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靜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高級中學,廣西 防城港 538001)
目前,現代文閱讀在高考中的占比越來越大。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現代文時,需要加強對現代文閱讀水平的提高。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對語文的學習水平有幫助,同時,對其他文化課程的題干閱讀也有幫助,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更準確地掌握出題者的意圖,由此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在語文教材中,現代文閱讀板塊增多,各種體裁的現代文閱讀約占語文教材的一半?,F代文閱讀一直被視為高考語文的重要部分,其分數非常高,僅次于寫作,而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在高考試卷中,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是現代文本閱讀的兩大類型。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實踐性文本閱讀出現在高考試卷中,形成了文學文本閱讀的選擇性答題方式,加強了學生現代文閱讀的自主選擇性。
1.具有文化內涵
在高考試卷中,現代文閱讀材料是兼具文學性與美感、文化內涵與時代氣息的文學作品。在現代文閱讀中,體現出了民族的文化精髓。例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通過閱讀現代文《走眼》中描寫趙老板性格的部分,讓考生在做題時了解生活的真諦。
2.增強地方文化
通過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加入鄉(xiāng)土文化,可以讓學生貼近自己的生活,很好地理解試題,對家鄉(xiāng)的文化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鄧琴的《紙上故鄉(xiāng)》描述了作者常年生活的地區(qū),并對家鄉(xiāng)的地方文化背景進行闡述。
3.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現代文閱讀中,許多問題的解答方式與學生的個性有關,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感活動以及相關生活經驗等來自主探究閱讀文章。2014年上海卷,根據學生對新聞的解讀,讓學生自己分析以下新聞報道。這種提問方式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
通過分析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試題的變化趨勢和新《考試大綱》的要求,可以發(fā)現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恰當的地方。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現代文閱讀體裁形式過于單一,并且教材文章主要是針對高考出題進行選擇的。雖然對學生高考來說影響不大,但是有限的現代文閱讀體裁會阻礙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比如高中語文教材中主要體現的體裁有散文類、小說類和一些名人傳記等,但是對戲劇類、詩歌類、新聞材料類等體裁沒有體現,從而忽視了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多樣性。
目前,教師的閱讀教學模式較為程序化,一味地采取單字、單句的教學方法,再仔細解讀課文的順序來教學生,學生應根據原始問題模板做出標準答案。教師以常規(guī)分析和解釋的方式介入到學生的學習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沿用以前的方式,缺乏思維創(chuàng)新,對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有很大的阻礙,無法真正把握閱讀文中所表達的含義。這也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模式受到局限,無法正確表達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只會模仿教師的方式以及回答閱讀問題的方法,使得高考現代文閱讀的答案過于程式化,導致現代文閱讀教學水平大大降低。
眾所周知,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是為了高考最后的沖刺,可見在高考中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在高考中回答問題的技巧,忽略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以及思維模式的創(chuàng)新。相反,他們注重對閱讀試題的訓練,總結高考閱讀試題和答題的技巧。學生缺乏閱讀后對全文的自我反思和感知的過程,缺乏閱讀全文的能力和意識,導致學生回答問題的統一化,沒有個人的見解。當我們在學習新的現代文閱讀體裁時,只會想到教師教導的回答問題的技巧,卻沒有主動去閱讀全文,從文中獲得自己的感想,使現代文閱讀體裁的多樣化失去意義。
我們在提高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時,首要條件是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用先進的創(chuàng)新理念,讓現代文閱讀教學不再僵化。因此,教師除了日常語文教材的教學,還需引進各類體裁的現代文文章,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知識面,這樣既完成了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尤其在高考前期復習階段,需要考慮到多個現代文的閱讀體裁。教師需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讓學生有自主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教材教學中,可以拓展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更多的啟發(fā)式教學,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教師應加大教學設計的力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體解讀文本的能力,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性,并在此基礎上生成文本閱讀意義。同時,還要強調學生的精讀和對課文的仔細閱讀,準確把握課文語言的精妙之處,避免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出現處理課文的弊端。教師要發(fā)揮更多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閱讀中獨立總結和提問,引導學生獨立回答,交流和展示閱讀經驗,教師需要做到始終能夠把握教學目標和方向,重視學生閱讀心理和閱讀意識的培養(yǎng)。要考慮到學生在自我發(fā)展方向、閱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因材施教。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興趣愛好是需要學生不斷堅持的。語文教師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開展各類現代文選修體裁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閱讀的課外題材進行分享,在分享過程中,分享文章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以便檢測其他學生是否認真聽課。高考階段時間緊張,教師需要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這樣在高考中可以節(jié)省些時間來寫作。因此,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對現代文閱讀的興趣,還需要加強對題目的閱讀能力。將現代文閱讀延伸到課外,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在選修課設計中還應重視“詩文”“小說戲劇”“新聞傳記”,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并將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延伸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為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閱讀材料。語文閱讀文章本身就是作者的一種情感表達,學生需要從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含義,而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教導學生領會文章中字面含義和內在含義,讓學生面對問題時可以把控整個文章的中心,從而更好地回答文中閱讀理解的題目。
總之,高考是所有學子要突破的一道難題,語文作文主科之一,在高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高考語文試卷中,現代文閱讀占比較大,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本文就現代文本閱讀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考生能提高閱讀能力,更好地完成高考語文試卷中與閱讀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