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樂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痹鴰缀螘r,人們能夠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這個熱鬧繁華的都市,燈紅酒綠,紅塵韶亂,四面八方的誘惑向我們涌來:金錢、名利和地位。每一次為它們苦苦奔波,每一次為它們爾虞我詐,都如飛蛾撲火,竭血殘蝶。再堅強的人,也會為貪而疲憊,為貪而倦怠。因為人們總是在尋找那個結(jié)局,執(zhí)迷不悟,其實結(jié)局也許早已注定。
有人說過,一個癡迷于因果利害的和尚不適合修行。
曾經(jīng),我和小學(xué)語文老師去海邊度假釣魚,無數(shù)次設(shè)想:當我們齊心協(xié)力釣上一條大魚時,心里是何等的開心。但那時的我們卻趕上了禁漁期,先前的努力換來的是一無所獲,我為此深感不值。但老師卻對我說,不能總對結(jié)果耿耿于懷,在誘惑面前,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正確的選擇。聽了老師的話,我醍醐灌頂,不能因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利令智昏,為失去一己私欲而扼腕嘆息?!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個世界五彩斑斕,真真假假迷惑我們的眼睛,年輕的我,總喜歡光芒四射,總喜歡張揚個性,在時光的剪影中追逐燈紅酒綠,享受縱橫物欲,不惜以青春為代價,來給誘惑獻殷勤。有時又何嘗不像幾年來陸續(xù)落馬的官員?貪圖物質(zhì)的奢華,獨攬大權(quán),以金錢為畢生的目標。當他們枉費心機得到那些冰冷的紙票,卻發(fā)現(xiàn)遮掩不了眉宇間的愁云,購買不了人間的溫暖。而等待自己的,卻是反腐的重拳和冰冷的手銬。從當初喜無人監(jiān)管到悔當初無人監(jiān)管,知錯而不能改,何以善莫大焉?誘惑的“魚”,若不當機立斷,必會被其拖下水去,葬身無邊無際的大海。每當想起老師的話,我便收起了“釣竿”,任“魚”游走,我不為此與他人爭奪,我想提升生命的價值,追求精神上高尚的靈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物質(zhì)需求變多了,人的方向就迷失了,生活中的人們,為利欲蒙蔽雙眼,自甘在泥潭里墮落,總想撈些好處,又有誰能像德誠禪師所說的那樣呢?有萬頃波濤因釣絲而蕩動,而魚食不食都無所謂,我就載著滿艙的星光、明月與清輝,能不能釣到魚,依然不重要。
不妨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流連山水勝景。現(xiàn)在的人們,怎樣才能做到夏夜聽蟬聲,冬晚聽雪聲,松間聽書聲,月下聽簫聲,方不虛此生呢?
滿船空載淡泊歸,愿我們打消貪念,放下執(zhí)著與偏見,堅定自己的志向,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評點】
本文以唐代詩僧德誠的詩句切入,又從原詩“滿船空載月明歸”中提煉出自己的觀點——“滿船空載淡泊歸”,巧妙且自然。“淡泊名利”,古今中外例子很多,本文的亮點就在于能從富有禪意的詩句中參悟這一點,并能從自身出發(fā),聯(lián)系現(xiàn)實,使整篇文章既詩意盎然,又真實可感。作者從正反兩方面對論點進行說明,循序漸進,如品一杯香茗,令人回味。
張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