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福成
記得是去年夏天,我剛買了一袋草莓在胡同里走著,對面來了一老一小。
老的是奶奶,其實不算太老,也就五十來歲。
小的是個女孩,兩三歲的樣子,是真小。
我們一走近,小女孩就眼巴巴地盯著我手中水靈靈紅嘟嘟的草莓看。
這么看,草莓不解人情,沒啥,我是受不了了,趕緊抓幾個給她。
有草莓吃,不但小女孩高興,她奶奶也高興了,趕緊地支使小女孩說,快謝謝爺爺,快謝謝爺爺!
謝謝爺爺?我正為做了好人好事高興呢,這一句“爺爺”直接把我打入了“冷宮”,六月心卻寒啊!
我一直還覺得自己是個孩子呢,常蹦高,?;孟?,常做鬼臉,可怎么就一下子越級為爺爺了呢?
回家趕緊照照鏡子,真是照妖鏡啊,怎么鏡子里的家伙都有不少白發(fā)了,兩鬢也微白了,這人家叫爺爺還過分嗎?
記得小時候?qū)懽魑?,?jīng)常這樣寫:對面走來了一位兩鬢發(fā)白,四五十歲的老爺爺……這不就是寫的我自己嗎?
歲月催人老,真是無情啊,恍然之間,就把一個孩子變成爺爺了。
說到“爺爺”,必然地就想到了一位作家。
這作家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一上公交車,立馬就有人給他讓座。
為啥?
因為他一頭白發(fā),面如老叟!
這就不能怪歲月催人老了,他年紀(jì)不到,是自己勤學(xué)苦讀累老的。
歲月是個冤大頭,經(jīng)常會挨冤枉罵。
莊稼不收,名落孫山,升官不成等等,人們都會罵年月不好、時運(yùn)不濟(jì),人未老先衰,也算流年不順,可這若也怪歲月就不地道了。
想想人為啥老得快了,人為啥早生華發(fā),人為啥頂上早早幅員遼闊?還不都是錢咬的、名累的。
看快手,一個小伙子激情表演半小時就掙一二十萬塊錢,黔驢技窮了,他就在地上蹲腚呆臉地打滾翻跟頭博人笑換人賞,這樣下去,又怎么會不早生華發(fā)?
現(xiàn)在的很多演員,很漂亮,很有錢,不少都六七十了,看著比二十來歲的小姑娘還水靈,被人譽(yù)為“老妖精”。
可一旦這些人卸了妝,偶爾素顏走光,卻是年老色衰,“殘”不忍睹,這也怪不得歲月吧!
東晉的書法大家王羲之,他在當(dāng)時絕對是顆耀眼的明星,他也想不老,想扮嫩,天天吃仙丹,可悲催的是,世上仙丹皆毒藥,他因此而早早地一老永去了,這仍然不能怪罪歲月。
歲月從未催人老,花花草草都知道。沒事練練五禽戲,不學(xué)老虎學(xué)小貓。
心不野了,不想著像老虎一樣占山頭搶風(fēng)頭了,學(xué)會像小貓一樣裝乖裝憨了,心態(tài)就年輕了,“老”也就會放慢腳步,來得不那么匆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