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 杜穎瑋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提升高年級學生的能力,是希望學生積極走進語文課堂,在語文課堂中獲得成長,減少對教師的依賴,使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能量站,不斷補充,發(fā)現(xiàn)語文世界的精彩,獲得新的感悟。
教師引領學生在課堂中感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使學生知道怎樣從課本知識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讓語文插上一雙五彩的翅膀,讓語文課堂承載學生更多的夢想。學生在課堂感悟中,跟隨教師的腳步,走向了語文,揭開了語文的面紗,看到了語文的樣貌,對語文有了自己的判斷和想法,能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用自己的畫筆為語文增添色彩,展示別樣的美麗。
在學習《落花生》時,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從小事上獲得的大感悟或是父母在教育自己的時候,運用了哪些淺顯的案例,引出了為人處世的準則。學生回想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其中一位學生借助自己水培冬青的經(jīng)歷,闡釋了自己是如何發(fā)現(xiàn)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的過程,冬青在脫離了“母族”,缺乏根系的支撐下,沒有倒下,而是頑強地吸收水分,重新長出了根系,成了獨立的個體。學生認為冬青的毅力值得自己學習。在學生分享完成后,我?guī)е鴮W生走進了課文,讓學生看一看文中的主人公從花生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很快就在閱讀中理解了作者的想法,掌握了課文的基本內容。
教師引領學生在情境中感悟,能提升學生的賞析能力,讓學生透過知識的表面看到知識背后蘊藏的深刻內涵,深化學生對語文的思考,幫助學生了解語文的魅力,促使學生沉浸在語文的美好中,升華自己。學生在情境中感悟,有了賞析語文的機會,在情境中打破了對語文的刻板印象,不再認為語文是淺薄的,是字詞堆積而成的枯燥建筑,而是能看到語文知識帶來的豐富變化,了解語文的動態(tài)美,抓住語文的精髓。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時,我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身在海外的游子歡度春節(jié)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異鄉(xiāng)人是如何在國外“尋根”的,是如何宣揚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春節(jié)的深遠意義。學生觀看視頻后,發(fā)現(xiàn)即使身在他鄉(xiāng),脫離了慶祝春節(jié)的本土環(huán)境,人們依然眷戀著春節(jié),而這眷戀看似是給春節(jié)的,其實是給家鄉(xiāng)的親人的。學生認為春節(jié)背后蘊含的團圓文化,深深地影響了人們,是人們情感的寄托。帶著這樣的認識,學生走進了老舍筆下的春節(jié),感受到了北京慶祝春節(jié)的特點,品味到了老舍的情感。
教師引領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有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在實踐中牢牢把握語文知識,利用好知識的武器贏得戰(zhàn)斗,獲得實踐的桂冠。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融入了自己的能量,形成了直接與語文交流的局面,全面地認識了語文,了解了實踐,分析了自己的探索之路,優(yōu)化和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實踐途徑,贏得了語文的勞動成果。
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我為學生設置了實踐任務,讓學生圍繞“草船借箭”這一主題,構建故事框架,使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梳理。學生接到實踐任務后,先是確定了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知道了周瑜、諸葛亮、魯肅等人的存在,然后明確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起因,在反復閱讀中熟悉了借箭的經(jīng)過、高潮和結尾,并與小伙伴展開了討論,分析了周瑜、諸葛亮、曹操等人的性格,感受到了故事的嚴謹和趣味。接著,學生將自己的整理所得匯總,開始了故事框架的構建,羅列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圍繞他們開始了故事的敘說,點明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強化了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了“草船借箭”的延伸意義,并使用它進行了造句,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
教師引領學生在生活中感悟,可以使學生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中,讓學生感知生活的溫度,接受生活的洗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學習的意義,不再逃避,而是主動參與,為語文的發(fā)展貢獻價值。學生在生活中感悟,就像是將語文精靈帶到凡世中來,讓它沾上塵世的煙火氣息,盡快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受到更多人的喜愛,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
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我讓學生圍繞自己的生活談一談周圍環(huán)境質量優(yōu)劣,思考應該怎樣對待環(huán)境。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之后,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在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打掃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部分人不尊重“城市美容師”的工作,不重視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存在亂扔垃圾的現(xiàn)象。學生在我的鼓勵下,開始了宣傳手冊的制作,在宣傳手冊中提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積極意義和保護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貼心的學生還設計了宣傳畫,以便吸引人們的注意。學生在設計和宣傳中,增強了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升華了自己的思想,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總之,本文通過引領學生在課堂中、在情境中、在實踐中、在生活中感悟,提升了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賞析能力、應用能力、綜合能力。高年級學生在語文感悟的過程中,對語文有了不同層次的理解,知道了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達到了一定的積累量,才能擁有質變的可能,獲得語文世界的入場券,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發(fā)現(xiàn)語文探索的魅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思考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方法,是將學生視作了課堂的主體,想要借助自己的引導突出學生的表現(xiàn),讓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成為語文課堂的中堅力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