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江蘇省江陰市月城實驗小學,江蘇 江陰 214404)
好玩,即有趣,能引起興趣。語文課堂的“好玩”,首先是人,其次是課。一堂好玩的課必定是有一位“好玩”的老師,一位“會玩”的老師才能帶來一堂有吸引力的課堂。
首先,讓童趣的聲音打動學生?!拔业恼n堂教學始終在追求這樣一種效果,教師激情洋溢,學生進入情境,課堂為濃郁的藝術氛圍所籠罩,結束時有一種剛剛欣賞了一場好戲后的充實、愉悅之感?!边@是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的一段話。我牢記于心,也深深地清楚,這樣的一種課堂,教師的聲音必是有情有趣。所以,教師的聲音可以基于學生的角度,多一些童趣。盡管我們同處在一片藍天下,可是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必是不一樣的,更別說孩子和成人了。當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與立場,試著用他們的眼光與角度去觀教材,從而實施教學,才能使語言表達方式豐滿,即童化、趣化,從而帶動教師角色的轉變,讓童趣的聲音貼近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并打動他們。實踐證明,兒童化的語言使教師站在學生立場,為其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樂聽、樂學。
其次,以豐富的體態(tài)點燃學生。例如當學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時,教師可以微笑著伸出大拇指為其點贊,或點頭微笑表示肯定,但此時若在胸前交叉雙臂,即使你微笑著、大聲說著認同他的話,但身體卻在傳達另一種相反的信號:“我不認同你?!蔽覀兊纳眢w是最誠實的,有時或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姿態(tài)是在表達這個意思。所以,適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不論是親切自然的還是夸張熱情的,只要是站在“真”的基礎上,從心出發(fā),就能影響學生,點燃學生。
最后,用積極的暗示激勵學生。“記住,你永遠要超越老師!”這是某堂名師公開課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相信,這句話也將激勵著那位一開始不敢發(fā)言而后大膽說出想法的同學??此埔痪淦胀ǖ脑u價,可他傳遞的卻是一種向上的能量——孩子,你可以,而且一定要更好!心理學表明:對人的良好思想行為做出肯定和贊許,能使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得到表揚和鼓舞,會煥發(fā)出更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學生是被夸出來的,如果一堂語文課,能被老師這樣來夸一夸,那這堂課是不是就是一堂對這個學生來講最有意義的課;如果語文課全能這樣被肯定被看到,那這一堂課終將會成為最有意思最好玩的課。好玩的老師不會太過執(zhí)著于學生一時一處的語鈍詞窮,而是看到學生自己也不經意的長項肯定他激勵他,有人曾說:“一切的成就,一切的成功,都始于一個意念?!币簿褪钦f,我們習慣于在心理進行自我暗示,這就是成與敗的根本原因。那么,請給予學生一個正確的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語文課成為其成長的樂土。
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處理好課文的“獨特個性”,找到其中好玩的“落點”,并以此為支架牽引學生的體驗與探究之力。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哪里才是可以推敲可以咀嚼的“落點”,這就成了關鍵。毋庸置疑,要找到這個點,我們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發(fā)現(xiàn)文本,確定教學目標,即不是教師看到了什么,而是學生不知道的是什么,這堂語文課需要學生知道的又是什么。要求教師本身對教材的研讀,不止于第一眼看到的,而是努力發(fā)現(xiàn)藏在深處的知識,這個點可能是圍繞語文要素的,可能是來自課后的習題,也可能是大單元中的板塊化策略,等等,總之把學生看不到的幫助其一步步看清楚看明白,直到喚醒學生頭腦中某一處光亮的存在。這樣的語文課堂必是有吸引力的課堂,因為在這里給予學生的,正是他們需要的,他們不了解的,甚至正是他們渴求的。
首先是形式感的呈現(xiàn),其能更快地激發(fā)學習活動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中,形式是多樣化的,如教師講授、角色扮演、情境設置、游戲互動等。當然,這里的形式并非指教學形式的堆砌,顯得課堂的熱鬧,相反,形式感既可以是動態(tài)的,那是學生淋漓盡致的綻放,也可以是靜態(tài)的,那是學生直擊心靈的沉醉。不論是哪一種,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豐富的體驗和互動中學習成長。
其次是儀式感的體現(xiàn),能更快地抓住學習活動的關鍵。課堂上的儀式感,來自于某些特殊文本的把握,來自于老師和學生交流的火花,通過一些非必要的動作和形式,賦予某個時刻、某件事情以特殊的意義,以表達它的重要性,那么這一堂課的某一刻于學生而言會因此而變得特別而又與眾不同,從那一秒開始他們便不再是之前的自己,而是全新的自己。有數(shù)據表明,對于孩子來說,儀式感讓他們與平時的自己不同。正式的場合,隆重的儀式,能夠激發(fā)孩子心中對外在事物和人的尊重,然后自主提升自己的專注力,比以往更認真地對待某件事情。我們知道,很多記憶大師總是把需要記憶的對象關聯(lián)到特別的場景中,來增強記憶。而課堂上的儀式感,正是通過增加場景的特別性,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美好記憶。
最后是節(jié)奏感的把握,能更好地推進學習活動的展開。如在《鹿角和鹿腳》的教學中,剛上課十分鐘,學生已將這則寓言揭示的道理從文中找出,課文的重點貌似已經解決,可老師卻進一步反問,“同學們,寓言的道理我們清楚了,是不是可以下課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老師緊接著又問為什么,有學生就起來說了,因為文中說的是小鹿明白的關于鹿角和鹿腳的道理?!皩ρ?,這是鹿的道理,可我們不是鹿啊,我們是——”又有學生接上:人!“作為人,你有什么啟發(fā)呢?”教學中,老師將矛盾和沖突推給了學生,讓學生深入思考并得出結論,不但很好地解決了課堂難點——“小故事大道理”,這個道理是從故事中得出的對于我們人的啟發(fā),而且又準確地把握了課堂推進的節(jié)奏,使得學習活動有序展開。這樣的課堂就如一首曲折動聽的曲子,令人深陷其中。
一堂好玩的語文課不僅僅在于它表面的熱鬧有趣,而是課上完之后還留下了點什么。所以,學生的內在力量需要在課堂上就被喚醒,不是全盤“填塞”,而是待其所需而予之。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樂在其中。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原先不懂的知識,明白了原來不知的道理,掌握了之前不會的技能,并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學習飽足感,讓學生學有所思,留有余地。課結束了,卻又并未結束,讓學生依然保有對這堂課的思考力,去探索、體驗和成長。
好玩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而不是老師的課堂;好玩的課堂,是綻放的課堂,而不只是動靜有常的課堂;好玩的課堂,是用有意思的教學法來構建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從而獲得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有趣變得好玩,那一定是最有力量的課堂,因為這里,是快樂的源頭,是思考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