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楊志平*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中心藥房,遼寧 大連 116027)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患病群體偏老齡化。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逐漸改變,工作壓力的增大、不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飲食的不注重,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概率,近幾年研究調查也發(fā)現(xiàn),年輕群體的患病概率也在逐年增長[1]。本次實驗選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入選的患者共100例,通過對比不同的治療措施,更好地為患者的病情改善提供治療服務。
1.1 一般資料:本次實驗選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入選的患者共100例,根據(jù)患者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男性7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齡在48~76歲,平均年齡為(58.6±5.7)歲。經(jīng)過檢查,高血壓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2例;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實驗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并可以配合治療方式的落實。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每日固定時間給患者口服1次劑量為100 mg的阿司匹林腸溶片,連續(xù)服用6個月。觀察組則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每日固定時間給患者口服1次劑量為10 mg的瑞舒伐他汀,連續(xù)服用6個月。
1.3 評價標準:本次實驗需要進行治療效果的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在頸動脈斑塊厚度、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總膽固醇、三酰甘油。
1.4 統(tǒng)計方法:在本研究中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討論,以SPSS19.0專業(yè)計算軟件為基礎,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可靠性。在臨床數(shù)據(jù)的對比中,首先要對兩種方案的實際情況做好記錄,針對頸動脈斑塊厚度、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采用計量統(tǒng)計,(±s)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測,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就本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中來看,在治療前,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頸動脈斑塊厚度為(1.94±0.61)mm,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為(2.71±1.41)個,總膽固醇為(6.04±0.82)mmol/L,三酰甘油為(3.06±0.41)mmol/L;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頸動脈斑塊厚度為(1.92±0.59)mm,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為(2.80±1.38)個,總膽固醇為(5.98±0.52)mmol/L,三酰甘油為(2.96±0.29)mmol/L;治療后,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頸動脈斑塊厚度為(0.98±0.52)mm,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為(2.52±1.41)個,總膽固醇為(3.84±0.69)mmol/L,三酰甘油為(1.72±0.26)mmol/L;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頸動脈斑塊厚度為(1.71±0.39)mm,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為(2.61±1.17)個,總膽固醇為(4.01±0.48)mmol/L,三酰甘油為(2.39±0.22)mmol/L。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后的四組指標對應t值分別為4.982、1.172、6.271、4.329,除頸動脈斑塊數(shù)量,其他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動脈粥樣硬化多見老年群體,而隨著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近年來患病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會引起的腦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2]。如果不加以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3]。
經(jīng)過討論分析,相較于常規(guī)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對患者效果更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瑞舒伐他汀經(jīng)過研究有很好的抗炎效果,能夠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抑制了血管內部脂肪的沉積,并且抗氧化,對患者的內皮功能有顯著的改善作用[4]。
綜上所述,采用瑞舒伐他汀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以改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等指標,頸動脈斑塊厚度減小,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