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象征主義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2020-01-09 09:33:53李國輝
      臺州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象征主義流派圈子

      李國輝

      (臺州學院 人文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國內法國象征主義流派研究目前研究對象狹窄,基本關注五位象征主義詩人,他們是波德萊爾、蘭波、魏爾倫、馬拉美和瓦萊里。這種研究可以簡稱為五人小組研究。它不但忽略了可以與這幾位詩人相媲美的象征主義詩人,比如拉弗格(J.Laforgue),而且割裂了象征主義流派的有機整體,讓人無法看到象征主義流派產生、發(fā)展、終結的歷史。五人小組研究是現在象征主義流派研究的最大困境。有鑒于此,本文嘗試分析這種研究的由來與問題,并思考突破這種研究的出路。

      一、五人小組研究的由來與問題

      19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國象征主義流派的活動,標志著現代主義大潮的到來。象征主義流派一般指成員比較確定、文學理念相近的象征主義詩人群體。這個概念雖然清楚,但在實際運用中非常棘手。不同的評判者、不同的身份可能有不同的結論。國內主要將象征主義流派等同于上文提到的五位象征主義詩人。這種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當時劉延陵在《法國詩之象征主義與自由詩》一文中說:“一般人所承認的這個主義底建設者乃是波特來耳、凡爾倫、馬拉梅三位?!保?]這里提到的代表詩人,人數還不夠5位,但它是五人小組的最初樣態(tài),后來的五人小組就是從這基本的3位擴展開的。1935年,穆木天的《法國文學史》問世,書中在劉延陵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位:“象征派的祖師波多萊爾以及其三大中心人物馬拉爾梅、魏爾林諾、欒豹都過著貴族的流浪人的生活?!保?]369盡管這里使用了不同的譯名,但是從變化不大的發(fā)音中,我們還是可以判斷所指為何。穆木天將蘭波(欒豹)加入進來,確立了四人小組的格局。穆木天的書中當然不限于討論這四位詩人,但是他們卻是象征主義的“中心人物”。

      五人小組的最終確立,主要發(fā)生在當代。進入新時期后,袁可嘉一系列關于歐美現代派的論著問世?!稓W美現代派文學概論》就是其中的一種。該書確定了象征主義不同時期的3位代表詩人:波德萊爾、馬拉美、瓦萊里。這3位詩人中波德萊爾是象征主義的先驅,馬拉美非常關鍵,袁可嘉發(fā)現他“處在這個文學運動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3]120。瓦萊里則為馬拉美的繼承人,另外兩位詩人,魏爾倫和蘭波,在這個譜系中也很容易描述。他們都得到過波德萊爾的巨大影響,其中的魏爾倫與馬拉美的關系非常密切。袁可嘉注意到了其他的象征主義詩人,比如古爾蒙(Rémy de Gourmont),甚至他也討論了美國象征詩人愛倫·坡和艾略特,但是他的法國象征主義這部分的重心是在五位詩人身上,這實際造成了五人小組的認識模式。

      袁可嘉的流派觀,最早提出的時間是1985年。應該說劉延陵、袁可嘉等人的文章和著作,對于象征主義的介紹是起到過有益作用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到,他們著述的目的非常復雜,要么是供中國新文學參考,要么是出于教學的便利,并非純粹是為了學術研究。這樣一來,他們的研究不免以點帶面,做了很多抽象工作??墒沁@種抽象將后來的許多研究帶入誤區(qū),以至于象征主義的研究通常就等同于五人小組的研究。目前出版的很多文學史類著作,都有袁可嘉研究的印跡。比袁可嘉晚6年出版的柳鳴九主編的《法國文學史》第三卷,可貴地注意到了莫雷亞斯(J.Moréas)、雷尼耶(Henri de Régnier)等人的創(chuàng)作,表現出突破五人小組研究的傾向,但是該書實質上論述的象征主義作家,除去第二卷的波德萊爾外,仍舊是馬拉美、魏爾倫和蘭波三人。董強2009年出版的《插圖本法國文學史》,除去瓦萊里屬于20世紀法國文學外,論述的正式的五位象征主義者,仍舊在五人小組范圍內。文學史之外,國內目前已有的論文和專著,基本都在這五位詩人身上,尤其是在波德萊爾、馬拉美和蘭波身上。莫雷亞斯、拉弗格、古爾蒙等人的名字盡管早已出現,但是還沒有一篇論文、一部論著對他們做專門研究。五人小組的研究模式并不是國內特有的,英美和法國也不鮮見。法國學者查德威克(C.Chadwick)的《象征主義》一書,討論的僅有的五位詩人,就是上面五位。美國人福里(Wallace Fowlie)的《詩與象征:法國象征主義簡史》一書1990年出版,該書將頹廢派也納入進來,算是擴大了象征主義流派的領域,但是他書中關注的詩人仍然是波德萊爾、馬拉美、蘭波、魏爾倫四位,新加的只有拉弗格和科比埃爾(Tristan Corbière)。該書的思維仍舊是五人小組式的,很難讓人相信這幾位詩人基本構成了象征主義的歷史。

      這種研究表現出兩種傾向:第一種傾向是將象征主義文學史縮小為象征主義大作家的討論,第二種傾向是將象征主義大作家的討論,又縮小為作家生平、創(chuàng)作、詩風的介紹。經過這兩次縮減,象征主義理念的演化、象征主義流派的構成與沖突,便再也看不到了,象征主義的歷史就被固化了。流派成員的固定,同時也是詩學思想的固定。這種做法對于教學是有益的,但對于真正認識象征主義有很大的妨礙。康奈爾(Kenneth Cornell)曾指出:“象征主義運動并非僅僅是四五位作家的出名史”[4]vi。想用幾位詩人代替極其細致、豐富的象征主義流派研究,就好像用幾張照片代替一次旅行一樣。在野外旅行時,每一片葉子,每一塊石頭,可能都會引發(fā)情感,人們會發(fā)現整個風景沒有斷裂的地方,人的所聞、所見、所感構成了一個整體的風景。同樣,象征主義是由無數細小的詩學思想、試驗、沖突等事件構成的流動的風景,它具有復雜的流派歸屬。之前的研究,忽略了許多“小人物”,使象征主義的流派史,簡化為象征主義經典詩人和詩作的排行榜。于是,象征主義思潮的演變、流派的分合,這些更為宏觀的問題,在整個20世紀的中國幾乎無人問津。對小人物和細小的詩學事件的追蹤,不但能彌補象征主義的大歷史,而且還會修正許多觀念。象征主義的“小人物”雖然就文學地位而言,不少人比不上五人小組的成員,但著眼于流派和思潮史,很多人的重要性不但不亞于他們,甚至還有更高的地位。比如威澤瓦(Téodor de Wyzewa),曾有批評家認為:“他在象征主義運動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保?]還有瓦格納,雖然瓦格納并不是象征主義詩人,但是他的思想在象征主義流派形成和演變中的地位,絲毫不遜色于波德萊爾。伍利(G.Woolley)曾經評價他“在象征主義美學極其復雜、豐富的觀念生成中扮演了特別重要的作用”[6]159。這個名單還不包括象征主義理論的奠基者莫雷亞斯、象征主義理論的總結者古爾蒙,以及頹廢主義的旗手巴祖(A.Baju)。甚至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也無法忽略于斯曼(J.-K.Huysmans)、拉弗格、雷尼耶等人。選擇性地抹去這些名字,既是對這些重要詩人、詩學家的輕視,也是對流派史實的背叛。

      象征主義流派的聚散有它自身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狹隘的流派觀念難以認知的。追蹤這種力量,人們就會發(fā)現,象征主義的流派就像是地理學上不同的支流一樣,既有交匯,又有分離。它復雜多變,完全不是預先規(guī)定好的。就上面提到的五人小組來說,他們都被稱作象征主義詩人,這是歷史開的玩笑。首先看波德萊爾。這位“14或15世紀的巫師”[7]10,最終的理想是一種“現代的藝術”(art moderne),它注重暗示的力量,將客體與主體融合起來,具有形象化的思維方式,而與其相對的是“哲學的藝術”(art philosophique),它重理性,尋求固定的觀念。“現代的藝術”與后來馬拉美、魏爾倫的詩歌理念有相通的地方,但這是一種美學上的一致性,并不是流派上的一致性。就流派歸屬而言,波德萊爾更接近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或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流派,不管你稱這個流派是唯美主義,還是印象主義。波德萊爾從來沒有設想他去世20年后,巴黎會出現一個以他為旗號的象征主義流派。所以佩爾(Henri Peyre)曾表示:“稱呼波德萊爾為象征主義是讓人有一定的疑慮的”[8]21。

      魏爾倫是許多詩學事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但他從未認為自己是一個象征主義者。在接受一次訪談時,魏爾倫表示對象征主義一無所知:“象征主義?不懂。這應該是一個德語詞,是嗎?這個詞想說的意思是什么?另外,我不把這個詞放在眼里?!保?]109魏爾倫并非言不由衷。他始終沒有參與象征主義小圈子的活動,雖然他的名號經常被一些年輕的詩人借用。他的詩風與巴納斯派(Parnasse)接近,他早期本身就是巴納斯派的成員,他還有強烈的浪漫主義元素。盡管在他那里也能找到一些象征主義的成分,但稱他為象征主義詩人就像稱他為浪漫主義詩人一樣武斷。他自己也曾思考過自己的流派歸屬:“我們被分為四個陣營:象征主義、頹廢主義、自由詩的擁護者和我所屬的其他的主義?!保?0]352詩人不但不承認自己是象征主義者,而且也否定自己是頹廢派成員。這里不必急于對這四個流派進行詳細的區(qū)別,但是魏爾倫的話告訴人們,流派的劃分很多時候是文學家的暴力,并不符合詩人的本意。詩人的本意,并不是對歷史事實的抵抗,相反,它是對詩學研究的抽象的抵抗。如果人們參考一下魏爾倫同時代人的看法,就能發(fā)現他的解釋是有合理性的??ǘ鳎℅ustave Kahn)曾指出:“他(魏爾倫)既不是頹廢者……也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象征主義者(假如這個詞并非完全沒有用處)。他首先是他自己,一位哀歌作者,一位自發(fā)的詩人,屬于維庸和海涅的派系。”[11]

      蘭波被稱為象征主義詩人,也引起不少爭議。首先從蘭波自身來看,他1875年以后,就離開了文學,成為冒險家和商人,這比象征主義流派的誕生提前了10年左右。因而從流派活動的角度來看,蘭波并不是象征主義運動的實際參與者。佩爾還提供了蘭波本人的態(tài)度,當蘭波的詩作在巴黎發(fā)表出來,并引發(fā)一部分年輕人的追捧時,有人給蘭波寫信,告訴他,他是象征主義的先驅,蘭波的態(tài)度是“聳了聳肩”[8]33,蘭波不認可這種標簽。巴拉基安(Anna Balakian)對這個問題也做過思考。她的結論是蘭波在廣義和狹義上,都不是象征主義詩人,而將蘭波看作象征主義詩人,這“將象征主義運動的歷史弄復雜了”[12]56。

      如果接受上面的批評意見,那么,象征主義的五人小組,就只剩下馬拉美。但不需要再討論馬拉美的流派歸屬問題,人們也能看到象征主義流派面臨的危機。這種危機并不在于五人小組的成員是不是象征主義詩人的問題——上面的一些質疑,并非是為了專門與五人小組說對抗——真正的危機是,我們過于輕信了文學史家的分類,以致我們根本不清楚象征主義流派是如何產生的,經歷了何種過程。這種危機促使我們必須尋根究底地思考許多問題:象征主義流派該如何定義?它的成員到底有哪些人?是誰在組織這些人?它的起點和終點如何限定?這些問題并不容易解決。

      在象征主義流派的問題上,社團標準與美學標準、習慣分類與實際證據都在斗爭。象征主義流派的爭論,實際上就是這四種尺度的權力之爭。社團標準是看詩人有沒有實際加入象征主義詩人的小圈子,并以象征主義者自居。這是一個非常狹小的圈子。美學標準是根據象征主義普遍顯示出來的美學傾向來評判,不屬于小圈子的詩人也符合這個標準。習慣認識是象征主義詩人以及評論家的看法,在這一點上,批評文章和文學史具有了權力。實際證據則尊重詩人自己的意見,以及他有沒有與象征主義流派發(fā)生緊密聯系,于是象征主義刊物的作用變得關鍵了。這里無意比較這四種尺度的有效性,它們在一定的范圍內都可以是評判的尺度。不同的尺度因為寬嚴有別,于是產生了韋勒克所說的“同心圓(concentric circles)”[13]18。從這種同心圓出發(fā),對韋勒克的理論加以必要的改造,或者可以發(fā)展出歷史中存在的大大小小不同的圈子。象征主義流派的圈子隨著尺度的變化而變化。最外圍的圓,不但能容納五人組,而且可以包含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詩人,比如英國的葉芝、艾略特,西班牙的希門尼斯(J.R.Jiménez)、紀廉(Jorge Guillén)和薩利納斯(Pedro Salinas),在日本則有北原白秋、萩原朔太郎,在中國則有李金發(fā)、梁宗岱。而最里層的圈子,則只是幾位發(fā)起象征主義的年輕詩人。

      象征主義不同圈子的認識,不但能解決該流派成員組成的問題,也能解決象征主義的定義問題,解決象征主義思潮和流派的演變問題,它為解決目前的五人小組式研究的困境提供了一個可能的出路。

      二、解決目前困境的出路

      目前圍繞著象征主義的各種問題引發(fā)的爭論,主要是批評家們以不同的圈子為標準,互相攻詰。對這些問題的解答,需要結合不同的圈子來進行。將不同的圈子都納入到視野中,這就涉及象征主義流派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問題。所謂時間特征,是著眼于變的一面;所謂空間特征,是著眼于不變的詩學區(qū)域。理解象征主義及其流派,本質上看,就是明確象征主義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

      首先來看象征主義的時間特征。象征主義流派之所以有這么多爭論,就是因為人們的時間觀不一樣,也就是說,選取的圈子不同。韋勒克并沒有告訴人們該選取哪一個圈子,他只是指出了多種圈子的存在。象征主義流派的研究應該放棄僅僅從任何一個圈子進行的做法,換言之,它應該考慮所有的圈子。因而,象征主義研究不應固執(zhí)任何一種圈子,而應該關注不同圈子的存在及其關系。

      這里可以借“視野相對主義”的現象來進行分析。隨著視野的擴大或者縮小,人們的關注點會發(fā)生變化,研究內容也會改變。對于這些不同圈子的研究,明顯會發(fā)生觀察視角的變化。比如以莫雷亞斯為中心的最里層的圈子,由于它維持的時間也就5年左右,涉及的詩人非常有限,因而這個圈子里次要人物的詩學理念也屬于考察的范圍。而對象征主義國際思潮這最大一個圈子來說,只有重要的詩人、理論家才會成為分析的對象。這不僅是研究對象的取舍問題,它也涉及思潮變化調查上的詳略之別。另外還可以將視野相對主義進行新的解釋:視野相對主義認為任何一種觀察視野,都具有相對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并不否定其他的視野。視野相對主義應該將不同的視野都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總體的了解。象征主義流派的不同圈子,就是可供分析的不同的視野,它們彼此有別,但并非對立,將這些不同的圈子結合起來,就會不斷地調整所需的視野。有鑒于此,本文提出大小不同的五個同心圓的結構說。

      這種結構的最里層,即第一個圈子的產生,需要了解作為第二層圈子的頹廢派。象征主義流派的歷史應該以頹廢派開篇,將其看作是莫雷亞斯的小團體成立的重要背景。19世紀30年代就已經有了文學頹廢的觀念,到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圍繞著雨果和波德萊爾,法國文學雜志也有過不少討論,但是可以將頹廢派的歷史的起點放到1881年。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可以把頹廢文學的時間段限定得更小,更有利于對重要的文學刊物進行文獻調查。第二,1881年興起的文學頹廢運動,多為年輕的詩人發(fā)起,他們與后來的象征主義小社團有較多的互動,是重要的研究內容。第三,頹廢派的美學在很多方面與象征主義小團體相比,具有相同的傾向,是象征主義美學理念的主要來源。頹廢文學運動在1883年達到了一個小高峰,其標志是魏爾倫《被詛咒的詩人》的出版。該書迅速在年輕人中傳播,持續(xù)引發(fā)頹廢文學的風潮。于是在1884年迎來了于斯曼的《逆流》,并在1885年首次真正形成頹廢派作家的名錄。他們是馬拉美、魏爾倫、莫雷亞斯、塔亞德(Laurent Tailhade)、維涅(Charles Vignier)。

      之后,則是瓦格納主義的小團體。這個團體以迪雅爾丹和威澤瓦為中心,他們創(chuàng)辦的《瓦格納評論》還吸引了馬拉美、孟戴斯(Catulle Mendès)、富爾科(Fourcaud)等人。由于將藝術的綜合觀念引入到文學中,而且提倡自由詩,該流派被看作是象征主義的揭幕戲。比耶特里(Roland Biétry)曾認為:“《瓦格納評論》以值得注意的方式幫助了新詩的來臨。”[14]75這里的新詩指的是象征主義詩歌。在形式以及綜合美學方面,如果沒有瓦格納主義的小團體,象征主義會以何種面貌出現,這是一個問題。

      然后出現了最小的第一個圈子。莫雷亞斯1886年9月的《象征主義宣言》是一個歷史性的標志事件,這個宣言的發(fā)布,并不意味著從當月開始,法國進入象征主義時代,也不意味著之前的時代已經結束。最好不把《象征主義宣言》看作是象征主義流派成立的標志。在它之前,1885年,早已經有了不少關于象征的討論。它們已經涉及《象征主義宣言》的詩學深度,只不過后者提出了一個正式的名稱而已。另外,《象征主義宣言》只是莫雷亞斯個人的主張,象征主義群體還未形成。群體形成的標志,是這一年的10月份,這時出現了卡恩、莫雷亞斯、亞當(Paul Adam)合辦的《象征主義者》(Le Symboliste)雜志。該雜志加上費內翁(Félix Fénéon)和阿雅爾貝(Jean Ajalbert)等人,就構成了第一批正式認可的象征主義詩人。因為費內翁在《象征主義者》上發(fā)表了一篇評論《阿爾蒂爾·蘭波的〈彩圖集〉》,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蘭波也成為最早的象征主義成員。這個成員里不包括馬拉美、魏爾倫以及其他詩人。他們的核心人物就是卡恩、莫雷亞斯和亞當。

      卡恩雖然是新加入者,但對象征主義流派的貢獻很大,他當時是《風行》(La Vogue)雜志的編輯。因為這個雜志,馬拉美、魏爾倫、拉弗格、迪雅爾丹、格里凡、維爾哈倫、雷尼耶、莫里斯(Charles Morice)、雷泰(Adolphe Retté)等人也與象征主義流派建立了關系?!讹L行》雜志在1886年、1889年出過三個系列,大多數成員在前兩個系列中就出現過了,雷泰在第三個系列中才開始參與。從某種意義上說,莫雷亞斯發(fā)起了象征主義流派,而卡恩重組了它。如果說莫雷亞斯發(fā)起的小團體,是象征主義的最內一層的圈子,那么卡恩重組的群體,以及早期的頹廢派成員,則是象征主義的第二層圈子。這也是目前法國象征主義流派基本認可的圈子。這個圈子是比較廣泛的,它沒有共同綱領,沒有組織活動,有的僅僅是刊物。在《風行》和《獨立評論》等刊物上,因為蘭波、拉弗格的詩作的發(fā)表,團結了一群文學旨趣相同的詩人,再加上魏爾倫、莫雷亞斯等人的加入,于是給人一個“群體”的印象。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刊物寬泛聯合起來的詩人群。不同的詩人主張不同,也并不一定認為自己就是象征主義詩人。這就解釋了蘭波、魏爾倫否認自己與這個流派有何瓜葛的原因。

      之后則是第三個圈子的象征主義流派。新加入的成員與莫雷亞斯和卡恩都沒有聯系,他們往往在新的刊物上活動,比如奧里埃(G.Albert Aurier),他常在《法蘭西信使》(Mercurede France)上發(fā)表文章。還有古爾蒙,他曾在《白色評論》(La Revue blanche)上露過臉。這些人都自認為自己是象征主義者,他們詩學中討論的問題,也基本接著前人的話講。這個名單遠遠還沒有窮盡,還有一些詩人應該加進來,比如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吉爾(René Ghil)、努沃(Germain Nouveau)。前一位承認自己是象征主義詩人,后兩位都自立于象征主義之外。吉爾也曾在《風行》上發(fā)表過東西,但是后來離開,想與象征主義分庭抗禮。努沃則是蘭波離開魏爾倫后,新找的伴侶,他們在一起有過詩歌的合作。為了簡便起見,一些主要在另外的時期活躍的詩人,也可以放到這個圈子里來,比如波德萊爾和瓦萊里。另外,與象征主義流派對抗、以巴祖的《頹廢者》雜志為園地的頹廢詩人,也聯合了魏爾倫、塔亞德、雷諾(Ernest Raynaud)等人。他們雖然在19世紀80年代后期成為象征主義派的敵人,但是在美學思想上仍舊具有這一時期的典型特征,可劃入第三個圈子。

      然后是第四個圈子。這個圈子的詩人,是用法語之外的語言寫作,但直接或間接受到法國人影響的象征主義詩人。葉芝、愛略特、龐德、斯托勒等人是倫敦詩人群的代表,希門尼斯、紀廉和薩利納斯是西班牙象征主義詩人的代表,李金發(fā)則是中國初期象征主義詩人的代表。中國還出現過一些詩人,他們不但受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而且還從日本或者美國拿來象征主義的理念,比如創(chuàng)造社的一些詩人。這些人嚴格說來,與愛略特、李金發(fā)等人的情況是不同的,應該分為另外的圈子。但是為了簡便,這里將這些多國影響或者主要不從法國得到影響的象征主義詩人,也看作是第四個圈子的成員。除了創(chuàng)造社之外,還有一些詩人主要從第四個圈子的詩人那里得到了影響,比如中國大陸的朦朧詩詩人,以及臺灣詩人覃子豪。他們雖然不提倡象征主義,但是運用許多象征主義的手法,也表現出象征主義的一些風格,可以看作是第五個圈子。

      時間特征一旦限定,象征主義的空間特征也就容易調查了。象征主義是不同流派,或者說不同圈子的產物,任何一個圈子,任何一個圈子的作家,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論,因而象征主義并沒有固定的本質,它有的只是一些變動的特征。甚至同一位詩人、理論家的理論主張前后也有巨大轉變,姆羅齊克(Anna Opiela-Mrozik)曾指出:“象征主義思想……在它提出之時,就承受了自己對自己的否定。”[15]姆羅齊克對象征主義詩學轉變的原因言之不明,但是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五個圈子并不是穩(wěn)定的,而是像當代物理學弦理論中不停振動的弦一樣。不過,象征主義流派絕對的變動之下,又有相對的不變。這些相對不變的區(qū)域,成為承載象征主義及其流派的詩學空間。這里可以將象征主義的空間特征比作移動的車廂。象征主義這個名稱只是一個車廂,隨著它的前進,不同的人進來,就賦予了這個車不同的方向和任務。不同圈子的人運用象征主義這個詞,就賦予了它新的意義。但是車廂仍舊有相對穩(wěn)定的容納力。

      象征主義的特征可從主體論、美學論、思想論和藝術論這四個方面分析。這四個方面與文學活動的四要素:作者、讀者、世界、文本相對應。它們相互又有復雜的聯系,比如作為藝術論的通感,就與作者、世界都有關系。通過這四個方面,就可以分析象征主義的不同圈子之間的異同。這四個方面考察的具體內容,有通感、感應、語言音樂、頹廢、象征、自由詩、散文詩、內心獨白、音樂性、純詩、迷醉、未知、語言的巫術、非個人性、夢幻、無意識、綜合、交響樂、超自然主義、神秘主義、悲觀主義、暗示等一系列詩學問題。

      怎樣確定象征主義空間特征的不易之處呢?可以拿主觀性為標準。盡管象征主義流派眾多,但是它們都反對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都是為了探索內在的世界。古爾蒙曾經指出:

      人們只能認識他自己的理解力,只能認識自己,這惟一的現實、獨特的世界;自我根據個人的活動,占有這個世界,承載它,讓它變形、衰弱,重造它。在能知的主體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在運動;所有我們思考的東西都是實在的:惟一的實在是思想。[16]146象征主義主要表達的就是這個主體之內的世界。古爾蒙稱其為唯心主義,這也是馬拉美的主張:“唯心主義否定自然的材料,拒絕直接的、精確的思想組織這些材料;以便只留住暗示。”[17]365不過,在卡恩、莫克爾等人的詩論中,唯心主義被換成了“主觀”一詞。象征主義并非完全排斥外在世界,其實在一些具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象征主義詩人那里,外在世界還是有一定分量的。但是象征主義強調的外在世界一定是經過內在的情感、感受陶洗過的,已經具有了主觀性。因而,無論是內在的夢幻,還是外在的現實,都沉浸在一種主觀的情調中。這種主觀性于是成為象征主義的第一個空間特征。

      第二個空間特征是客體性。象征主義在主觀性上與自然主義區(qū)別開,并接近了浪漫主義,但是與浪漫主義不同的地方,在于象征主義需要用外在的形象來呈現內在的主觀內容。所謂象征,無非是要求一種具體化??ǘ髟浾f:

      對于作品的內容來說,我們厭倦日常生活,厭倦了經常相遇的、避不開的當代人,我們希望能在某個正好做夢的時刻(夢與生活不易區(qū)分)安排象征的發(fā)展。我們想用感受和思想的斗爭代替?zhèn)€性的斗爭,把頭腦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作為行動的中心,而非是街頭、十字路口陳腐的裝飾。我們的藝術的根本目的是將主觀之物客觀化。[18]400這并不是卡恩個人的觀點,也是象征主義流派共同的信念。怎樣進入某種內心狀態(tài),怎樣尋求內心的真實,怎樣更好地表達心境,這如果不是所有象征主義詩人共同關注的,也是絕大多數詩人關注的。馬拉美所說的“暗示”就是客體性的一大特色,因為不直抒胸臆、直言其事,必須要借助形象表達,作品自然就有暗示力。不過暗示力也帶來一枚硬幣的另外一面,即晦澀。傳達個人心境需要借助象征,而每個人對象征的把握又難以取得一致,因而對象征背后的心境或者主題的解釋,就是不確定的,甚至是晦澀難懂的。不過,詩人具體化的手段不同,這也帶來不同的風格。馬拉美喜用與觸覺和視覺相關的形象,但冷冰冰,“好像是情感的黑洞”[19],魏爾倫偏好韻律,吉爾偏好元音和輔音的音色,蘭波善用新奇的視覺形象,拉弗格多取無意識中的視覺和聽覺印象。

      除此之外,象征主義還有一些空間特征,比如綜合性,它要求綜合各種不同的藝術,以呈現完整的生活;比如無政府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它要求形式的反叛,其結果是自由詩的誕生。對于這些空間特征,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調查。目前來看,綜合性和無政府主義似乎是一個局部空間特征,而非全面的。在法國、英美和中國,都可以看到反對自由詩、忽略藝術綜合的象征主義詩人。

      三、結語

      通過劃出象征主義流派不同的圈子,并對象征主義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進行限定,象征主義流派的研究就會擺脫五人小組的困境,象征主義流派、思潮的研究就會打開新的局面。這幾種圈子的認識,既能成為研究方法,又能帶來新的研究內容。從研究方法上看,通過象征主義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來審視一個作家,更容易看清他的作品的共性與個性,也容易拿他與各種圈子里的作

      家比較。就研究內容來看,未來會出現一些新的研究,這至少表現為如下三點:第一,單一圈子內的研究。國內第一個圈子和第二個圈子的研究,目前還涉及很少,這兩個圈子中還有大量的話題、代表理論未得到深入研究。第二,不同圈子間的研究。這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前面三個圈子內的關系研究,這屬于純粹的法國文學研究。第二類是前面三個圈子與后兩個圈子的關系研究,這屬于比較文學研究。第三,象征主義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的研究。上面時間特征的描述,只是一個大的框架,鑒于象征主義的文學期刊目前還未完全梳理完,象征主義的詩學事件還有一些研究空白(比如內心獨白問題、羅曼派的問題),新的歷史尚待書寫。就空間特征來看,除了主觀性和客體性兩大特征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的特征,也值得進一步的思考。

      猜你喜歡
      象征主義流派圈子
      臺州學院李國輝教授新著《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研究:象征主義》出版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義的繪畫藝術
      容軒讀印——明代流派印(下)
      藝術品(2018年5期)2018-06-29 02:15:04
      海洋玉髓鑒賞收藏的“十大流派”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5
      關于戲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戲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論京劇表演新流派的創(chuàng)立
      戲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 07:39:24
      比較文學視域下莫言小說獨創(chuàng)性探索分析
      傳說中的“圈子”
      道同為謀,玩轉誰的生活
      現代蘇州(2016年24期)2016-02-04 17:28:31
      杜拉斯小說中的“詩”與象征主義
      安徽省| 大同市| 苗栗市| 神木县| 南召县| 濮阳市| 龙游县| 晴隆县| 广宗县| 白山市| 淄博市| 牙克石市| 淳化县| 内丘县| 贵州省| 东海县| 琼中| 英德市| 光泽县| 淄博市| 石泉县| 荔波县| 五原县| 兰州市| 吉木萨尔县| 万载县| 灌阳县| 始兴县| 胶南市| 涿州市| 焦作市| 婺源县| 金溪县| 正宁县| 浠水县| 温州市| 上饶县| 黑龙江省| 阿尔山市| 阿克苏市|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