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除舊迎新,步入2020年,又到了朋友圈立Flag的時候,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在即將迎接上市10周年之際,眼見著距離曾經聲稱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綜合性環(huán)保集團的目標越來越遠,三維絲索性來了個大“翻身”,擬更名換姓。只是,公司能否確如其言卸下歷史包袱,以新面貌示人,還有待觀察。
2020年1月6日晚間,三維絲發(fā)布公告稱,擬將公司全稱“廈門三維絲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廈門中創(chuàng)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三維絲”變更為“中創(chuàng)環(huán)?!?。三維絲表示,因此前股東不合等原因,導致公司原名號“三維絲”的市場印象不佳,嚴重影響公司正常運轉;雖經多方努力,現(xiàn)已卸下重大歷史包袱,基本面已有全面改善,但仍很難扭轉市場對“三維絲”名號的負面印象,因此,有必要更改公司名號。
此外,2019年12月23日,公司披露《關于大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xié)議〉〈表決權委托協(xié)議之解除協(xié)議〉暨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的公告》,本次股份轉讓辦理完成后,上海中創(chuàng)凌興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中創(chuàng)”)持有公司19.65%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中創(chuàng)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王光輝、宋安芳夫婦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目前,提案尚需提交股東大會以特別決議審議通過。不過,此次更名計劃遭到獨立董事洪春常投棄權票,認為公司當前暫無更名必要。
公司想通過更名傳達“公司已告別過往,將呈現(xiàn)嶄新面貌”的信息,但公司此前因信息披露違規(guī)被證監(jiān)會處罰一事造成的影響并不會因更名而消失。專業(yè)維權律師表示,未來三維絲更名并不會影響投資者索賠。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如果投資者于2017年4月29日至2017年12月22日期間買入三維絲,并在2017年12月23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并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均可發(fā)起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lián)系電話與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fā)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郵箱,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征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事實上,三維絲更名也是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中創(chuàng),實際控制人王光輝、宋安芳夫婦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后燒出的第一把火。三維絲表示,修改公司全稱、證券簡稱及外文名稱、外文名稱縮寫“有助于正本清源,向市場傳遞積極信息”。
自2016年底開始,三維絲由于其連番內斗就一直是輿論關注焦點。2016年11月14日,三維絲發(fā)布的2016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羅祥波、羅紅花夫婦被免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職務。隨后,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決議顯示,羅祥波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的決議。
很快,羅紅花就對三維絲提起了訴訟。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月3日三維絲先后發(fā)布公告稱,羅紅花起訴要求撤銷2016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決議的通知。羅紅花認為股東大會決議的內容及召集、召開程序以及董事會會議召集、召開程序違反了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
在三維絲被羅紅花狀告的同時,三維絲也在狀告羅祥波。三維絲曾在2016年11月29日發(fā)布起訴羅祥波侵權的公告,要求法院判令羅祥波立即返還三維絲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等。2017年5月19日,三維絲再度起訴羅祥波損害公司利益。
不過,隨后風云突變,2017年8月16日,羅祥波再度通過股東大會選舉回到三維絲的董事會并在之后重新就任董事長。但該次股東大會的選舉中,數家重要股東的選票因為投票系統(tǒng)故障被認定無效。
進入12月后,公司高管出現(xiàn)集體離職。在羅祥波被趕出董事會期間,任職總經理的朱利民于12月11日被董事會免去總經理職務,副總經理張永豐、耿占吉則于12月18日公告了辭職的消息。在這些高管辭職后,證監(jiān)會的立案調查就來了。
在近幾年三維絲深陷股權之爭的同時,公司經營業(yè)績也出現(xiàn)了重大虧損,2016年,三維絲子公司踩雷齊星集團債務等因素,致使公司當年凈利潤虧損達1.13億元;2018年公司業(yè)績出現(xiàn)了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凈利潤虧損4.29億元),而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虧損額仍達7608萬元。
持續(xù)多年的股權之爭已經嚴重影響到三維絲的正常運轉,對于此次更名計劃能否終結股權糾紛,扭轉公司業(yè)績頹勢,《紅周刊》將持續(xù)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