用并不高。
豐富多彩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直接影響電大學員自主學習的興趣,它們是學員獲取知識、學習技能的基礎要素。因此,以學員為中心,建設豐富多彩、形式各異的數字化資源就顯得更加重要。具體來說,根據需要調整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交互模式和呈現方式,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形式要多樣,包括文本、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等,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內容的設計時要增強藝術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實用性,要根據教學要求的變化及時更新,同時要注重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的需求, 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資源的交流互動功能和及時更新的動態(tài)優(yōu)勢, 盡量展示課程教學內容的內涵,激發(fā)學員學習的興趣,引發(fā)學員積極思考,勤于動手,促使學員加深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員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1)入學初,結合《國家開放大 學習指南》的學習,對學員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集中培訓,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上網學習技術,掌握最基本的注冊、選課、發(fā)帖、網絡課程的使用,微視頻的觀看,與教師交流討論等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使學生對于電大的各種學習方法有個初步了解,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學習中,利用微信群或QQ 群,不斷指導學員網上學習的技能和方法,既完成了網上學習任務,也培養(yǎng)了學員網上學習資源的習慣和能力。
(3)對于家在農村上網難或網絡應用差的學員,學??山M織到學校機房內學習, 班主任教師給耐心講解并提供時間在機房上完成網上學習任務。
為適應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教育的教學要求, 面對現代化的數字化教學資源, 輔導教師必須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必須把及時轉變輔導教師的教育觀念放在首位,建立正確的教學觀;要不斷提高輔導教師的數字化技術意識, 使他們對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而引起的教育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結構的重大變革有一個明確的理論意識。
加強對課程輔導教師應用軟件使用和數字化技術的培訓,樹立輔導教師正確的、良好的數字化技術意識是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使用的關鍵所在。通過培訓和學習,不斷豐富和優(yōu)化輔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及時掌握現代教學手段, 積極主動地接受數字化信息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 將數字化技術與教育理論及學科課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并結合輔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 提高輔導教師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效果,達到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提高國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效果,要從學校,輔導教師和學員三個方面努力,充分運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通過提高數字化資源的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內容,提高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提升國開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