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鵬國
(重慶市云陽鳳鳴中學校 重慶 404500)
古詩詞作為各個時代人們的不同體驗,也是不同時代的人們對生活、人生的體會。古詩詞運用十分凝練的語言把作者對于社會、經(jīng)歷的體驗描述出現(xiàn),有著較高的教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也提出許多要求與標準,強調(diào)學生不但要誦讀教材中的古詩詞,還要進一步感悟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重視古詩詞的日常積累與應用,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對古詩詞教學展開深入思考,合理優(yōu)化,才能為學生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開端??梢?,探究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關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古詩詞作為漢語言特有的文體形式,獨特的格式與韻律,使古詩詞朗誦朗朗上口、趣味橫生[1]。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著手于朗誦,使學生在有節(jié)奏、有律動的誦讀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時在韻律中找到作者想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以此構建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古詩詞意境的理解,快速找出古詩詞中的詩眼展開分析研究,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整體水平?;诖耍匾暪旁娫~誦讀,感受詩詞韻律之美是古詩詞教學的主要方法,初中語文教師要合理應用,不斷提高自身的古詩詞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才能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天凈沙·秋思》這一課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與這首小令有關的誦讀音頻,誦讀者在十分悲涼的背景音樂中,把馬致遠作者的離情愁緒呈現(xiàn)出來,學生聽到字正腔圓的朗讀音律之后深受感染,紛紛陷入離情愁緒的情感當中,聯(lián)想出作者馬致遠在夕陽下孤單落寞的背影。此時,初中語文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誦讀訓練,使學生通過相互誦讀、相互評價中把輕讀與重讀的字句標注出來,并引導學生對這些字眼展開深入分析,探究作者想要表達怎樣情感,加深學生對《天凈沙·秋思》情感意境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
正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詩眼作為古詩詞的神來之筆,也是古詩詞的靈魂所在[2]。對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展開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千古名句都喜歡用意新奇、一箭雙雕的關鍵詞句,古詩詞之所以蘊含濃厚的情感與意境,根本原因是運用簡潔的字句,將令人心向往之的畫面勾勒出來,可見古詩詞中的逐字逐句都蘊含著深厚綿長的意味。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應有效把握詩眼,讓學生掌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意境,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品味古詩詞的妙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春望》這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誦讀此首古詩后,學生可初步了解到此首詩的氛圍過于沉重,可以展現(xiàn)出作者對于國家與人民的憂思情感,此首詩中前四句,主要通過對春日長安悲涼慘敗景象的描寫,盡管花鳥作為世人欣賞的事物,但是作者的“望”成為“恨別”“驚心”,為整首詩奠定悲愴的基調(diào),后四句通過作者對憂國憂民、思念之情的描繪,呈現(xiàn)出作者在“望”向自己家鄉(xiāng)與國土時悲涼落寞的情感,展現(xiàn)出作者對于這番情景的萬分感慨??梢宰寣W生了解到,盡管詩中并沒有出現(xiàn)“望”字,但是“望”字卻貫穿整首詩當中,發(fā)揮了詩眼的作用,此時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望”字對整首詩進行分析,讓學生品味詩詞的精妙之處,感受到作者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感受古詩詞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深入挖掘詩詞中的內(nèi)涵本質(zhì)是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主要目標,這也拉近學生和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間情感距離的主要方法[3]。構建古詩詞意境、延伸古詩詞內(nèi)容,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對古詩詞所蘊含的內(nèi)涵思想產(chǎn)生情感共鳴,完善學生的學習思維,發(fā)揮古詩詞教學的教育作用。為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古詩詞教學中,著手于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詩句展開延伸,使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體會古韻文化,提高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整體效果,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陋室銘》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品味高尚情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誦讀,從簡潔、凝練的詩句中,體會人生哲理與思想情感,隨后教師對教學主題展開深化、延伸,向?qū)W生講解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獨善其身、寧靜致遠的人生哲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涵本質(zhì)的理解。又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愛蓮說》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于蓮花的熱愛與贊賞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作者保持高尚品質(zhì)對于世俗庸劣世態(tài)的厭惡,把此首詩詞情感進行升華延伸,向?qū)W生講解作者不慕功力、潔身自好、保持真氣節(jié)的人生態(tài)度,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可以向?qū)W生傳輸隱藏在古詩詞中的教育真諦,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獨特的魅力韻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通過漫長的引導與強化,使學生領悟到古詩詞中所蘊藏的真理與精髓。為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引導學生重視日常積累,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幫助學生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發(fā)展[4]。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展開嚴格要求,督促學生對于古詩詞基本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通過定期抽查學生古詩詞背誦、古詩詞鑒賞等方面,強化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還要要求學生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在學習過程中分享交流,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獨特的韻味與魅力。
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課外古詩詞《月下獨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初,讓學生收集與“月”有關的古詩詞,和同學們相互分享,調(diào)動學生的古詩詞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注重古詩詞的日常積累,并讓學生教自己所收集的古詩詞,記錄到筆記本當中,教授學生古詩詞積累的方法,強化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擴大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層面,夯實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基礎。
綜上所述,古詩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匯集濃厚的歷史文化與民族情感。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有效發(fā)揮古詩詞教育作用,與學生一同解析蘊含在古詩詞中的經(jīng)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完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