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晉波 劉澤海
摘要:生態(tài)翻譯學認為,譯者以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對譯文進行三維轉(zhuǎn)換,能幫助產(chǎn)生最佳譯文。依據(jù)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譯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基于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譯實踐材料,從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入手,顯化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在旅游文本英譯實踐中的應用,重點研究三維轉(zhuǎn)換理論對旅游文本英譯實踐的具體指導作用,提出在旅游文本英譯實踐中發(fā)揮譯者主體性、夯實雙語知識、關注譯文受眾等策略可有效提升譯文質(zhì)量。
關鍵詞:生態(tài)翻譯學; 三維轉(zhuǎn)換; 旅游文本英譯; 湘西
中圖分類號:H 05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95X(2020)04-0320-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4.004
Abstract:Based on Eco-Translatology,translators should keep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n mind in order that their translation is to be optimal.With reference to the translating environments of tourist texts in Xiangxi,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Xiangxi tourism indus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cultural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s,the research applies?Eco-Translatology to translating activities and interprets its guidance?for translators to improve their translation by well performing translator subjectivity,strengthening their bilingual knowledge,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argeted audience et cetera.
Keywords:Eco-Translatology;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tourist text; Xiangxi
湘西歷史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郁,山水風光神奇,資源稟賦獨特,是一片美麗的土地。湘西州旅游資源豐富,共有旅游等級景區(qū)(點)30個,其中4A級以上11個。2019年湘西州旅游景點、景區(qū)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繼續(xù)完善,全年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5 138.7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441億元[1]。湘西世界地質(zhì)公園(以下簡稱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以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紅色碳酸鹽巖石林和蔚為壯觀的高原切割型臺地峽谷群等地質(zhì)遺跡為主要特色,園區(qū)古樸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臺地峽谷、自然生態(tài)完美結(jié)合,構(gòu)成自然、優(yōu)美、和諧的人居環(huán)境,共同造就了神秘獨特的武陵山區(qū)民族生態(tài)文化圈,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2]。
但目前湘西州旅游文本的英譯情況卻不容樂觀?!翱v觀湘西地區(qū)所有景點的公示語,以及享譽世界的大型舞臺劇《魅力湘西》的節(jié)目介紹,譯文不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語法錯誤,而且涉及到民族特色詞匯的時候,常常借用英語現(xiàn)成詞匯來表達英語國家中不存在的事物,或者甚至是不譯?!盵3]筆者認為,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的部分核心理念,如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適應選擇論、三維轉(zhuǎn)換翻譯方法等,對湘西州旅游文本的英譯實踐具有較大指導價值。
一、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譯中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
譯者預期的譯文受眾是決定翻譯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譯文受眾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對譯文的期待以及交際要求。每一種翻譯都要指向一定的受眾,因此翻譯是在“目標語境中為某種目的及目的受眾而生產(chǎn)的文本”[4]。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不僅僅要考慮兩種文本語言的轉(zhuǎn)換銜接,依照生態(tài)翻譯學,譯者還需考量所處的整個旅游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大致可分為翻譯主體和以自然經(jīng)濟環(huán)境、語言文化環(huán)境、社會政治環(huán)境為主要構(gòu)成要素的外部環(huán)境。在自然經(jīng)濟環(huán)境方面,湘西州民族風情濃郁,山水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30個旅游景區(qū)外宣推介的需求為譯者提供了充足的機遇;在社會語言環(huán)境方面,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歷史使旅游文本承載著大量的文化負載詞,一方面,這些文化負載詞集中體現(xiàn)了武陵山地區(qū)燦爛悠久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其社會歷史學價值較高,另一方面,要理解和準確傳達這些文化負載詞也給譯者的翻譯工作帶來不小困難;而在社會政治環(huán)境方面,湘西州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yè)的建設發(fā)展,呼吁多渠道進行宣傳,充分調(diào)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以實現(xiàn)湘西旅游形象大提升、旅游環(huán)境大改觀、旅游產(chǎn)業(yè)大發(fā)展,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譯者的翻譯活動提供了物質(zhì)和精神支持。綜上所述,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譯的外部環(huán)境既為譯者提供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zhàn)。譯者需要順應客觀生態(tài)環(huán)境,按照客觀調(diào)整主觀的哲學原則,持續(xù)更新翻譯理念,調(diào)整翻譯策略,優(yōu)化翻譯方法,提升譯文質(zhì)量,從而以更好的作品維護、優(yōu)化湘西州旅游文本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
二、三維轉(zhuǎn)換視角下湘西州旅游文本的翻譯實踐研究
(一)語言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語言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形式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這種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進行的。”[6]
1.形合與意合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借助連接詞把幾個句子和子句連接起來的方法來實現(xiàn)詞語或句子的連接為形合;不借助語言形式手段,靠詞語與句子本身意義上的連貫與邏輯順序而實現(xiàn)的連接為意合。”[7] 英語重形合,英語中詞類界限比較豐富,多用顯性連接詞完成句子和單詞的連接;漢語重意合,漢語詞語中沒有明顯形態(tài)標志,句子結(jié)構(gòu)比較松散,詞類界限比較模糊,靠內(nèi)在邏輯關系和語序來表達含義。譯者在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譯實踐中,需重視文本中意合特色明顯的句段,英譯時,不妨先把漢語整體結(jié)構(gòu)拆散,根據(jù)時間順序和邏輯關系等對材料進行重新組合,將漢語中各種邏輯關系由隱變顯。
例1 浦市的古宅以吉家院子最具代表性,青石青磚,鏤空雕花,精細的浮雕刻工,古樸典雅,美不勝收。(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官網(wǎng))
譯文?Jis Courtyard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with blue stones and bricks,hollowed-out carvings and elaborate emboss.It is so classically elegant and beautiful.
例2 這里不僅有曠世絕景,更是民族文化的大舞臺,兩千載土風苗韻,八百年土司王朝。(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景區(qū))
譯文 You can not only see extraordinary sceneries here,but can also enjoy ethnic culture with two thousand years of Miao culture and custom,eight hundred years of Tusi Dynasty.
例1首句表明吉家院子“最經(jīng)典”的地位,定位為文段的一個中心句,其后“青石青磚”等都是對吉家院子地位顯赫的具體解釋。原句結(jié)構(gòu)松散,缺乏關聯(lián)詞,其意合特征明顯,漢語句式中隱含的邏輯在翻譯時要通過介詞將其凸顯出來,此處通過介詞“with”對院子特色進行串聯(lián)闡述,補充吉家院子“最具代表性”的原因。同樣的道理,例2中“土風苗韻”“土司王朝”亦是對其中心句“民族文化的大舞臺”的解釋說明,如果僅按照字面意思英譯,則譯文前后缺乏明顯因果關系,讀來不知所云。
2.語言結(jié)構(gòu)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漢語重視音韻美和結(jié)構(gòu)對仗美。很多時候單一的詞組或句子便足夠表達完整的交際意圖,但考慮到句子韻律和行文,會增加隱含同義或者同義的結(jié)構(gòu),以形成對稱。
例3 維護景區(qū)美好環(huán)境,靠你靠我靠大家。(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
譯文 It needs us to keep the scenic spot environment beautiful.
例4?樹文明新風,做文明市民。[8]
譯文?Be a virtuous Citizen.
兩段譯文體現(xiàn)出譯者在面對結(jié)構(gòu)對仗形式公示語英譯時的兩種適應性轉(zhuǎn)換策略。例3照搬原文語言結(jié)構(gòu),從字面對應的角度英譯,使譯文拖沓冗長。既然公示語的受眾是所有游客,“靠你靠我靠大家”不妨省譯,而原文本中被委婉化的“請勿亂扔垃圾”的交際意圖在譯文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這使得譯文的勸誡意圖不明,制約其發(fā)揮勸阻、提醒的功能。例4譯文則不拘泥于原漢語結(jié)構(gòu),“文明新風”與“文明市民”本質(zhì)相互促進,考慮到公示語簡潔性的特點,譯者在這里把握“做文明市民”這一更具體的交際意圖,將可能造成重點被掩蓋、勸誡強度被弱化的“樹文明新風”予以省譯。凸顯交際意圖,避免重復累贅,這不失為提升公示語英譯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上的整合適應度的一道良策。
豐富的四字格短語也是漢語的一大亮點,通常以排比的形式出現(xiàn)在旅游文本中,讀來朗朗上口,氣勢恢宏,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但英語語言文化中卻常常缺乏對應的四字結(jié)構(gòu),如果譯文能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盡可能貼合漢語原文,勢必能增加譯文忠實度。譯者在處理四字結(jié)構(gòu)短語的英譯時,不妨在語言結(jié)構(gòu)層面進行一定的轉(zhuǎn)換,首先可將其化為同類型詞句,如都轉(zhuǎn)化為名詞性短語或短句,在此基礎上采用并列的手法,可以讓譯文最大程度地還原原文風格特點。
例5?這里樹木蒼翠,花香襲人,流水潺潺,鳥聲婉轉(zhuǎn),多少人在這人間天堂流連忘返。(四川西部黃龍奇觀)
譯文 Its trees and flowers,songbirds and bubbling streams make it a paradise,where one cant tear himself away[9].
例6?這里林海浩渺,樹木蔥郁,千年古藤,山花爛漫,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
譯文?There is a sea of forests,trees are verdant with thousand years of vines,mountain flowers are in full bloom,birds sing to each other with graceful rhymes.
實例原文主要由四字格短語并列構(gòu)成,音韻和諧,氣勢恢宏,讀來饒有趣味,英譯時,譯者首先確定和統(tǒng)一目的語并列部分的性質(zhì),如例5的名詞、例6的短句,在此基礎上采用簡單句并列的方式,簡明直白地傳達出景觀之美,句式工整,讓人讀來大為叫好。
3.描述方式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鑒于英漢兩種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部分國人熟知的菜肴如“紅燒獅子頭”“夫妻肺片”,若僅按照字面意思對其翻譯描述,則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譯文讓人費解,使其交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南轅北轍,另一方面,這種譯法亦無法體現(xiàn)這些菜肴背后的烹飪文化。筆者認為,在旅游文本尤其是文化特色詞英譯中,譯者要充分考慮英漢文化的差異和譯文受眾的接受能力,調(diào)整譯文描述方式,特定場合適當運用加注或意譯的方式,以提升譯文接受度。下面以兩道湘西特色美食的英譯為例。
例7?血粑鴨
譯文?Blood Duck
改譯?Fried Duck with Duck Blood Cake
加注?The main ingredients of blood cake are steamed and fried glutinous rice with duck blood.
例8?酸湯魚
譯文?Sour Fish
改譯?Fish in Tomatoes Sour Soup
加注?The main ingredients of sour soup are polished round-grained rice,sticky glutinous rice and local-made various kinds of locally produced long shaped rice.
“血粑鴨”和“酸湯魚”是兩道湘西地區(qū)特色民族美食,用料繁多,制作復雜,歷史悠久。如果僅按照漢語原文描述方式指導翻譯,一方面,無法滿足受眾對“原材料+烹飪方式”的譯文交際需求,另一方面,受眾也容易因為“blood”“sour”而引起對血腥、酸臭的聯(lián)想,從而產(chǎn)生對兩道美食的排斥心理。因此,譯者需對譯文描述方式進行調(diào)整。“血粑”是糯米混合鴨血加工制成的一種食品,并非未經(jīng)加工的血液;“酸湯”由番茄等果蔬調(diào)制而成,而非魚經(jīng)由腐敗發(fā)酵而產(chǎn)生的酸水。參考維基百科對臺灣街頭美食豬血糕科普的譯文“Pigs blood cake”[10],此處不妨將“血粑”譯為“Duck Blood Cake”。在菜單等文本中,為進一步迎合受眾需求,譯者不妨對菜肴原料及烹飪方式適當進行加注。
(二)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在于關注源語言文化和譯入語文化在性質(zhì)和內(nèi)容上的差異。”[7]這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具有文化意識,并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竭力保護源語與譯語的文化生態(tài)的平衡與和諧”[11]。
1.語言思維習慣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在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中成長起來的人總是帶著他所屬文化的特質(zhì),形成一種特色鮮明的語言思維習慣,而“思維支配著表達法”,譯者的“思維活動的規(guī)律及內(nèi)容制約著翻譯活動的全過程”[12]。在旅游文本的翻譯過程中,我們也要考慮譯文是否符合目的語受眾語言思維習慣,以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內(nèi)公示語為例,對于“下坡路滑,注意安全”,園區(qū)有三種提示及翻譯,見例9至例11。
例9?下坡路滑,注意安全
譯文?Downhill slide,pay attention to safety.
例10?路面狹窄濕滑,小心行走
譯文 Road surface is narrow,wet and slippery please be careful.
例11?巖石濕滑,謹防滑跌
譯文?Caution,wet rock.
三種翻譯相比較,例11顯然最好。例9是典型的“中式英語”,在下坡的路上公示語要“提醒”游客注意的顯然不是“安全”,而是潛在的“危險”,直接按字面翻譯成英語顯然不合邏輯。簡潔性指公示語不論詞匯還是句型都簡潔凝練,力求以最簡的形式獲取最佳的反饋效果[13]。例10則違背了英語使用者在公示語上簡潔、凝練的語言思維習慣,無法體現(xiàn)公示語的簡約性。
2.旅游資源功能性與民族文化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各地旅游景區(qū)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集中展示體現(xiàn)當?shù)靥厣L土人情,翻譯作為連接兩種文化的橋梁,在宣傳本地文化、降低外邦游客對本地文化理解難度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譯者需注意在旅游文本英譯中部分涉及民族情感詞句的準確傳達,另一方面,譯者亦可借助英語中現(xiàn)有習語、耳熟能詳?shù)木坝^名稱來降低游客理解當?shù)匚幕碾y度。
在名詞的英譯中,譯者需注意其“對等詞”在目的語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是否與源語言所傳達的一致。如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景點“神雕望月”名稱的譯文,園區(qū)有“A vulture looking toward the moon”和“Condor watching the moon”兩種,通過查詢牛津詞典發(fā)現(xiàn),vulture和condor原指南美洲所產(chǎn)的禿鷲或禿鷹,多以被肉食動物食用剩下的動物尸體為食,由此,它們在英語中也常常喻指掠奪成性、貪婪的人。此處用vulture和condor來代指讓人起敬的神雕,在文本事實以及民族文化認同上顯然都不準確。而反觀“草原雕”“白肩雕”等雕類的學名英譯,皆用eagle[14]代指雕,eagle在西方國家也常用來象征勇氣與睿智。因而,將“神雕望月”英譯為“Great eagle staring at the moon”,從文本以及文本背后的民族文化認同上其整合適應選擇度顯然更高。
同時,對于一些常見的地質(zhì)類型的英譯,譯者欲傳遞出景區(qū)的瑰美壯麗,則不妨大膽借用英美國家類似景點的名稱。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Grand Canyon”[15]的知名度讓很多英美國家游客一看到“Grand Canyon”就很容易想起科羅拉多峽谷的壯美,在翻譯湘西州險峻壯美的“鴛鴦峽”“虎跳峽”時,我們是否也可采用“Grand Canyon”來提升譯文的接受度?在面對特定景點類型的英譯時,譯者不妨借用目的語受眾所熟知的表達,在降低翻譯難度的同時,也能降低受眾對文本的理解難度,提升譯文可讀性。
3.對雙語文化內(nèi)涵性質(zhì)的關注
湘西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社會習俗孕育出的一批批文化特色詞,給湘西州旅游文本的英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譯者在英譯這些文化特色詞時,首先需要對其內(nèi)涵進行考察和理解,對其性質(zhì)進行判定。先將“湘西特色”漢譯為“國人共識”,再英譯成“異邦可接受”。下面以三道湘西特色美食的英譯為例。
由表1可見,地質(zhì)公園官網(wǎng)對湘西州特色美食的英譯大多按照字面意思直接進行英譯,忽視對特色詞背后的制作工序等文化內(nèi)涵的考察、理解。例如:“灌腸粑”所灌之物應為“豬血糕”(豬血拌糯米),而非譯者所理解的肉類;“蒿子粑粑”是用“艾蒿汁”混合“糯米粉”制作而成的美食,僅用連詞“and”則無法準確傳達粑粑由蒿汁制作的工藝特征;米豆腐英譯中“with”同樣無法準確傳達大米作為米豆腐原材料的這一特征。
(三)交際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
“所謂‘交際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關注雙語交際意圖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這種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替換,要求譯者除語言信息的轉(zhuǎn)換和文化內(nèi)涵的傳遞外,把選擇轉(zhuǎn)換的側(cè)重點放在交際層面上,關注交際意圖是否在譯文中得以體現(xiàn)?!盵16]
1.注意交際“冷暖色調(diào)”
繪畫中有冷、暖色調(diào)的概念,冷色讓人寒冷、沉靜,暖色則帶給人們熱烈、興奮的感覺。類比繪畫中冷暖色調(diào)的概念,譯者不妨考慮譯語受眾的心理和情感,在確保交際意圖明晰的前提下,謹防譯文在禮貌、語氣方面的不對等。適當多采用“暖色調(diào)”譯文,提高游客旅游體驗。
例12?游客止步。
譯文(1)?Entrance to visitors is prohibited.
譯文(2)?No traveller allowed.(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
譯文(3)?Visitors go no further.
譯文(4)?Staff only.
同樣的一則公示語英譯,在確保交際意圖明晰的前提下可以產(chǎn)生以上4種英譯版本。譯文(1)語氣最為生硬,給人寒冷之感;譯文(3)語氣最柔和,讓游客在收到提示信息的同時保持心情愉悅;譯文4則是外國人最容易接受的譯文。在確保交際意圖明晰的前提下,多運用“暖色調(diào)”類型譯文幫助體現(xiàn)旅游景點的人文關懷,彰顯我國禮儀之邦的本色。
2.以“交際意圖”選擇“翻譯策略”
交際是翻譯的目的。在旅游文本英譯中,譯者應該明確源語言交際意圖,依據(jù)所需翻譯的文本類型特色,采取恰當?shù)挠⒆g方法,完成對文本的適應選擇。
例13?請自覺愛護停車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亂扔垃圾雜物,愛護一草一木,不得碾壓草坪。
譯文?Pleas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of the car parking.Dont throw the litter about;love every grass and flower,and dont crush the lawn.
改譯?Please keep the parking lot clean.Dont crush on the lawn.
例14?請自覺愛護停車場的設施設備,不得損壞景觀及停車場的設施,如有損壞照價賠償,謝謝合作。
譯文?Please love th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of the car parking,dont damage landscape and the facilities of the car parking.If damaged,you should compensate according to the cost.
改譯?Please show respect to the public facilities.
譯者在面對旅游區(qū)較長公示語時,偏好字字對應式的直譯。這樣不加選擇的直譯讓公示語簡約性的特點無法體現(xiàn),也容易讓公示語中的重要信息被遮蓋,例13交際意圖為提醒游客為愛護停車場設施以及花草而“不要亂扔垃圾雜物”“愛護一草一木”,實際是對該公示語主要交際意圖的一種重復。游客行色匆匆,往往難以關注拖沓冗長的文本,使文本的交際效果大打折扣。公示語英譯時,譯者不妨根據(jù)交際意圖選擇翻譯策略,關注公示語的交際意圖,適應受眾對譯文簡明、直白的心理期待,選擇性省譯或不譯容易對主要交際意圖造成影響的句子成分。
3.關于特殊文本的英譯策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許多歇后語、諺語、俚語已被廣泛運用到人們的日常交際中,在旅游文本中也數(shù)見不鮮,其中不少蘊含著一定的神話典故和歷史事件,為翻譯帶來一定的難度。面對這種特殊類型文本時,忽略這些神話典故和歷史事件,或者在注釋中體現(xiàn)說明,直接譯出特殊文本背后的意義,可以提高譯文的接受度,提升其在交際維度上的適應選擇度。
例15?湘西人們舊時所食多以雜糧為主,但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待客之際,卻頗有其民族地域特色。
譯文?Xiangxi old people used to eat mainly grain,but during holidays,red and white events and entertain-ing guests,there were quite a lot its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areas.
“紅白喜事”典故源自《莊子·至樂》,指新婚和葬禮這類活動,前者讓人喜悅,后者令人悲傷。譯文將其翻譯為“red and white events”并不能準確傳達出兩種顏色背后的實際含義,而如果在文本中分別解釋“紅”“白”具有的象征意義則使得譯文拖沓冗長。筆者認為,在處理這類文本時可忽略其字面含義轉(zhuǎn)而翻譯出其背后的實際含義。此處不妨將“紅白喜事”意譯為“weddings and funerals”,這樣既可準確傳達其在文本語境中的內(nèi)涵,確保譯文的準確性,也有助于降低外國游客對文本的理解難度,提升交際效果。在翻譯特殊型文本時,譯者需要對其背后含義進行考量,適應目的語受眾的實際文化背景,打造最佳譯文。
三、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旅游文本英譯對譯者的啟示
(一)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夯實雙語文化知識
生態(tài)翻譯學主張以譯者為中心,在翻譯這個“原文譯者譯文”的三元關系中,譯者是溝通原文和譯文的“中樞”[17]208?!坝眠_爾文的理論來解釋,只有譯者才是具有適應環(huán)境能力的生命體?!辈煌趥鹘y(tǒng)意義上深受結(jié)構(gòu)主義影響的“以譯本為中心”的理念,譯者不是翻譯中的客體而是翻譯的主導者。為有效發(fā)揮譯者主體性,提高譯文質(zhì)量,依照生態(tài)翻譯學理念下譯者與“翻譯群落”中其他成員的對話關系,譯者不妨在翻譯活動中遵循“讀者譯者讀者”這樣一個身份轉(zhuǎn)換的循環(huán)。譯前,譯者首先要成為待譯文本的“讀者”,通過反復揣摩待譯文本,加上適時地與原作者的交流,確保對待譯文本的正確理解。在此基礎上譯者才能成為譯文文本的“作者”,譯者需要基于待譯文本實際,合理取舍翻譯策略,以“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創(chuàng)作譯文。最后,譯者應回歸“讀者”這一身份,站在譯文受眾的角度審視、修改譯文,必要時譯者可將譯文交予目的語受眾試讀,以期反饋?!白x者譯者讀者”三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不斷遞進,如此達成譯文品質(zhì)提升,質(zhì)量得到保障。然而,倘若譯者沒有較為扎實的雙語文化知識,無法通過源語言準確理解作者想傳達的信息,譯文創(chuàng)作時難以從目的語中找到對應的表達,則三環(huán)無法遞進,即使譯文得以產(chǎn)出恐怕也與原文南轅北轍。因此,若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譯者主體性,譯者需要不斷充實自身雙語文化知識。
(二)明確交際意圖,關注譯文受眾
“交際維的選擇適應性轉(zhuǎn)換,要求譯者除了文化內(nèi)涵和語言信息的轉(zhuǎn)換外還應注意在交際層面上原文的交際意圖是否在譯文中得以體現(xiàn)?!盵17]237旅游文本,作為傳遞信息為主的一種應用型文本,其交際意圖是使讀者在閱讀完后產(chǎn)生旅游的沖動。因此,針對旅游文本的翻譯,譯者需要明確文本交際意圖。鑒于東西方文化習俗差異對交際效果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譯者不妨根據(jù)譯文受眾的審美習慣、文化心理,在和贊助商溝通后合理省譯、不譯那些可能讓譯文受眾難以理解甚至產(chǎn)生反感情緒的內(nèi)容。同時,譯者也要兼顧漢英旅游文本差異。一般而言,漢語旅游文本文風相對磅礴,用詞多四字結(jié)構(gòu),修辭相對華麗,句式上多使用陳述句和省略句,而英語旅游文本用詞多淺顯易懂,文風相對樸實客觀,較少使用修辭,多使用客觀描述,句式上常用問句,穿插使用陳述句、否定句。翻譯是一項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如果將待譯原文看作翻譯活動的
起點,譯文受眾看作翻譯活動的落腳點,則作為溝通原文和譯文的“中樞”,譯者關注待譯文本交際意圖能有效從源頭上對譯文交際效果進行把控,關注譯文受眾,則能進一步在語言、文化的層面對譯文做進一步打磨,從而提升譯文的交際效果。
(三)借鑒國家及地區(qū)標準,提升譯文準確度
針對社會上對于同一事物譯文繁多、良莠不齊的情況,國家及部分地區(qū)已研究出臺相關標準以規(guī)范譯文。以公示語為例,自2008年北京迎奧運制定本地公示語翻譯標準始,山東(2008)、廣西(2009)、陜西(2011)等地也結(jié)合當?shù)貙嶋H情況先后制定出各自地區(qū)公示語的翻譯標準。不久后,首部國家公示語譯寫規(guī)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也于2013年發(fā)布,次年實施。在公示語翻譯標準的“旅游”篇章中,既有對夫妻肺片、紅燒獅子頭、肉夾饃等特色美食的官方翻譯參考,也不乏對熱門景點如大雁塔、兵馬俑等古跡的英譯要求。因此,譯者不妨主動借鑒國家以及地方的翻譯標準。對于沒有直接對應譯文的,譯者可以借鑒其翻譯策略、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譯文質(zhì)量。由此,在提升譯文準確度和認可度的同時,也能通過更規(guī)范的譯文,營造更好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推進國家形象建設。
四、結(jié)束語
作為一門新興且蓬勃發(fā)展的翻譯理論,生態(tài)翻譯學對翻譯實踐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本文通過對湘西州地質(zhì)公園為代表的旅游文本英譯實踐進行研究,實證并分析其對旅游文本英譯實踐的指導價值。基于研究實際,結(jié)合生態(tài)翻譯學部分核心理念,譯者在旅游文本英譯時首先要做到以人為本,即關注譯文受眾,理解原文作者交際意圖。其次,譯者要夯實雙語基礎,充分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大膽借鑒已有的國家及地方翻譯標準,進而提升譯文質(zhì)量。以上重點探討了三維轉(zhuǎn)換理論對提升翻譯水平的作用,影響翻譯水平的因素包括卻不局限于三維轉(zhuǎn)換,譯者身處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翻譯活動的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多維度的,譯者所需要做的適應選擇也因此具有多元性、復雜性以及整體性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19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報告[EB/OL].(20190515)[20191220].http:∥www.xxz.gov.cn/zzf/zfgzbg/201905/t20190515_1148403.html.
[2]?湘西世界地質(zhì)公園.湘西世界地質(zhì)公園簡介[EB/OL].(20170929)[20200111].http:∥www.xiangxigeopark.com/gygk/gyjj/201709/t20170929_788937.html.
[3]?劉靜.一帶一路視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外宣翻譯[C]∥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17年年會暨“一帶一路”視域下少數(shù)民族文化外宣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銅仁:銅仁學院,2017:154-159.
[4]?VERMEER H J.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J].India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7,13(2):25-33.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龍曉華:加快推進矮寨奇觀旅游區(qū)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景區(qū)[EB/OL].(20190923)[20191220].http:∥www.xxz.gov.cn/zwyw/xxsz/201909/t20190922_1244608.html.
[6]?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觀[J].上海翻譯,2008(2):1-5.
[7]?孫燕,郭偉鋒.形合意合與翻譯[J].社科縱橫,2009,24(4):282,284.
[8]?司繼濤.公示語漢英翻譯的“三維”轉(zhuǎn)換——以欽州公示語翻譯為例[J].欽州學院學報,2013(3):54-58.
[9]?劉惠芬,申丹.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旅游文化特色詞英譯淺析[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44-46.
[10]?維基百科.Pigs blood cake[EB/OL].[20200119].http:∥en.wikipedia.org/wiki/Pigs_blood_cake.
[11]?周天楠,李春明,姚小娟.生態(tài)翻譯學視域下《論語》的翻譯策略研究——擇理雅各與辜鴻銘兩譯本[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3):214-219.
[12]?姚琴.語言思維習慣下譯者的翻譯詞匯選擇研究——基于語料庫的《紅樓夢》霍、楊譯本和BNC原創(chuàng)小說amid/amidst/midst離合性對比[J].名作欣賞,2017(35):5-7.
[13]?羅選民,黎土旺.關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6(4):66-69.
[14]?百度百科.雕[EB/OL].[201912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95/22102.
[15]?楊年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策略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8,39(1):159-163.
[16]?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7]?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建構(gòu)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編輯: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