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三幼兒園 張鳳朝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科學合理地安排游戲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新時代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理念,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知識教育上,更體現在對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作用上,顯然,傳統的學前教育教學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在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下,幼兒極易產生厭倦心理。因此,目前學前教育領域對游戲化教學的探究已成為熱點問題,以游戲精神為基礎的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可為幼兒基礎教學奠定基礎,提高教學質量。
在以游戲精神為基礎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貫徹落實游戲化教學在課程中的應用,以我國《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的要求為依據,以幼兒為中心,以幼兒的性格特點和成長方向為基礎,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教學需求,適當調整游戲化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游戲在教學中合理開展,保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落實的同時能夠寓教于樂,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符合現階段需求的知識,從而建立起優(yōu)秀的游戲精神,為幼兒全方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幼兒處于對世界認知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幼兒階段的教學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對世界的認知能力,為今后的成長打下基礎,此過程中幼兒園游戲課程的安排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通過團體游戲的設定,能夠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團結合作、與人交流的重要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提高認知能力,對未來的發(fā)展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現階段以游戲精神為基礎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受到了廣泛關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中也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之間的協調性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由于教師在游戲設計時,沒有做到以幼兒為本,沒有充分考慮幼兒時期的特殊性,沒有完全站在幼兒的角度對游戲進行設計思考,完全以成人的思維對游戲進行設計和開展。這就導致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受到阻礙的同時,給部分幼兒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負擔;除此之外,部分幼兒教師在游戲組織方面的經驗欠缺,幼兒參與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的開闊和身心的發(fā)展;最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尚處在較不成熟的階段,因此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若不能有效地引導游戲化課程,則無法實現其中的意義。
以游戲精神為基礎的課程游戲化的核心是以游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并不是一味地放任幼兒隨意或無限制玩耍。因此,幼兒教師需要了解以游戲精神為基礎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深刻內涵和意義,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其發(fā)揮重要作用。
首先,教師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引導人,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推進的進度直接受到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影響。因此,為保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目標的貫徹落實,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幼兒園要開展課程游戲化相關宣講,讓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深刻體會到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意義和自身的重要作用,指導教師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并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幼兒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全面發(fā)展。
教師應充分認識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并嚴格控制,寓教于樂。將游戲科學合理地融入課堂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強化幼兒學習知識或技能的能力,從而有效保證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保持相對平衡。同時,教師應保證游戲的時間在合理的范圍內,現階段我國的教學模式主要以集體教學為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在強化幼兒溝通能力的同時,能夠保證游戲價值的充分發(fā)揮,教學優(yōu)勢較為明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游戲時間不合理,游戲的價值將會大大降低,幼兒自由的時間不夠充足。為改變這種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幼兒足夠的空間,讓幼兒對游戲活動進行自由選擇。
為保證幼兒能夠盡快投入學習中,教師應創(chuàng)建適當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到游戲學習的樂趣,并掌握相應知識。由于幼兒成長階段較為特殊,對事物的認知還尚未成熟,因此,在選擇游戲設定時,教師要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選擇與其生活較為貼近的游戲情景,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自信心。例如,在進行數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填充游戲調動幼兒的興趣,以數字為提示,讓幼兒在喜歡的小動物相應位置填充顏色,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也可讓學生穿上自己填充的顏色學具,讓小朋友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動物和多少種顏色,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在以游戲精神為基礎促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過程中,幼兒的游戲場地、時間和材料的充足是游戲的基本條件。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游戲活動之間的平衡協調,避免由于主次顛倒對幼兒自身的發(fā)展產生限制。因此,相對于教師自己一手準備材料的傳統游戲方式來說,教師可讓幼兒一起動手參與,共同完成游戲的材料準備工作。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由于其認知能力較強,可以和教師一起進行游戲設計活動,這樣,一方面教師能夠對幼兒的游戲需求有一定了解,同時能夠充分促進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從而提高學生的游戲積極性。雖然幼兒對于游戲有很高的興趣,但長時間進行一種游戲會讓幼兒厭倦,因此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要求游戲材料充足?,F階段我國大部分幼兒園的游戲材料種類和數量無法滿足幼兒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戲課堂的難度。這需要教師積極探索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對幼兒的觀察和相關文獻的研究,發(fā)現幼兒對自己動手制作材料具有更高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指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在解決材料缺乏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學方式的核心是以幼兒為本,無論教學方式進行怎樣的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其核心內容。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鞏固幼兒的認知能力,調節(jié)幼兒的認知結構,以游戲精神為基礎的課程游戲化為幼兒教學提供了新方式。通過游戲,幼兒不斷思考學習,實現了全方面發(fā)展,提高了傳統教學忽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課程游戲化能夠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不僅是幼兒和教師,課程游戲化的推進也要求家長的積極參與,在此過程中,各方面的互動都是啟發(fā)幼兒社會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以游戲精神為基礎促使幼兒園課堂游戲化能夠優(yōu)化幼兒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幼兒思維的活躍性,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能力,為學前教育貢獻了不可磨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