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英
[摘要] 目的 研究參與式教學法在兒科護理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兒科護理實習生共100人,均為女性,根據(jù)不同的帶教方法進行分組,各組為50人,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帶教方式,觀察組采取參與式教學方式。比較兩組護理帶教教學質(zhì)量、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帶教前帶教后的考核成績水平。結果 ①觀察組中老師對學生基本工作職責及流程掌握、護理要點掌握、配合熟練度、風險意識、職業(yè)防護意識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②觀察組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學習興趣、知識接受情況、注意力吸引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③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后考核成績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兩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后考核成績水平明顯高于帶教前(P<0.05)。結論 在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中,實施參與式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法;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125-02
參與式教學法屬于一種以學習者作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強調(diào)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學者之間的合作,充分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從而讓學習者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知識,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1]。該研究于2015年1月—2018年10月選取該院100名兒科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參與式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兒科護理實習生共100名,均為女性,根據(jù)不同的帶教方法進行分組,各組為50人,觀察組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為(20.12±0.91)歲,學歷情況:中專24名,大專26名;對照組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為(20.32±0.83)歲,學歷情況:中專22名,大專28名。兩組實習生人員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帶教方式。安排帶教老師實施床邊教學,講解兒科常見病的護理知識,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
觀察組采取參與式教學方式。具體教學過程如下所示:理論課結束后由帶教老師提前為學生布置實習任務。要求每位學生親自根據(jù)具體疾病查閱文獻資料、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教材,了解疾病的病機病因、癥狀、并發(fā)癥、治療方式、護理方式等。由小組組長帶領學生成員采集實際病例的病史資料、查體,對患兒病情進行初步診斷,告知患兒家屬疾病的相關知識和配合事項。開展小組討論會議,根據(jù)病史、護理評估、護理診斷進行討論,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在討論會中,安排1名學生負責記錄,最終由該名學生負責向老師匯報,簡單匯報病例情況,提出已有的護理措施,針對實際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改進措施,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糾正。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帶教教學質(zhì)量、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帶教前后的考核成績水平。護理帶教教學質(zhì)量:老師對學生基本工作職責及流程掌握、常見的護理要點掌握、配合熟練度、風險意識、職業(yè)防護意識,各項評分為20分,總分為100分;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學習興趣、知識接受情況、注意力吸引評分,各項評分為20分,總分為60分;考核成績水平:理論成績、基礎考核成績、??撇僮鞒煽?,各項總分為100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護理帶教教學質(zhì)量
觀察組中老師對學生基本工作職責及流程掌握、護理要點掌握、配合熟練度、風險意識、職業(yè)防護意識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
觀察組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學習興趣、知識接受情況、注意力吸引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前帶教后的考核成績水平
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后考核成績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兩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后考核成績水平明顯高于帶教前(P<0.05)。見表3。
3 ?討論與結論
3.1 ?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教學后的趣味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學習興趣、知識接受情況、注意力吸引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相關調(diào)查顯示,90%學生認同參與式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可以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學習興趣,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2-3]。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尋找答案,其對學習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親自翻閱教材、查詢數(shù)據(jù)庫、尋找圖書館文獻資料,親自詢問患兒的病史,對患兒進行認真的查體,積極參與討論,分工協(xié)作,帶動學習氛圍[4-5]。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被動式灌輸知識轉變?yōu)橹鲃邮綄で笾R、自覺探索思考,從而營造了和諧、積極、熱烈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能力[6-9]。
3.2 ?豐富學生的知識庫
在實習前學生查詢大量研究資料,通過研究資料了解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最新研究現(xiàn)狀,在討論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學生之間資源共享交流,互補長短,有利于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豐富了彼此的知識庫,從而拓展了思維領域[9-13]。該研究顯示,觀察組中老師對學生基本工作職責及流程掌握、護理要點掌握、配合熟練度、風險意識、職業(yè)防護意識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帶教后考核成績水平明顯比對照組更高(P<0.05)。由此可見,在參與式教學中,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明顯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中,實施參與式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陸青梅,羅宇莉,張昆珍,等.多元式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見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35(5):714-715.
[2] ?張利平,陳良芬,張錫華.針對性護理對急診科酒精中毒患者臨床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2):29-31.
[3] ?須玉紅,王易,劉榮,等.情景教學在《兒科護理學》兒童保健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11):110-111,114.
[4] ?羅曉琴.任務教學法在兒科護理見習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3):3296-3298.
[5] ?張雪雁,范秀珍,李軍,等.模擬教學法輔助兒科護理學見習對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3):242-244.
[6] ?張曉麗,李新征,韓瑞敏,等.參與式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16(25):20-21.
[7] ?郝琴.PBL-情景-模擬綜合教學模式 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7):89-90.
[8] ?蔡華玲.臨床護理路徑在本科護生《兒科護理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9):219.
[9] ?王景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兒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5):641-643.
[10] ?趙艷君,馬步國.兒科實習帶教中的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7):191-192.
[11] ?劉愛娟,王會會,宋紅芳.帶教護士教學工作質(zhì)量綜合評價體系對提升兒科臨床護士帶教質(zhì)量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3):135-137.
[12] ?張建,黃巖杰.階段提高法在兒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8,10(6):550-552.
[13] ?陳建娣,陳永昌.PDCA循環(huán)法在兒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A0):308.
(收稿日期: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