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扇窗子的故事,發(fā)生在許多年前。那時我還在一個極不起眼的,只有300多人的小村子里,屋后的空地上有鄰居家養(yǎng)的一大群雞、鴨、鵝。
我從未到過屋后的空地上,鄰居用磚頭砌了一堵一米多高的圍墻,所以,我只能隔著二樓的一扇被鎖上的木窗和屋后的動物們交流,圍墻很高,我很小,世界也很小——不過是一個孩子,一把蒲扇以及一扇永遠打不開的窗罷了。
人就是這樣,越是看不到的東西越覺得好奇,所以我一直盼望能早日看到養(yǎng)雞場的全貌。
我每天吃飽飯后便要到那扇窗下比一比,我盼望著,盼望著長得高一些,以便能跨越那扇窗,但我一直未能如愿,后來長大了,才知道旁邊其實有條小路可以直達屋后的空地,便滿心驚喜地雀躍而往,雖然不過是一條羊腸小道罷了。
穿過兩條街道,突然斜出一條礫石鋪成的有著幾個水坑的小路通向養(yǎng)雞場,后面發(fā)生的事不用說,自然是索然無味的。我童年僅有的一個小小的念想,也就此破滅了。
如果說第一扇窗鎖住了我的好奇,那么第二扇窗則鎖住了我的自由。
小學(xué)四年級時,我被家長連哄帶騙地開始學(xué)習(xí)奧數(shù),在他人眼里我是天才,是不折不扣的學(xué)霸,我卻覺得自己像個傻子,更像個瘋子,每天晚上不得不在綠色玻璃窗后做著一道又一道令人頭暈?zāi)垦5膴W數(shù)題,一個人看著那血色的夕陽被綁上鐵鏈,一點一點被黑暗淹沒。
透過窗子,我看到窗外的風(fēng)景,看到窗外的葉被暴走的狂風(fēng)卷上天際,看到窗外的雨,滴滴落下,而我只能紅著眼睛數(shù)著窗外的樹葉又落下了幾片。那一刻的我像極了一個人看落日的小王子,心中有著數(shù)不盡的孤獨。
第三扇窗并非現(xiàn)實中的窗戶,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叫作希望,它半掩著,窗后是對著我微笑的夢想。盡管這個夢想很飄渺,但起碼它讓我有勇氣站在許多人的中間發(fā)表演講,讓我有勇氣去打開前兩扇窗,讓我有勇氣去掩飾內(nèi)心的自卑與渴望,我必須感謝這第三扇窗,它給予了我歲月與成長。
每一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窗,或大或小,或沉重或縹緲,但每一扇窗子的后面都藏著夢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