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婷婷
近幾年,微博、網絡直播、短視頻APP等極具互動特征的社交軟件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廣為關注和使用。這些新興媒體提供了大量專業(yè)的、前沿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另外,學生在這些平臺接收信息時表現(xiàn)出求新、求快、求真、求奇的心理,而這些網絡新媒體也往往會迎合大眾的需求和偏向。在這魚龍混雜的網絡世界中,高職學生往往很容易受到感染和暗示,以先入為主、從眾等心態(tài)去對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熱點問題。因此,他們的價值觀念也容易被一些負能量和錯誤觀念帶偏。
隨著新媒體的不停發(fā)展,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取新聞信息。但是由于網絡環(huán)境是比較復雜的,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不具有實際價值的。因此,新媒體領域的相關人員應該秉承自己的職業(yè)操守,選取具有實際價值的信息進行傳播,多加傳播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信息。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先進技能的同時,獲得身心上的成長,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同時,學校領域也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篩選,教師在進行授課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辨別信息的好壞,同時,學校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整改措施的制定,保證網絡環(huán)境的風清氣正,切實幫助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
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難免會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這種時候學校的領導以及教師沒有辦法控制學生的行為。因此,教師在日常授課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教育,結合學校設置的課程,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熟悉了解的社會現(xiàn)象和熱點事件進行結合講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優(yōu)良思想的熏陶。輔導員和班主任應該及時和出現(xiàn)思想、情緒異動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矛盾、焦慮,及時進行疏導和心理咨詢。針對在思想和情緒方面已經出現(xiàn)較大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與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聯(lián)系進行心理干預,切忌在公共場合指責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實現(xiàn)的,更多的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發(fā)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開展工作。
高職院校應該整合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力量,發(fā)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育人的合力。在思政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用學生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講授,讓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或者學工處可以發(fā)放一些學生思想動態(tài)有關的調查問卷,了解本校學生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去制定活動計劃。
此外,學校的團委、宣傳部門可以打造校園新媒體陣地,建立本校的微信公眾號、短視頻賬號等,讓每個學生關注,同時也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才藝展示、正能量事例等項目上傳至公眾號,打造身邊的“網紅”。另外,學校還可以綜合利用宣傳欄、標語、橫幅、電子屏等方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者播放如《感動中國》《大國工匠》等系列節(jié)目,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切實領悟到其中蘊藏的思想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日常行為,從而讓學生的思想受到洗禮。
綜上所述,在新興網絡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引導學生學會甄別和分析信息,教師在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線上與線下的交流和疏導,讓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