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 劉建榮 陳谷 蘇茂科 蘇建 李建君 陳敏
(四川省三臺蠶種場,四川 三臺 621100)
“蜀芳×川白”是四川省三臺蠶種場選育的二化性四眠雙限性家蠶品種,具有健康性好、單產(chǎn)高、繭絲質(zhì)優(yōu)等特點,適合四川省各蠶區(qū)夏、秋季飼養(yǎng)。該品種于2018年3月通過四川省家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于2018年秋季在三臺、邛崍、旺蒼、中江、儀隴等地示范推廣,蠶農(nóng)和絲廠反映良好,符合品種特性。為了更好推廣該品種,現(xiàn)對該品種的原種和一代雜交種的保護、冷藏和浸酸技術處理要點介紹如下。
溫度24℃-25℃,濕度75%-80%。
1.2.1 春制越年蠶種
春制越年蠶種保護技術見表1。
1.2.2 秋制越年蠶種保護
秋制越年蠶種保護技術見表2。
蠶種保護20-30d進行原種清水洗種和一代雜交種脫粒,水溫25℃左右,干燥室溫度25℃,嚴防堆積擠壓及接觸25℃以上高溫。
表1 春制越年蠶種保護技術
表2 秋制越年蠶種保護技術
選擇在氣溫低于水溫時進行,一般在12月上旬。
宜采用先浸水的方式,藥液含福爾馬林3%,溫度20-21℃,時間 40min,脫藥60min。
消毒液含有效氯為0.33%,液溫10℃-15℃。浸漬時間9min,滴藥1min,脫藥40min后脫水5min送鹽比室鹽比,鹽比輕重比開差嚴格控制在0.012范圍內(nèi)。
越年蠶種浴消整理后入5℃庫保護一周進行活性化調(diào)查,根據(jù)胚子活性化程度高低確定5℃保護時間,保護時間標準見表3。
表3 越年蠶種5℃保護時間標準
蠶種達到5℃保護時間后,入2.5℃進行第一次冷藏,原種冷藏30d左右,一代雜交種冷藏時間50d左右。
在春季用種前30d左右蠶種出庫中途感溫。蠶種出庫一般用7-12℃低溫中感,前期緩慢逐漸升至12℃。待胚子發(fā)育至丙1丙1+時入2.5℃庫進行第二次冷藏至出庫。
用種時原種出庫在13℃溫度中放置2d,一代雜交種出庫時在13℃溫度中放置1d。
越年夏用一代雜交種的冷藏。在春用一代雜交種出庫中途感溫同時將夏用一代雜交種入0℃庫繼續(xù)第一次冷藏,冷藏40d左右出庫中途感溫,方法同春季用種中途感溫,待胚子發(fā)育至丙1丙1+時入2.5℃庫進行第二次冷藏至出庫。
產(chǎn)卵室和收種室保護溫度為25℃,浸酸時期在盛產(chǎn)卵后22-25h左右,蠶卵大部分呈淡黃色,有少許蠶卵呈黃色為浸酸時期。原種在浸漬前用含福爾馬林3%藥液固定3min。即時浸酸標準見表4。
表4 即時浸酸標準
表5 浸酸前冷藏入庫時期和冷藏溫度標準
秋用種根據(jù)卵色來決定入庫適期。同品種同批次的不同投蛾次數(shù)的蠶種分次入庫,一般一代雜交種選原種先入庫,蠶種經(jīng)10-13℃中間溫度放置6h后入5℃庫冷藏。浸酸前冷藏入庫時期和冷藏溫度標準見表5,冷藏浸酸標準見表6。
一般蠶種冷藏40d后可出庫浸酸,如有不到40d的蠶種出庫浸酸可延長時間10-20s。
表6 冷藏浸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