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胰的正名與中醫(yī)功用探微

      2020-01-05 11:56:30邢亦謙周曉君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濟南500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山東濟南5004山東省青島市南時代門診部山東青島6607
      空軍軍醫(yī)大學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外分泌命門三焦

      邢亦謙,周曉君,廖 琳,曲 寧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500;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山東 濟南5004;山東省青島市南時代門診部,山東 青島 6607)

      孔子曾說凡事必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胰腺的正名問題,關乎中醫(yī)如何辨證和診治胰腺病,是一個大問題。《康熙字典》[1]對胰的解釋是:“《廣韻》,以脂切?!都崱贰俄崟贰墩崱费又?。并音夷,夾脊肉。《韻會》:本作胂。又《類篇》,與同?!?胰的古字是“”。古代典籍對動物的“胰”很早就有記載。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2]中首次提到豬胰用藥?!秱浼鼻Ы鹨健贰肚Ы鹨矸健分芯刑岬窖蛞?、豬胰用藥,還詳述了豬胰摻上豆粉、香料等制作肥皂的過程。唐代王熹《外臺秘要》[3]提到用“豬、羊”用藥,清代稱胰為“甜肉”“膵”,至今許多地區(qū)的百姓還稱肥皂為“胰子”,可見“胰”“”兩字是早就存在的,“胰”的解剖和功用也為古人所熟知。但是人的胰到底是五臟六腑中的哪一個卻從未被指明,給后世留下諸多困惑。

      1 胰的“脾”“膏”之辨

      《難經·四十二難》說:“脾重二斤二兩,扁廣三寸,長兩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葉霖[4]認為這里說的“散膏”是對“胰”最早的描述。張錫純說[5]:“西人謂中醫(yī)不知胰,不知古人不名胰腺,而名散膏。” 張山雷、任繼學等對“胰”是“散膏”的觀點均表示認同[6-9]?,F代學者也多持相同看法,日本學者保寶康詔甚至認為,古人看到的其實就是胰,卻記載為了脾[10-13]。

      1.1 胰不是“散膏”

      茲照漢代度量衡,1斤約為250 g,1兩約15.625 g,1尺約為23.5 cm。我們可以計算出《難經》中,脾重531 g,扁長7.1 cm,長約11.8 cm,長寬比約為5∶3,散膏重約125 g。成年人的胰腺平均重量在100 g左右,長約15 cm,寬約5 cm,長寬比約為3∶1。單從重量就推斷胰是散膏并不合理,因為胰腺的質量會隨著疾病、衰老和尸體存放時間的延長而減輕[14],假設古代尸體不進行特殊處理的話,“散膏”實則應重于125 g,這樣胰腺的重量就明顯輕于散膏。另外,長寬比決定器官的形態(tài)。古人既然詳細測量并且記載了脾的長寬為何沒有提散膏呢?假如胰腺的長寬也是容易測量的,在描述散膏時,就不該只論其重量,更應有形態(tài)上的描述,說明散膏的形態(tài)可能與胰和脾不同。筆者認為,散膏應為脾臟周圍一種形態(tài)不固定的組織,可能是副脾。

      1.2 胰也不是脾

      中醫(yī)對脾有明確描述和定義。①重量:二斤二兩,即上文折算的531 g。②形狀:有三種說法[12],一說 “脾,形象馬蹄”。二說形似“刀鐮”。三說脾“形如土瓜”。此三種說法都近似現代解剖所描述的脾之形態(tài),“扁橢圓狀,膈面平滑隆突,臟面凹陷”。③色質:“馬肝赤紫”,味道“如泥”[15]。④位置:《圖注八十一難經》[16]等古代圖譜繪制的“脾”都在人體的左季肋深部,胃的左上方背側。⑤功能:脾能升清,主統(tǒng)血、主運化。

      從上述五個方面來看,脾與胰都不是一回事。古代對脾形態(tài)學上的描述與現代醫(yī)學相似,脾臟位于左季肋第十一肋弓下,胃的左上方,除重量略輕,長寬比5∶3(長10~12 cm,寬6~8 cm)與《難經》相吻合,是一個紫紅色的扁圓形實質器官。胰的長軸垂直于人體長軸,且胰的顏色是粉紅色的,與脾截然不同。古人既然能夠很好的分清和使用動物之胰入藥,就不應混淆人體之胰與脾。認為胰是脾的學者,多考慮其功能,中醫(yī)學中脾是人后天之本,飲食水谷的運化吸收都離不開脾。胰腺能分泌多種消化酶,參與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人離不開胰,沒有脾卻不妨礙生存,受西醫(yī)學 “脾臟無用”的影響,故而理所當然地將胰當作中醫(yī)的“脾”,過于片面,并不合適。一方面脾臟具有調控人體免疫,協同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內分泌等強大的功能[17],逐漸被了解,在全身血循環(huán)中發(fā)揮儲血、濾血的“統(tǒng)血”功能,是胰無法替代的。另外,脾臟切除可能爆發(fā)嚴重感染危及生命[18]。故該說沒能與時俱進,是脾的功能未全面揭示時不成熟的推斷?!饵S帝內經》講“脾氣散精”“脾主運化”可能是脾造血功能和對血液循環(huán)的調控的生動體現,胰與脾相比,形態(tài)和功能都不同,因此,胰并非就是脾。

      2 胰的“府”“門”之爭

      胰腺內藏精汁,既藏又泄,似臟非臟,似腑非腑。胰液注于腸是重要的消化酶,胰島素進入血液敷布周身。

      2.1 胰是“孤腑”三焦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比鼓芡ㄐ性獨夂退?,總司人體氣化。史小進等[19]認為胰功能上酷似狹義的三焦。王維紅[20]刺激三焦腧治療糖尿病等胰腺疾病有效。人體的臟腑與腧穴在位置上多有聯系,胰腺橫臥于第1、2腰椎體水平,而三焦腧則位于后正中線旁開兩橫指,第1腰椎棘突的下緣,二者位置相近。針灸上講“近治”即刺激器官周圍產生的治療效果。刺激三焦腧治糖尿病應該算是“近治”,且三焦與腎俞和腎的位置亦鄰近,因此武斷地認為三焦與胰之間存在特殊感應,是不對的。另外,中醫(yī)認為五臟屬陰,六腑屬陽。胰和腎都位于人體深部當屬陰。胰腺非中空也并不似腑,加之《難經》確鑿地記載了三焦“有名無形”,綜合看來說“胰”是三焦并不十分合適。

      2.2 胰是命門絡三焦府

      三焦是孤腑,無臟與之對應。最近齊城成等[21]提出,三焦是火中之陰,命門為水中之陽,三焦可以與命門形成表里關系。該說與明代李時珍對“命門”的看法不謀而合,“胰,生兩腎中間,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門,三焦發(fā)源處也”[15]。李氏獨具有創(chuàng)見地提出了“胰”是命門。胰既是臟,從陰陽上講就合乎情理了。但是歷來命門以“右腎”的說法最受推崇:“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左為腎,右為命門?!焙笫泪t(yī)家在繼承發(fā)展命門理論時,鮮少提及李氏“胰”乃“命門”之說,故該說存疑。推測李氏所以說胰是“命門”,大抵是胰的位置在人和動物身體中央,較為重要,蓋此“命門”非彼命門也。

      2.3 胰是奇恒之腑之“膽”

      膽的古字為“膽”,與“胰”相似。膽既是六腑之一與肝屬絡,同時又是奇恒之腑之一于理不合。并且除膽以外,其他的奇恒之腑都沒有和五臟形成表里配屬,只有“膽”過于特殊。黃瑞彬等[22]推測可能古代在印刷時出現了錯誤,誤將奇恒之腑中的“胰”寫作“膽”。

      此說十分有創(chuàng)見,為自西學東漸開始至今仍爭論不休的“古人不知胰”畫上了休止符,胰為奇恒之腑。張景岳言:“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內自臟腑,無巨無細,無細無目。[23]”連西醫(yī)至今都探測不到的經絡在《靈樞》中都有名字,古人重視命名,胰又怎么會沒有名字呢?胰何必與脾共用一名?

      所以,結合各家之說,奇恒之腑中的膽實則為胰,合情合理。至此,“胰”的正名之路終于掃凈了所有障礙。

      3 胰的“內”“外”之別

      胰為奇恒之腑,雖然實現了正名,但它兼有內分泌和外分泌兩種功能,尤其以胰島素為代表的內分泌功能,歷來為中醫(yī)界所忽視,然而內外有別,這種含混而論歸屬的做法以偏概全,是不可取的,要分別來看。

      3.1 胚胎起源和解剖結構

      胰腺是由前腸尾端內胚層伸出的背胰芽和腹胰芽發(fā)生的,兩個胰芽的大部分上皮細胞形成了外分泌部,一部分細胞分散在外分泌部中,生成胰島[24]。

      3.2 生理功能

      清·王清任《醫(yī)林改錯》[25]所描繪的“瓏管”即為胰管,所分泌的胰液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是一種能消化三大營養(yǎng)物質(糖、脂肪、蛋白質)的消化液?!峨y經正義》[4]中生動的描述了胰管的通路“……與脾相接,中有液管一條,由左橫右,穿過胰之體,斜入小腸上口之旁,與膽汁入小腸同路,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古代生用胰來做肥皂,“澡豆方”用“胰”來美容,令手面白凈,以及中醫(yī)所講脾主運化的功能,很大程度依賴胰外分泌部直接消化的功能。

      胰島體積小,分布散,肉眼不易觀察,分泌的胰島素直到1921年才被加拿大人班廷發(fā)現。古人雖沒有提到胰島素,但對胰島素缺乏所引起的“消渴”,《素問·奇病論》中就已有記載。胰島素的作用是促進細胞攝取利用葡萄糖,維持人體各器官的功能活動,促生長發(fā)育。其靶點分布于全身。這種廣泛、重要的、持續(xù)的、間接的對各個臟腑生理機能的調控,與中醫(yī)所講的“腎精”十分相似。胰島功能異常,往往伴隨水腫,陽痿,糖尿、泡沫尿等,人體精微物質如蛋白質、糖分等大量流失體外,顯現不能封藏之象。而主生長發(fā)育、主封藏、主蟄守位,主水,主生殖是中醫(yī)腎的機能,因此,胰島行使腎的功能。

      3.3 臨床治療

      我們認為胰腺的內分泌部屬腎,外分泌部屬脾,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釋歷代醫(yī)家辨治胰腺疾病中存在的分歧。胰腺外分部的病變責之脾胃,治療上當“以通為用”。例如以大柴胡湯、大承氣湯治療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26-27]。

      胰島歸腎。例如辨治糖尿病是多從腎論治。張仲景·《傷寒論》中說: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堪稱從腎論治糖尿病的鼻祖。但糖尿病的病機較為復雜,內外分泌部間互為聯系,隨病程延長,還會生成痰、瘀等許多病理產物對其他臟腑造成影響,就不能只著眼于腎了。

      胰腺癌也是同理,發(fā)生于胰腺的惡性腫瘤會導致整個胰腺受累,伴隨毒熱、痰凝、濕阻、氣滯、血瘀等多種病理產物,故臨床不離脾腎,又不拘于脾腎,各有治法[28-30]。

      4 結語

      中醫(yī)是一個有機整體,臟腑理論不離陰陽五行,因此有肝、心、脾、肺、腎五個體系與之對應。先賢之所以提出這樣的體系主要還是為了辨證論治,每個體系都是對人體生理功能不同方面的概括。因此不能單純從解剖結構上理解臟腑,而要著眼于它的功能,這就是西醫(yī)和現代人時常覺得困惑難懂的地方。為什么中醫(yī)上講“肝在左”“肝左升”?張錫純[5]做過很好的闡述:“肝體居于右,而其氣化之用實先行于左,故肝脈見于左關。脾之體居左,而其氣化之用實先行于右”,談的是功能。胰的歸屬問題也是一樣的,“”字古老,中醫(yī)很早就把動物的胰當作藥用,卻不談人體的胰。并非是疏忽將胰誤認作了脾,也不是記載成了散膏,胰是奇恒之腑。而胰的功能,已被概括到了脾和腎中,胰成為了脾、腎體系中的一部分。就比如《傷寒論》中提“胃”不提“腸”,“胃”以“心下”代之一樣。

      猜你喜歡
      外分泌命門三焦
      三焦“筋膜”說——從筋膜學角度認識三焦
      中醫(yī)導引法——八段錦(一) 兩手托天理三焦
      頃刻生陽于命門之內——說說脫證的中醫(yī)急救
      外源性γ—氨基丁酸對內在膽堿能神經興奮引發(fā)的胰臟外分泌的影響
      科學與財富(2018年8期)2018-05-09 01:30:10
      無人機的“命門”
      學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2
      抓住“命門”練太極
      胰泌素增強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測定成人正常胰腺外分泌功能
      三焦和心包相互關系的再認識
      檢測糞胰彈力蛋白酶評價糖尿病及尿毒癥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進展
      《內經》《難經》命門概念源流之文獻考辨
      双鸭山市| 温州市| 齐河县| 陆河县| 新建县| 彭州市| 公安县| 南澳县| 临沧市| 德令哈市| 邵阳县| 兴仁县| 怀来县| 涞源县| 伽师县| 紫金县| 鹤庆县| 老河口市| 双牌县| 顺义区| 沙雅县| 万源市| 延津县| 观塘区| 缙云县| 新宁县| 阜城县| 无锡市| 陇南市| 同德县| 仁寿县| 分宜县| 维西| 岐山县| 仪陇县| 湖口县| 屏东县| 盐边县| 灵璧县| 灵丘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