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和平小學
我們望奎縣和平小學是一所縣城學校。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非常有幸參與蓮花鎮(zhèn)中心小學楊公立老師的科研課題的研究與分享活動。雖然生活在農業(yè)縣,但縣城里的孩子對農村、農業(yè)卻知之甚少。為了讓縣城的孩子們能夠更多地接受社會知識,了解農村學校孩子們的生活,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對其進行德育和實踐教育,我們申請參加了蓮花鎮(zhèn)中心小學的校外科普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的活動得到了家長的積極支持,家長們都同意讓孩子們去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學習一些勞動技能,走進大自然,體驗美好的田園風光。許多家長還參加了我們的團隊,主動承擔了許多指導和組織工作,成為我們的志愿者。
孩子們來基地的第一感受就是新鮮感?;氐幕ú輼淠尽⒏鞣N動物、清新的空氣讓孩子們感到愜意。基地里的文體活動,如蕩秋千、放風箏、玩冰雪都是孩子們在城里很少玩到的項目。在與農村孩子們交流過程中,城里的孩子也學到了許多知識。他們與農村的孩子一起種菜、采蘑菇,一起喂養(yǎng)小白兔,一起觀察昆蟲、聽蛙鳴、做鳥巢……孩子們一邊玩兒一邊工作,很快就熟悉了。津津有味地吃著香甜的瓜果,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各自學習和感興趣的話題。基地的志愿者給孩子們講農村的故事,指導孩子們開展各種體驗活動,同時還組織各種比賽,如朗誦詩詞、現場作畫、拔河、采摘、做風箏、走獨木橋,等等。孩子們還互贈禮品,一起野餐,搞環(huán)??瓶嫉然顒印?/p>
我們在基地認領了一塊小菜園,自己動手,整地施肥,制定種植計劃,采購種子,播種栽苗。我們的試驗田和農村孩子種的緊挨在一起,孩子們經?;ハ嘤懻撜埥?。栽土豆、西紅柿,種秋葵、玉米、冬瓜……城里的孩子不會用刀、不會用鋤頭、不會點種。老師和基地的輔導員指導孩子們操作,給他們講方法和安全知識。孩子們學得非常認真。玉米熟了,柿子熟了……來一次基地野餐,食物雖不豐盛,味道也不怎么樣,但因為是親手做的,孩子們都吃得很香。
令孩子們流連忘返的還有民風民俗展館,這里的東西孩子們很多都不認識,有生活類、有工具類、有軍事類、有教育類、有藝術類……各種展品反映了家鄉(xiāng)的歷史,是北大荒精神、抗聯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活教材?;氐妮o導員老師給孩子們講述這些老物件的歷史,講解每一件展品的用途,制作方法和技術進步。孩子們聽得仔細,問得認真,記得深刻。
大自然是孩子們的最愛。清新的空氣,碧綠的田野,鳥語花香,風吹荷擺,蕩起秋千,劃起小船。孩子們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拿起畫筆畫出最美的童年。孩子們的生活更豐富了,樂趣更多了,作文也有話寫了。
我們每月利用一個雙休日的一天到基地搞一次活動,寒暑假每月兩次,這樣,一年中我們就可以到基地活動十多次?;顒咏o孩子們展示了一個不同的世界。在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溝通,學會了自省自律。活動已經開展了幾年時間,我校還與蓮花鎮(zhèn)中心小學結成了教研聯盟,兩校教師共同開展教研活動,共同參與課題研究。
在活動中,我和廣大志愿者教師一起,為留守兒童帶來了快樂和陪伴,讓孩子們的童年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讓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勞動體驗也增強了孩子們的體力和耐力,懂得了勞動的價值和自然資源及糧食的珍貴。這將成為他們未來人生成長中的一份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