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學校 李煥鋒
伴隨著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中,藏族人民逐漸接納其他各族文化和語言,特別是對漢語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導致藏族漢化的程度越來越明顯。長此以往,對藏語的傳承以及發(fā)揚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將這個問題有效解決,教育部門從小學入手,對小學藏語教材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科學設計。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將這些問題逐一解決。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藏語校本教材具有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藏語的傳承與發(fā)揚,最終為我國多民族語言共同發(fā)展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和有力的支持。
在對小學藏語校本教材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對書面語言與地方語言之間的差異以及自身具有的難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藏族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教材中的內容,使最終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目前大部分小學藏語教材的版本是五省區(qū)協(xié)編版,然而由于各個藏區(qū)具有的地方語言并不一致,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將方言與書面語言進行互相轉換,為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
在此環(huán)境下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教師不得不沿用傳統(tǒng)強制讀、寫、背的方式進行教學。長此以往,小學生必然對藏語相關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抵觸心理和抗拒情緒,使小學生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受到嚴重影響。
針對目前我國現(xiàn)在大部分小學校本教材而言,無論是部編版還是人教版,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來自藏族的詩詞、故事、傳說,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是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認知具有較高的局限性,無法脫離藏族文化色彩,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舉一反三能力的提升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藏語文化的使用領域與漢語文化的使用領域相毗鄰,因此受到漢語影響的程度比較嚴重,很多藏族村落完全漢化,不再使用藏語,即使有少部分藏族人依然使用藏語,大部分都是年齡比較大的老年人,年輕人對藏語的使用已經(jīng)極為少見。長此以往,了解藏語、使用藏語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最終很可能會導致藏語文化徹底失傳。與此同時,由于小學藏語校本教材內容比較單一、教學資源比較匱乏、教材內容比較落后,使用的教材也是當?shù)亟逃块T統(tǒng)一制訂,對當?shù)夭亟虒W缺乏一定的適應性、合理性。教材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藏語發(fā)音錯誤的情況,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具有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明確了解,對學生學習藏語在多方面給予充分的鼓勵和積極的表揚,使小學生對藏語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積極性和信心,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中。其次,在針對漢語言教材中著名篇章進行翻譯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將作者具有的性格特點及寫作特點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對此產(chǎn)生興趣以后,逐漸掌握作者的寫作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背景、年代、字號等內容。這樣使小學生能夠不用承擔語言轉換的壓力,在對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具體知識點的記憶。
為了保證小學藏語校本教材中對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fā)以及其他領域資源的開發(fā)比例達到平衡狀態(tài),必須對本土教學資源以及其他的教學資源進行詳細分析,結合雙方具有的優(yōu)勢以及具體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的編撰。對于藏語教學資源而言,編輯到教材中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種動物、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都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教材中涉及的每一個地方都要擁有自己獨特的諺語。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通過教材內容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和感受美好的能力。對于其他領域的教學資源而言,將其合理地結合到小學教育校本教材編撰中,能夠開拓小學生的視野,使小學生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接觸到更多與本民族文化形式存在差異的文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接納、共融思想的建立和發(fā)展。
為了使藏族地區(qū)小學藏語校本教材的內容得到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到小學藏語校本教材中,能夠具有針對性地為各地藏族人民學習藏語文化提供具有較高可行性的資料。結合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將圖文結合的形式融入小學教育校本教材的編撰中,盡可能大量使用藏語與漢語的對比呈現(xiàn),并用藏語漢語兩種文字進行標注。這樣能夠使對藏語了解程度不深的小學生通過漢語翻譯明確對應的藏語內容。與此同時,還應該結合當今社會現(xiàn)狀,將一些能夠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容結合其中。這樣能夠使教學氣氛在具有較高趣味性與校本教材的輔助下,呈現(xiàn)出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圍繞加強小學藏語校本教材開發(fā)的有效途徑,展開的研究能夠明確了解,由于藏語受到漢語影響比較嚴重,因此對藏語的傳承和發(fā)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在很多懂得傳統(tǒng)藏語的老年人數(shù)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提高藏語的普及與傳承,成為目前藏語研究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為了避免藏語文化的消亡,必須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響應新教改的要求和號召,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改革,使學生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提高自身了解和掌握藏語的能力。從小學教育入手,加強對藏語校本教材的優(yōu)化力度,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社會各方面給予的支持和關心,使人們具備有效傳承藏族語言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促進藏語不斷普及發(fā)展的同時,為我國多元化語言文化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