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郁
當(dāng)動車翻越劍門關(guān)時
我在翻閱《唐詩》
不一會兒,我們就出川入陜了
眼前已是一馬平川
唉!《蜀道難》
可我并不覺得這條蜀道多難
李白也太大驚小怪了
竟“噫吁嚱”地感嘆
殊不知,這列從線裝書中開出的火車
已穿越了1000多年……
當(dāng)川陜路不堪重負(fù)時,便躍升起來
成了:成綿高速
而老路——路的前身仍在原地艱難地
蜿蜒著,守護(hù)歷史的路基——
出駟馬橋辭司馬相如,翻楊子山謁楊雄
過新都訪楊升庵,直到綿陽
江油,有李太白的書屋……
全是大儒?。〈兟?/p>
讓你且行且思,一路放慢腳步
只要你用心去走,保證
行一次川陜路,勝讀十年書
翻過秦嶺,就出川了
北向望長安,說不準(zhǔn)你也會金榜題名
為這條老路增加一點厚度……
像一個上京趕考的秀才
騎一匹高鐵的快馬,出川,翻秦嶺
奔長安而去……但古都
不是我此行的目的;換一頭毛驢
去延安。但我也追趕不上
當(dāng)年抗戰(zhàn)的知識分子
我這是在倒行!一步步走回半個世紀(jì)前
的圣地——黃土高坡,寶塔山
窯洞,大刀進(jìn)行曲……
一切,還是當(dāng)年的模樣嗎
時光已經(jīng)遠(yuǎn)去……
不甘心的我,攔路握住一位陜北漢子的
手。只想感觸血脈的傳承
上游的冰凌開始融化時
黃河水漲,淹沒了河心的小島
現(xiàn)在只剩下一抹小丘
像一頭牛在泡澡
不對,它更像是一只潛水的河馬
轉(zhuǎn)瞬就不見了……
而兩岸坡上的桃樹次第開花
盛大的桃花汛在咆哮
轟鳴聲,被大河帶到下游
成了花兒和小調(diào)
歌詞中,挾裹著泥沙和冰碴
自然還有那座小島——
當(dāng)它露出水面時,已不是先前的樣兒
陜北婆姨變成了山西大嫂
夜過秦嶺,為月亮追趕
列車鉆進(jìn)悠長的隧洞
然而,月亮早在出口處等著
逼得火車不停地鉆進(jìn)鉆出
結(jié)果不用贅言……
這輪故鄉(xiāng)的老月亮啊
我一直以為它很慢
平日里,只在老家的上空閑逛
而今竟追著我離家出走
即便在都市,仍能從攢動的人頭中
一眼認(rèn)出我來,跟我進(jìn)站
任憑時代怎樣提速
也休想,甩掉月亮的追趕
它在群山中飛奔,穿梭
竟沒有撞上一角峰巒
有它照著,就連火車都不敢出軌
我自然更不敢給月亮丟臉
與古人枕著刀睡覺不同
今夜,我躺在劍刃上做夢
旅店的床是窄了些
但有驚無險,一翻身最多掉到地上
離窗三尺,才是深淵
就不要閉門推開窗前月了
能爬上來,已夠不易
劍閣月,還真帶幾分刀劍的寒氣
只因見過太多殺戮和征戰(zhàn)
所謂的: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指的就是眼前這座雄關(guān)
但已無須鎮(zhèn)守了
它只是歷史長劍上的一個亮點
沿陡峭的山路攀緣而上
像不像:鋌而走險
那位扮成蜀軍照相的小伙子
明顯是來自關(guān)東的大漢……
劍門關(guān),早已名聲遠(yuǎn)播了
而廝殺聲,漸漸遠(yuǎn)去
你看到的,只是一派歌舞升平
我慶幸它成了旅游景觀
此刻,我緊裹在潮乎乎的被子中
夢見自己成了鞘中的寶劍
雖然早就沒有橋了,或者說
橋與路已合為了一體
但這兒仍然叫——駟馬橋。是上京者
繞不開的話題,繞不開
司馬相如,繞不開——
那句:大丈夫,不駕高車駟馬
不過此橋的鳴誓……
我曾在這兒的一家工廠
工作過,在砂輪上打磨思想和文字
并由此出走,為繆斯女神
鞍前馬后效力。所以才深知道
駟馬橋的過往和今昔
有橋無橋,這兒都叫——駟馬橋
而沙河就像一條玉帶,系在
成都的腰際。只要你出北門就繞不開
關(guān)于一座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