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父子恩怨情仇伴隨著彼此生命的遞延全程,權力迭代博弈交匯著角逐力量的特殊訴求,圈際利益推拿影射出家族王朝的管理縫隙,創(chuàng)新制度架構疊加出企業(yè)續(xù)航的旺盛動能……,福特汽車既是一部商業(yè)財富的演化史,也是一部家族權力的宮斗史;既是人類工業(yè)文明的一塊標符,也是人性原始本能的一枚鏡像。群體角色登場表演的臺前,明暗身影來往穿梭的背后,公眾看到的不僅是滑稽捧笑的喜劇,也有啼笑皆非的鬧劇,更有扼腕痛心的悲劇。
福特小王子
愛德塞·福特的長相寫滿了父親強大的基因符號——瘦削的體型,大而深的雙眼,高高的前額,微黑的皮膚。不僅如此,與父親亨利·福特一樣,愛德塞從小就對各種機械格外著迷。少年時,父親帶回家的各種汽車、機械雜志和報紙,愛德塞都要瀏覽一遍,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奇的事情。美國的萊特兄弟成功制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的消息轟動了世界,年少的愛德塞對此刻骨銘心,并且還在后來根據公布的萊特兄弟那架飛機的圖形等資料設計制造了自己的飛機,只是由于一名福特工廠的試飛員死于飛行事故,在給予死者家屬巨額賠償后,愛德塞在父親的禁令下放棄了繼續(xù)制造飛機的愿望。
亨利將兒子取名為愛德塞有著自己的希望。因為愛德塞·魯迪曼是亨利小時候的同學和最好的朋友,在當時亨利班上所有的孩子中,愛德塞的成績最優(yōu)秀,自然也是亨利心中的英雄。亨利給兒子取名愛德塞,當然是希望兒子能像好朋友那樣從小就出類拔萃,因為愛德塞出生時魯迪曼已經完成了在大學的深造,開始在國內化學界嶄露頭角了,并且后來愛德塞·魯迪曼成為美國著名的化學家。
更為重要的是,愛德塞是父母膝下的唯一孩子,因此亨利夫婦對兒子就格外地呵護,嚴禁愛德塞去嘗試做任何帶有哪怕是一點兒危險性的事,比如說爬樹,獨自下水游泳等。也許是管教太嚴,愛德塞在伙伴們面前總是沉默寡言,其他孩子玩耍時他更多的時間是做一個旁觀者。不僅如此,愛德塞在父母面前還顯得特別的乖巧與聽話,以致中學畢業(yè)后聽從父親的安排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直接進入父親的企業(yè)工作,同時愛德塞日后的出場順序以及出場機會似乎早已被父親安排與規(guī)劃妥當。
當然,愛德塞從父母那里獲得的萬般寵愛則是一般孩子所不可能得到與擁有的。愛德塞14歲時,亨利就為兒子專門設計制造了一輛兒童型小汽車,盡管當時還沒有到法定的駕駛年齡,但愛德塞還是每天在底特律大學附中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開著這輛汽車上學。此外,亨利還根據愛德塞的要求,為兒子修建了臺球室、滾木球道和高爾夫球場。愛德塞21歲生日那天,亨利又將價值100萬美元的黃金作為禮物送給兒子,并說這是兒子正式到公司上班所得到的傭金。
當然,愛德塞小時不僅乖巧,而且也很少讓父母失望。在學校,愛德塞的成績單很少有B+以下的成績,凡是與機械有關的課程,例如機械繪圖、幾何之類的功課,他的成績一律是A。有一天,亨利隨手翻著兒子的圖畫本,只見上面畫著的都是一輛輛汽車?!斑@孩子就是個天生的汽車少年,天生就是我事業(yè)的繼承人”,看著兒子的成就,亨利自詡道。
因此,盡管亨利對兒子劃定了不少禁止性的行為跑道,可就是唯獨沒有禁止愛德塞對汽車的狂熱愛好,并且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兒子深度融入到汽車制造的氛圍中來。在家中,亨利不僅為兒子建造了一個小型的機械加工車間,里面除了放置各種汽車零配件外,還有各種修理工具,并安裝了幾臺進行零配件加工的機床,而且亨利還為兒子親自設計了一個動力站,里面安裝兩臺大型發(fā)電機。
還有一件事讓愛德塞記憶猶新。雖然父親對自己鐘愛的女孩埃莉諾并不滿意,甚至愛德塞聽說當得知自己與埃莉諾戀愛的消息后,父親大發(fā)雷霆,并把一輛當時重新設計改進的T型車砸了個粉碎。盡管如此,愛德塞發(fā)現(xiàn)父親從來沒有在自己的前面就與埃莉諾的戀愛關系而表現(xiàn)出任何的不快,甚至也同意二人在埃莉諾的娘家舉行婚禮,并且當天亨利夫婦還神采奕奕地參加了整個婚慶過程,同時亨利還支持愛德塞帶著新婚妻子開始了為期一個月從科羅拉多大峽谷到芝加哥以及夏威夷的蜜月旅行。
專權的父親
拿著父親饋贈給自己的價值100萬美元的黃金,愛德塞在21歲時來到了福特汽車公司成為了父親的秘書和助手。更讓愛德塞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剛剛過完25歲生日,父親就在董事會上突然宣布辭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并任命愛德塞為新任總經理,不僅如此,次年亨利還將自己手中福特公司42%的股權交到了愛德塞的手上,從而牢牢確立了愛德塞在公司的話語權地位。
實際上,宣布辭職后,56歲的福特和妻子克拉拉一起到美麗的加利福尼亞海岸度假去了,表面上看真的把權力交給了兒子,從此寄情于山水之間,但背后真相并非這么簡單。度假途中,亨利專門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明確表示自己的一家新公司正準備生產新一代的大眾汽車,價格將比T型車降低一半,且性能卻更加完美。消息傳出,T型車的銷量急劇下降,股東開始集體拋售股票,而此時,愛德塞在父親指令下斥資1億多美元,將福特汽車公司的所有股票收歸手中,從而完成了對公司百分之百的控制。為了獎勵兒子與自己成功上演雙簧戲,亨利將42%的股權給了愛德塞,3%分給了妻子克拉拉,其余55%則留給了自己。
不知是為了便于對兒子的指導還是利于直接監(jiān)督,亨利·福特將愛德塞的辦公室設在了自己辦公室的隔壁,而且接下來出現(xiàn)的一件事也證明了后一種動機的可能性更大,即亨利專門買通了一個傭人,監(jiān)視著愛德塞一家的日常活動,并隨時召喚傭人向他匯報愛德塞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更讓愛德塞不可理解的是,雖然自己當上了總經理,但父親卻授意公司宣傳部門,公司向外發(fā)布的新聞稿中提到的唯一人名只能是亨利·福特,不能再出現(xiàn)其他任何人的名字,甚至連出現(xiàn)愛德塞的名字也必須特別批準才行;不僅如此,公司向外宣傳取得的每一項進展,必須要有“在福特先生的天才指引下“的語句。
對于父親一手遮天甚至將自己邊緣化的小動作,愛德塞當初并沒有在意,但之后所發(fā)生的系列事件就讓愛德塞強烈感覺到了在父親身旁工作的艱難與痛苦。一次,亨利·福特來到魯日河畔的福特工廠,發(fā)現(xiàn)工人們正在建設幾座新煉焦爐,并且得知這是根據愛德塞的命令進行的,當時的亨利看后沒有作出任何表態(tài),可等到煉焦爐建成準備舉行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時,愛德塞才得知父親已經派人將新焦爐拆得七零八落。還有一次,亨利去紐約度假前授權兒子可以處理公司的一切事情,愛德塞于是躊躇滿志地設計了一座新的行政辦公大樓,并且地基已經挖好時,父親旅游回來,次日,愛德塞一上班便看見已經挖好的地基被工人填平。
與其說愛德塞面對的是以一個強勢父親,還不如說某種程度上是愛德塞自己拜倒在了父親的腳下。年輕的愛德塞雖然繼承了父親的外表,可沒能繼承父親健康的身體。從少年起,病魔就時時折磨他,嚴重的時候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頭暈和惡心,甚至后來因為急性闌尾炎接受了一次手術。當然肉體的痛苦只是一個方面,愛德塞最大的苦惱恐怕就是在超能的父親面前總是自慚形穢,雖然自己算不上庸人,但正如一名美國作家在傳記中所說:“他對父親的能力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和大街上的任何人一樣毫無條件地接受了有關亨利·福特的神話?!?/p>
基于以上認知狀態(tài),愛德塞的心理與行為層面必然出現(xiàn)這樣的選擇性矛盾:一方面,作為家族的唯一繼承人,他必須要介入并管理龐大的福特王國,但同時又必須接受父親的幫助,而另一方面,已經成人的愛德塞又想擺脫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和控制。對于亨利·福特而言,同樣也會出現(xiàn)十分類似的心理矛盾:一方面,作為創(chuàng)始人他想繼續(xù)控制公司,另一方面,他又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合適的接班人。正是呈現(xiàn)在兩個成人身上的同樣矛盾并始終貫穿在彼此之間,最終釀成了令人唏噓的家族悲劇。
兒子的反擊
作為一個有著健康大腦的生命個體,同時更是公司名正言順的最高管理者,對待父親的獨裁與專斷以及近乎刁難的干預與攝政,愛德塞一方面必須拿出不凡的能力與不俗的業(yè)績來證明自己,同時很多場合也不得不采取迂回甚至回避的態(tài)度,以免與父親發(fā)生直接的沖撞。不過,由于性格上比父親更敏感,愛德塞針對父親而表現(xiàn)出的逆反甚至無言抗拒的行為方式也不少見。
在旁人看來,作為家中的獨子,成婚后愛德塞可能與父母合住,但蜜月旅游回到家后,愛德塞并沒有對亨利夫婦作任何知會,便與埃莉諾一起在底特律城外的印度村用6萬美元買下了一座住宅,據說亨利對此非常失望;不僅如此,當得知父親收買傭人對自己進行監(jiān)控后,愛德塞夫婦不僅辭去了這個傭人,而且將住址遷到離父母更遠的底特律城北部,在那兒買下了一塊占地2000多英畝的土地,興建了新住所—黑文山莊。由此可以推斷,兩代人拉開的是物理居住空間,影射的卻是彼此心的距離。
愛德塞夫婦一共生育了四個孩子,除了長子亨利·福特二世外,從二兒子小愛德塞開始,之后的兩個孩子女兒約瑟芬與小兒子威廉的名字全部改成了本森,姓名中均帶有有明顯的埃莉諾所在家族—克萊家族的特點,而不是福特家族。這樣的安排是否意味著愛德塞夫婦心中對力求淡化福特家族影響的濃烈訴求?或者是對亨利·福特一種無聲的強烈對抗?據悉,埃莉諾是一個極具獨立主見的女人,在發(fā)現(xiàn)了丈夫順從、膽小、憂郁和自卑的性格后,她決心幫助丈夫擺脫他那個偉大的父親的影子,為自己開創(chuàng)一條新的道路。
為了避免在汽車領域和父親發(fā)生直接沖突,愛德塞開始涉足那些父親不感興趣的領域,賽艇就是其中之一。資料顯示,愛德塞與福特汽車公司的幾位工程師一起先是設計與制造出了一艘名為“迪爾本小姐”的賽艇,之后還計劃批量生產,目的是能夠像父親那樣,最終建立起一個與T型車并駕齊驅的“T型船王國”。但命運乖蹇,“迪爾本小姐”號第一次參與國際賽艇比賽便在中途突然起火,好在起火的賽艇離岸很近,愛德塞才得以從駕駛艙里逃生。對此,亨利對兒子迅疾提出了嚴禁駕駛賽艇的命令,驚魂未定的的愛德塞再一次選擇了妥協(xié)。
作為自己的生活信仰,亨利·福特不僅自己一輩子滴酒不沾,而且還提倡員工不要過量飲酒與嗜酒??墒牵眢w狀況本來不好的愛德塞不僅自己飲酒,而且還與政府禁酒的法令相對抗,經營了一些酒吧,同時在住宅的地下酒窖里儲存了大量的威士忌和香檳。對此,亨利·福特大為光火,在得知兒子家中的地窖儲藏有酒品后,徑直闖入酒窖,親自動手把里邊價值數萬美元的酒砸了個粉碎。在亨利·福特眼中,自己砸爛的是酒品,糾正的是兒子不良嗜好,但他同時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不衰的霸道卻正在一步步摧毀兒子的人生希望。A型車開發(fā)出來并在當年獲得熱賣后,亨利·福特在家族全體成員的吹呼聲中吹滅了生日蛋糕上象征著70歲的7根蠟燭,可是,人們預計中的公司真正權力的交接卻沒有發(fā)生。公司新老員工由此再沒有人提出懷疑:愛德塞注定擺脫不了繼續(xù)做王子的命運,而不是國王,除非是亨利離開人世。
由于郁悶中過量飲酒,愛德塞體檢查處了胃病,且由于珍珠港事件之后忙于軍工生產,愛德塞多次拒絕了醫(yī)生做胃鏡以及X光檢查的建議,而且因勞累過度病情愈來愈重,直至最終被正式確診為胃癌。雖然醫(yī)院為愛德塞做了胃部分切除手術,但手術時卻發(fā)現(xiàn)胃部的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50歲不到愛德塞不久便離開了人世。站在兒子冷冰冰的遺體面前,亨利·福特第一次感受到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刺骨心痛。
一位作家在后來為福特家族作傳時曾這樣評價愛德塞:“他在父親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中誕生。作為一個嬰兒,他就已經乘坐在他父親的第一輛汽車上;作為一個10多歲的少年,他就和父親一起在福特廠工作;作為一個青年,他當上了總經理,以便使他的父親能從事全面的控制工作;作為一名成年的男人,他維持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并且在父親經常搖擺不定的時候,用他堅定的手穩(wěn)定了整個公司?!?/p>
《亨利·福特家族傳》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在所能看到的亨利·福特和愛德塞在一起的照片中,總是離不開汽車的影子。父子倆一起駕車,一起站在車前,甚至在外出度假野炊時,背后也有汽車的影子。作者由此感嘆道,好像把父子兩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紐帶根本就不是父子的親情,而是冷冰冰的汽車。這不僅是愛德塞的悲劇,也是亨利·福特的悲劇,當然還是整個福特家族的悲劇。
隔代較量
在愛德塞夫婦生育的四個孩子中,亨利二世除了擁有長子這一特殊地位外,他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一種不同于弟弟妹妹的領袖特質:堅定果斷,遇事不慌,冷靜理智,甚至他還從周圍所有人對他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上明白了自己將來要擔負的舉重若輕的角色。據悉,在與弟弟妹妹以及其他玩伴嬉鬧的過程中,亨利二世不僅以“頭兒”或“首領”自居,并且要小伙伴們服從他發(fā)出的指令。另外,只要是弟弟妹妹們有的東西,如果他沒有就會眼紅,并且會設法占為己有。當然,值得慶幸地是,在愛德塞的幾個孩子當中,后來沒有任何人對亨利二世將來的地位提出挑戰(zhàn)和異議,從而避免了歷史上其他大家族在權力更迭過程中發(fā)生的父子相爭、手足相殘的悲劇發(fā)生。
從學歷上看,19歲時從私立名?;羝婊垢咧挟厴I(yè)后,亨利二世直接進入了耶魯大學學習,專業(yè)是工程學,所學課程中機械技術和工程學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顯然,這是在為他能夠掌管家業(yè)做準備。不過,與在大學期間作為十分活躍的是宣傳小達人參與了雜志《耶魯記錄》的組稿與編輯以及推送等工作完全不同,亨利二世的專業(yè)學習成績確實非常地難看,以致最終只能拿到了一紙結業(yè)證書,盡管如此,不像其他孩子學業(yè)完成后還要忙碌著找工作,亨利二世走出大學校門就直接進入了福特汽車公司的魯日工廠。
由于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亨利二世便與弟弟一起加入了美國軍隊,而這樣的選擇不僅僅是他們作為一代青年的報國志向,更重要的是要彌補父親因為爺爺的百般阻撓而未能進入部隊服兵役所留下的遺憾。根據亨利二世的本意,他想做一名海軍軍官,而不希望借助或依賴家族聲勢成就自己。然而,父親愛德塞的病逝無情中斷了亨利二世的人生規(guī)劃,在亨利·福特通過時任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的強力干預下,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在向亨利二世頒發(fā)第二海軍少尉榮譽證書的同時也發(fā)出了他必須退出現(xiàn)役的命令。
然而,當亨利二世懷著并不情愿的心情回到公司時,發(fā)現(xiàn)總裁職位并不是虛位以待,而是爺爺重新從幕后走到臺前,又一次登上了公司總裁的寶座,而此時的亨利·福特已是一個耄耋老人,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無論體力還是精力,他都不能夠再勝任此職。的確,80歲的亨利·福特不僅多疑、易怒,有老年癡呆的嫌疑,而且當時還非常相信公司服務部的老總哈利·貝內特,而他并知道貝內特已經在暗地里拉攏組織了自己的一大批人馬,平時不僅在公司驕橫肆意與專橫跋扈,而且褫奪福特公司最高權利的圖謀也與日俱升。
對于自己孫子,也許是為了遮人耳目,亨利·福特給他安上了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的頭銜,而且看著孫子身上的潛能,亨利·福特神經質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擔心自己在家族的至尊地位會受到威脅,因此對亨利二世采取了否定的態(tài)度,試圖阻礙孫子的發(fā)展之路,對他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視而不見,甚至不讓他搬進他已故父親的辦公室。不過,爺爺這種近乎失去理性的行為讓亨利二世更加確信壯志難酬正是造成父親英年早逝的原因,而每每這種令人窒息的念頭在大腦中膨脹,亨利二世就感覺到了一種強力的使命驅動,他必須要完成父親在福特公司未完成的事業(yè),拯救處于十字路口的家族企業(yè)。
非常幸運,祖母克拉拉與母親埃莉諾完全站在了自己的一邊,使得亨利二世戰(zhàn)勝爺爺的勝數大增,而且也正是這兩個女人的“逼宮”,才使得亨利·福特最終徹底退場。主要經過是,克拉拉首先在丈夫面前明確警告如果他不承認亨利二世應該擁有的地位,那么整個家族將會面臨崩潰的局面;緊接著,埃莉諾向老公公發(fā)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亨利二世不能立刻接替公司總裁的位置,她將把從愛德塞那里繼承的高達41%的股份全部公開出售。由于十分擔心家族企業(yè)股權旁落他人,亨利·福特不得不答應了埃莉諾的要求。
有意思地是,當亨利·福特在孫子面前正式宣布交出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權杖時,此時的亨利二世并沒有表現(xiàn)出感謝爺爺的任何只言片語,相反強勢提出今后爺爺必須保證自己不再對公司進行任何干預,否則他將拒絕承繼家業(yè)。滿臉無奈的亨利·福特最終只能作罷。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一個月,對于整個世界,對于福特公司來說,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又一個時代
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向孫子交出權力的第三個年頭,84歲的亨利·福特撒手歸西,當這一消息通過電波飛向四方時,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蘇聯(lián)領袖斯大林等著名政治家都打來唁電表示哀悼,并熱情贊揚了他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全球各大報紙都在顯著位置發(fā)表文章,眾口一詞贊揚了這個給世界、給人類生活帶來飛躍的巨人,深切悼念亨利·福特的去世。
相對于爺爺去世帶來的悲痛來說,家族企業(yè)的生存現(xiàn)狀可能讓亨利二世更感沉重。當時,通用公司已經把福特公司遠遠地拋在了后邊,同時福特公司也被克萊斯勒公司超過,并且還面對戰(zhàn)后一大批新銳汽車制造商們的激烈競爭。而更令亨利二世惴惴不安的是,此時福特竟然創(chuàng)出了每月虧損約10萬美元的歷史記錄,且此前美國政府還動過將福特公司國有化的不詳年頭。
攘外必先安內。亨利二世上任點燃的第一把火就是對準貝內特。據悉,貝內特在擔任公司服務部負責人期間,重要職責就是如何幫助亨利·福特與工會進行對抗性博弈,因而導致企業(yè)勞資矛盾異常緊張。除了貝內特被亨利二世無情地踢出公司外,這場大清洗中整個福特公司總共辭退了1000多人,其中貝內特的部下最后僅剩下四人,他們幸免于難的原因就是“能夠揭發(fā)其他同伙”。
大刀闊斧地整編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管理層的優(yōu)化。此前,福特公司管理層成員的年齡都是在40歲以上,對此,亨利二世從陸軍航空兵統(tǒng)計隊搜羅了10個年輕的人才進行專業(yè)培養(yǎng),并將他們提拔到公司的顯要位置,也正是在這些年輕人加入后,福特公司建立與完善了一整套成本核算會計制度,而在此之前,公司根本無法計算生產一輛模型車的具體成本,要等到年底才能知道公司獲得多少利潤或是已經虧損。另外,亨利二世還制定了一個鼓勵大學畢業(yè)生來公司工作的計劃,以提高公司員工的整體素質。有意思的是,基于亨利二世在福特公司一系列眼花繚亂的用人動作,《時代》周刊特地將他的相片放在了雜志的封面上。
當然,在亨利引進的人才中,恐怕最令人關注就是原通用汽車機電公司總經理歐尼斯特·布里奇,亨利二世任命其為福特公司副總裁,負責新型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也正是在布里奇的率領下,福特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新型福特車,這種車采用了流線型設計,外形像一個子彈,有單獨的前懸裝置和精心設計的傳動系統(tǒng),一推出便引起轟動,當年銷售量就超過了100萬輛,全年的利潤進賬高達18億美元,此舉令福特逼近通用汽車成為了全美第二大汽車公司。
值得圈點的是,亨利二世不僅將福特公司推向了資本市場,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在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建方面也有不錯的建樹。除了采取了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外,亨利二世還對公司的職員開放了優(yōu)先認股權,這在福特公司的歷史上是第一次。這種優(yōu)先認股權規(guī)定:公司職員可以以規(guī)定的價格優(yōu)先購買公司的股票,每年結算一次;如果這一年內股價上漲,那么職員們的紅利就得到了保證;反之如果股價下跌,那么由公司保證職員不受損失。這種大膽的舉措使得亨利二世很快就把一批人才網羅于門下。
作為對企業(yè)基層員工管理的有效成績,曾經一度惡化的企業(yè)勞資關系也在亨利二世手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觀。由于亨利二世與美國汽車工人工會簽訂了新的勞資協(xié)議,承諾給福特工人在同業(yè)中最優(yōu)厚的工資待遇,換取了工會不罷工、不怠工的保證,在后來的幾十年中,福特公司一直保持與工會和工人之間的良好關系,從而避免了像其他公司那樣因工人罷工而造成的損失。據統(tǒng)計,在1950年和1967年爆發(fā)的美國最嚴重的罷工浪潮中,其中克萊斯勒公司僅一次罷工造成的損失就達1億美元以上,而福特公司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這在當時的美國企業(yè)界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