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D.A.鮑威爾
我自己擁有的時間越少,
就越想把更多時間給別人,
在遺囑中將時間贈予他人,
贈給女孩俱樂部,贈給
市區(qū)樹木的朋友們。
你的生活不是你自己的,
從來不是。它來到你面前,裝在一只
箱子里,
上面標著“易碎”。它來自
投訴部門,像是對
某個訂單的補償,雖然你根本沒有
下單。誰給我的,這寒冷的人生。
它送來時不帶卡片。也不帶
使用說明。上面寫著
此端朝上,但是我并不相信那些
標識。我一直倒著在穿。
從來不曾分開洗滌,它也并沒有縮水。
想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吧。我就會。
薦詩丨 馬丁格
雖然題目看似積極,但這實在是一首讓人沮喪的詩,其原因大概是過于真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不是我們發(fā)明了生活,而是生活找到了我們——就像一個莫名其妙放到門口的訂單,打開來不怎么樣,卻又退無可退。
于是也不太好再抱怨,即使這件易碎品變得更差一些。于是不如徹底打開,讓需要它的人都來拿走一些——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反正生活不是我的,從來不是。
鮑威爾的詩歌多以失去為主題,比如失去朋友、愛人、純真、信仰、完整的自我,但又常常保持對失去不以為意甚至是值得喝一杯的態(tài)度。哈佛大學教授、詩評人史蒂芬·博爾特對他的評價是:“他這代詩人中好讀的趕不上他一半的原創(chuàng)性,有原創(chuàng)性的又沒有他一半好讀?!边@首詩當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