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莉 安徽省合肥市嘉陵江路幼兒園
本學期的主題將圍繞繪本《種子去哪里》開展。中午午點,幼兒吃哈密瓜和蘋果,突然有位幼兒手里拿著一個小小的東西對我說:“老師,蘋果種子能長成蘋果樹嗎?”我說:“可以?!彼謫栁艺f:“那哈密瓜的種子呢?能長出哈密瓜嗎?”我說:“你覺得可以嗎?”他若有所思地看著我,半晌才說出自己心中的答案:“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孩子的求知欲望讓我感到驚奇又欣喜,在萬物復蘇的春天,我們?yōu)槭裁床荒苷归_一次種子之旅呢?于是,我選擇了《種子去哪里》這本繪本,作為本學期的繪本主題。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種子,并知道每種種子相對應的植物。
2.運用種子進行手工美術活動,感受種子帶來的藝術之美。
3.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并能夠通過實驗知道種子發(fā)芽的條件。
4.知道種子傳播的方法,明白種子的最終歸處。
1.爸爸媽媽帶著寶寶一起尋找種子,并制作“種子畫”帶到班級,同時將制作的過程及作品拍攝下來,上傳到班級群里。
2.搜集各種各樣的種子帶到班級,進行種子的種植、觀察、記錄。
1.種子有哪些(蔬果類、干果類、花草類)
2.種子發(fā)芽了(發(fā)芽實驗、發(fā)芽照片)
3.種子可以……(吃、玩、繁殖)
4.種子去哪里?(動物傳播、風力傳播、水傳播、彈射傳播)
1.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種子去哪里》,感受種子傳播的方法和種子生長的過程。
2.和家人一起尋找種子,并能夠用種子進行種子拼貼畫的制作。
3.通過科學、語言、藝術等活動讓孩子們親身探索,進一步了解種子。
1.種子有哪些:常見的種子
2.種子發(fā)芽:種子的結構、發(fā)芽需要
3.發(fā)芽實驗:種子的傳播
4.種子可以:播種、食用、玩耍
開展關于種子的活動的第一步,孩子們應該先認識種子,激發(fā)孩子們對于種子探索的興趣。通過《種子去哪里》這本繪本,孩子們了解到了種子生長、傳播的過程。但是,僅僅通過繪本,孩子們對于種子的認識只存在于認知上,缺乏直觀的感受,孩子對于種子的興趣還不是那么濃厚。因此,我開展了一節(jié)教學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種子,孩子們對于種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幼兒往往對貼近自身生活的事情感興趣,所以早點或者午點吃水果的時候,我告訴孩子們,把水果的種子留下來,或者去戶外的時候,找一找身邊的種子。一段時間過去了,原來無人問津的水果種子,成為孩子們眼中的“紅人”。每次吃水果,總有孩子跑過來問我:“老師,橘子種子可以留下來嗎?”“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一顆蘋果種子。”孩子們在班級里積攢了很多的橘子種子、蘋果種子。戶外活動,孩子們看到蒲公英的種子,會忍不住摸一摸、看一看,甚至聞一聞,嘗試著用自己的小嘴巴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種子真的飛走了。與孩子們直接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孩子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的種子與我們的聯(lián)系如此密切。為了讓孩子們對于種子有更深入的認識,我在網(wǎng)上購買了很多常見的種子(包括果蔬類、干果類、花草類),打印了一些常見的種子的照片,帶孩子們認識這些種子之后,我把種子展示在主題版面上,孩子們時不時地就會指著墻面上地種子說:“紅紅的是紅豆種子”“香蕉中間黑黑的是香蕉種子”“草莓的種子很小很小”……
1.種子的結構
認識種子必須認識種子的結構,于是我在網(wǎng)上找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到種子是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的。
2.發(fā)芽需要
種子怎么樣才能發(fā)芽呢?發(fā)芽需要什么呢?一天,吃午飯之前我和孩子們討論起這個問題?!胺N子需要土壤才能發(fā)芽。” 陸嘯林高高地舉起小手,還沒有等我請他起來回答,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回答出來了?!澳浅送寥肋€需要什么呢?”孩子們紛紛舉手。萱萱說:“小種子還需要水,不然它就渴死了。” 我拿了一個保鮮膜,又繼續(xù)追問,“如果我把小種子密封在保鮮膜里,他還會發(fā)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不能。”“為什么呢?”“因為沒有空氣小種子會憋死的?!蔽矣帜贸鲆粋€黑色塑料袋,跟孩子們說:“這是一個黑色的魔法袋,如果用它把小種子包裹住,它還會發(fā)芽嗎?”有的小朋友說可以,有的小朋友說不可以。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索欲望,我們進行了一次發(fā)芽試驗。我把一個裝有種子的瓶子用黑色的塑料袋包裹住,另一個用透明的保鮮膜包裹住。這樣就有了有光和空氣,有光無空氣,無光有空氣,有光無空氣的幾個試驗瓶。自從投入了這樣幾瓶小種子,區(qū)角里的小朋友每天都絡繹不絕,他們都想知道小種子到底會不會發(fā)芽?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沒有空氣的小種子很難存活,陽光和空氣對于植物成長很重要。
1.發(fā)芽試驗
一時間種子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小明星”,孩子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種子了,種子仿佛已經種在了孩子們的心里。為了滿足孩子們探索的欲望,我在網(wǎng)上購買了一些透明的玻璃瓶,給孩子們進行種子的“播種”。首先,為了增加孩子的協(xié)作性,我安排每兩個小朋友為一組用超輕粘土給玻璃瓶做一個“專屬標記”,這就是他們共同養(yǎng)育的小種子。然后,就開始小種子的播種啦!準備的材料有:豆子、紙巾、水。我告訴孩子們先把紙巾塞到玻璃瓶里面,然后撒上小種子,再鋪上一層紙巾,最后給小種子澆上水,我們的小種子就成功地播種完成啦。
自從播下了小種子,孩子們每天都滿心期待著小種子發(fā)生變化,一本正經地用放大鏡放大小種子仔細觀察一番。有一天,突然一個孩子大聲喊道:“快看我的小種子發(fā)芽啦,我的小種子發(fā)芽啦?!焙⒆觽凅@喜地發(fā)現(xiàn),小種子的外皮裂開了,露出了嫩綠的芽。隨著天氣漸漸變暖,小種子簡直卯足了力氣,蹭蹭蹭地一個勁兒往上長。一天早晨,萱萱抬頭看見自己的小種子突然長高了,她歡欣雀躍地說:“老師快看,我的小種子突然長得這么高了,我想看一看。”引得大家都過來圍觀,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我也想要看一看自己的小種子?!薄巴?,小種子長得真高呀?!薄伴L得這么高,肯定是一棵豆子樹。”……孩子們的想法真是奇特呀。聽到孩子說這是一棵豆子樹的時候,我并沒有去糾正說這是一棵豆子不是豆子樹,反而為之撼動,這不就是屬于孩子的童年嗎?何必用成人的看法禁錮孩子的童心。保持一些童心在孩子們的心里,相信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幼兒觀察萌出新芽的種子
2.種子的傳播
小種子成熟之后,那它們的歸宿是哪里呢?又一次,我跟小朋友們進行了一場討論。小朋友想要去別的地方,可以用走路的方式,可是小種子沒有長腿呀,它想去別的地方該怎么辦呢?孩子一致認為,小種子是會掉進泥土里的。我說:“有的小種子會掉進泥土里,但是不是所有的小種子都是這樣的?!焙⒆觽冇行┎唤?,我說:“你們誰還記得繪本書里的小種子?”孩子們仿佛恍然大悟。王楷希激動地說:“老師我知道,小女孩把向日葵種子埋進泥土里,來年向日葵種子發(fā)芽了,又長出了新的向日葵?!蔽尹c點頭,表示贊揚。“如果蒲公英的種子想要去別的地方該怎么辦呢?”其他的孩子也紛紛舉手發(fā)言,“老師,我知道了,飛。”“怎么飛呢?”我問?!帮L吹著它飛?!标愖雍烙盟伦植磺宓钠胀ㄔ捳f道?!八?,蒲公英的種子是通過風力傳播的。”我繼續(xù)引導,孩子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我又繼續(xù)追問:“荷花的種子如果想要去其他的地方該怎么辦呢?”瓜瓜靈機一動說:“蓮花是在水里的,所以它的種子掉在水里飄向其它的地方。”哦,原來蓮花的種子是通過水力傳播的?!肮适轮羞€有一種植物,他成熟了之后會噴射到其他地方去,它是誰呢?”李丁涵說:“我知道,是豌豆的種子!”我打開蒼耳粘在大狗身上的圖片,又問:“你們都見過這個東西嗎?他是怎么傳播的呢?”許多孩子說:“我見過,我見過?!薄拔以诎渡喜菰娴臅r候見過?!薄八€會粘在身上呢?!狈N子的世界真奇妙呀,種子傳播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種子通過動物、風力、水力、彈射的方式傳播到其它地方去。
別看種子的個頭很小,不過它的作用可真大。種子不僅可以種植,還可以作為食物吃呢,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陪小朋友玩耍。在主題活動開始之初,很多寶貝帶來了自己喜歡的植物和種子,有洋蔥、大蒜、土豆、紅薯、黃豆、紅豆、花生等等。你以為我們就這樣無聊地把這些種子種在花盆里嗎?當然不是,看可愛的小朋友們會變魔術呢,給小種子來個大變身。一會兒工夫,萌萌就把土豆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朱紫璇小朋友把洋蔥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刺猬,李丁涵小朋友把土豆變成了一只綠色的大眼怪物。小朋友還和爸爸媽媽媽一起完成了一幅幅的種子畫作品,可真了不起!在種植上,孩子們一點也不示弱,孩子們把可愛的種子種在泥土里和沙子里,每天堅持給植物角的小植物澆水,看一看誰的種子長得更快。
植物大變身
作家杏林子說:“一顆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絢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宀拾邤痰牟实?。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庇變和ㄟ^對種子及種子生長過程的了解、觀察、探究、發(fā)現(xiàn),激發(fā)了幼兒對生命成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親身的操作體驗中,感受生命的成長,培養(yǎng)了幼兒關注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做一名有溫情的教師,做一場有溫度的教育,孩子體驗到的是一場絢爛多彩的、有關生命奇跡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