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赫
當(dāng)初升的太陽從對面的建筑后探出頭來時,整個屋頂便亮了。陽光灑在一片片心形的綠葉上,葉尖兒還掛著露珠,如水晶般熠熠生輝。這些綠葉與蘆薈、仙人掌相伴,遠遠望去,賞心悅目。這些綠植都是住在一樓的那位老奶奶種的。我們每天清晨都會見面,我來樓頂跳繩,她呢,每天爬上六層樓只為澆灌這些綠植———地瓜藤、蘆薈、仙人掌。其實,蘆薈、仙人掌盡可以三五天不打理的,可地瓜藤不行,哪天沒澆水,它們便全部耷拉下來,奄奄一息。所以,這地瓜藤便成了老奶奶的心頭肉,一天不澆水,便仿佛失去了什么似的。有時,她還會提半桶“有機肥”給地瓜藤“加餐”,看到我皺眉掩鼻的樣子,老奶奶總會笑著念叨:“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dāng)家。”地瓜藤呀地瓜藤,你真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聽姥爺說,幾十年前地瓜藤可沒那么金貴。那時候人們吃不起白米飯,地瓜飯管飽。一塊又一塊農(nóng)田里,除了稻子就數(shù)地瓜最多。地瓜好種,一畦一畦的地瓜藤,郁郁蔥蔥地在地上匍匐,一個一個的地瓜偷偷地長在地下。待到成熟時,一鋤頭下去,就能翻起一串地瓜來,把地瓜撿到筐里,地瓜藤便被拋棄了,無人問津。誰家養(yǎng)豬,隨手撿些。“嚓嚓嚓———”一捆捆地瓜藤被剁碎,隨隨便便地煮成糊狀,一股腦兒倒入豬食槽里,圈里的大豬、豬崽們一陣“稀里呼?!睖S落為豬食的地瓜藤,菜市場里哪有它的一席之地呢?可悲可嘆!
如今,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餐桌上雞鴨魚肉早已不鮮見了,甚至可以說是吃膩了———現(xiàn)在大家都改吃五谷雜糧、綠色蔬菜了。不知什么時候,“地瓜藤”搖身一變,“登”上了餐桌,還換了個好聽的名字:藤筋。用它做成的最受歡迎的兩道菜,莫過于“藤筋炒粉干”和“辣炒藤筋”。這兩道菜,也是我家餐桌上的???。姥爺最愛“藤筋炒粉干”,就著它一口氣可以吃下一大碗米飯。我爸愛吃“辣炒藤筋”,他每次炒這道菜總會加一把蝦皮,說是營養(yǎng)還補鈣,叫我一定要多吃。當(dāng)然我也覺得它很美味!每次,媽媽從朋友那里拿來一袋子地瓜藤,總像得到奇珍異寶似的,稀罕極了!
“十年河?xùn)|,十年河西?!币f這地瓜藤,如今也算是成功“翻身”了。世上的很多事,不也是如此嗎?世事無常,原來價格低廉的,多年后被大家推崇追捧;原來是對的,多年后卻錯了;原來喜歡得緊的,多年后不屑一顧;原來堅信的,多年后是否依舊不變……
教師點評
作者通過地瓜藤今昔身份的對比———從前的豬食與如今餐桌上的健康明星,從前扔在田間無人問津與如今的精心培育,展現(xiàn)了自己對世事無常的思考,引人深思。(蘇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