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同學們,你們的生日是怎么過的呢?唱生日歌、許下愿望、分享蛋糕……是這樣嗎?那一刻你是不是特別激動呢?那么你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又是怎么過生日的呢?
在我國,一般來說六十歲以上的人過生日被稱為“做壽”,而年輕人一般是不做壽的。壽禮稱得上是我國獨特的傳統(tǒng)禮俗,是專門獻給老年人的生日祝福。
古人認為六十年是一個完整周期,稱為一甲子,所以“甲子”或“花甲”是六十歲的代稱。人們常常在六十歲時舉行隆重的壽禮,慶祝人生一個新階段的到來。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壽禮,但是直到唐宋以后才形成豐富的祝壽文化。
民間壽禮習俗很講究,其隆重程度不亞于婚禮。當然,不同經(jīng)濟條件的人家,壽禮的豐儉也不一樣。通常,做壽的人家要在老年人壽期的前三天給親友送壽帖,告知壽期并邀請其前來喝壽酒。壽禮當天,主人家要布置好拜壽行禮的壽堂,堂上掛壽幛,點壽燭,地上擺好拜墊,小輩人向壽星依次行禮。親友們則要攜帶禮物前來祝壽。祝壽禮可不能馬虎,在華北中部地區(qū),老人們過六六壽,也就是六十六歲生日時過壽,出嫁的女兒要給過壽的父親或者母親送紅腰帶、紅衣褲。壽禮當天還要烙六張餅,餅中間夾上白肉盛放在紅色的禮盒里,然后用紅色的包袱包好送給老人。有的還會送上蒸好的面做的壽桃?,F(xiàn)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大多壽禮都是帶有“壽”字的生日蛋糕。
中午,主人家要擺酒設宴,招待親友。其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面條。在我國,無論南北,不論貧富,祝壽時都要吃上一碗長壽面。吃下綿長的面條象征著身體康健,延年益壽。在西北地區(qū),給老人祝壽時,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碗里最長的一根面條挑出來給做壽的老人,祝福老人家福壽綿長。除了壽面,人們還會吃壽桃、喝壽酒。據(jù)說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在每年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都會大擺蟠桃宴與眾神仙歡聚一堂,神仙們都是長命百歲的人物,所以后來人們在祝壽時都會吃壽桃。
喜慶的時刻當然不能少了玩樂,過去皇帝過壽時會有大型的樂舞表演,達官貴人家會請?zhí)脮?,把戲班子請到家里表演戲曲,《八仙獻壽》《蟠桃會》等都是老年人喜歡的劇目。普通人家雖然沒有這么隆重,但是必須要說上幾句吉祥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等都是送給老年人的祝福。舞文弄墨的人們更是借機送上壽聯(lián)、壽文,一展文采。
同學們,回想你們的成長歲月,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是不是為你們付出了很多呢?要懂得尊敬他們,關(guān)心他們,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等到他們的生日時也要記得送上溫暖的祝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