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醫(yī)院乳腺外科 顏 昕/藥學部 張曉玲
乳腺結節(jié)應該先進行腫瘤穿刺活檢還是直接手術切除活檢?這一問題是每個乳腺有腫瘤的女性患者都非常糾結的問題,也是乳腺外科醫(yī)生被經常提問的問題之一。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乳腺結節(jié)是影像學上的一種表現的統(tǒng)稱,可見于乳腺超聲、乳腺鉬靶、乳腺磁共振、胸部CT等。結節(jié)一般小于3厘米,可以是良性的,比如乳腺囊腫、乳腺腺病、乳腺纖維腺瘤等;也可以是惡性的,比如乳腺癌、淋巴瘤;還可以是炎癥性,比如乳腺炎。報告上多用BI-RADS分級法將乳腺結節(jié)分為6級,級別越高,惡性的可能性越大。
一般來說,對于良性結節(jié),醫(yī)生會評估是否需要手術,如果需要手術,通常僅切除該結節(jié),術后大多不需要更多的治療;對于不需要手術的可以臨床觀察,或者輔助藥物治療。對于惡性結節(jié),手術可以有效降低腫瘤負荷,提高治療效果,理所當然被當作治療的首選。
但對于影像學檢出的結節(jié),都進行治療,勢必會導致過度治療,造成資源浪費,如果不予治療,則會造成漏診;而且疾病是千變萬化的,影像學只是間接的圖像,可能還有重疊、缺失、旋轉、扭曲等假象。所以,影像學檢查只是診斷中的一環(huán),只有病理診斷才是最權威的。通常建議,BI-RADS 4級及以上的結節(jié),必須重視,必要時進行活檢。
穿刺活檢和切除活檢作為獲得病理診斷的兩種重要方式,在臨床工作中應用廣泛,大多數情況下兩種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并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只是需要醫(yī)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權衡比較,合理選擇。
穿刺活檢:包括細針抽吸(FNAC)、空芯針穿刺(CNB)、真空輔助(VAB)。細針抽吸的組織量及細胞成分較少,標本中的組織形態(tài)和細胞間質結構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因而不能反映病變類型的全貌;對癌瘤生長組織的特異性診斷和分析,判斷轉移灶的組織來源尚存局限性??招踞槾┐坛龅慕M織量相對細針抽吸要多,診斷的可靠性明顯提高;而且活檢的組織可以做進一步的免疫組化檢測,指導下一步治療,所以該項技術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真空輔助相當于微創(chuàng)手術,全程在影像引導下操作,對病變區(qū)連續(xù)切割取材,每次切割獲得的標本直接通過標本運送系統(tǒng)運出體外,安全性高,但價格昂貴,病灶非完整切除,可能丟失部分信息,不能做術中快速病理,若結節(jié)為惡性,需要再次手術,且可能影響保乳,一般用于良性結節(jié)的治療。
切除活檢:該方法是將結節(jié)完全手術切除再做活檢,一方面可以獲得較大量的乳腺組織,只需半小時即能知曉結節(jié)性質,若為惡性,直接按術前與患者溝通方案進行后續(xù)手術;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腫瘤播散的機會。
穿刺活檢從某些角度上看,其實可算是切除活檢的簡化版,畢竟活檢組織量少,活檢后疤痕小。但乳腺結節(jié)是一個立體結構,穿刺不可能把整個乳腺結節(jié)取出來進行活檢,它只是對該結節(jié)的一部分組織進行多點抽樣,所以有可能出現穿刺出來的組織活檢是良性,但其實該結節(jié)有一部分殘留的組織是惡性的,這就容易造成病理學低估,也就是假陰性。因此,過小的結節(jié)、緊臨大血管或者其他重要結構的結節(jié)是不適合做穿刺活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