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摘 要:故事講述活動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影響著幼兒智力和情感的發(fā)展,是實施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存在活動主體不明確、活動內容選擇呆板化、活動目標設置不科學、教學方法單一化、活動評價成人化等問題。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教育者分析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從活動主體的明確、活動內容的有效選擇、活動目標的科學制定、教學方法的有效采用、活動的多元評價等方面提出了幼兒故事講述活動的有效教學策略,為幼兒園更好地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故事講述;價值;問題;教學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指出了幼兒的教育目標為:喜歡聽故事、看圖書。[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語言領域中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jīng)驗。[2]《綱要》和《指南》對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育目標進行了細化,強調了故事講述活動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引著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的開展。當前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開展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如何科學的開展幼兒故事講述教學活動就值得進行深入探究。
一、故事講述活動對幼兒的教育價值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是包括語言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在內的整體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講述對于幼兒的發(fā)展也是全方位的。[3]故事講述活動對幼兒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可以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興趣。故事內容充滿了童趣性和稚拙美,通過對人物、動物和事物形象的虛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故事內容和幼兒的心理特點結合在一起,讓幼兒產(chǎn)生學習興趣。二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通過講故事再現(xiàn)故事情境,讓幼兒在邊聽邊講的過程中不斷提升了語言表達的能力。三是可以對幼兒實施情感教育,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感。通過開展故事講述活動,讓幼兒體驗故事中的情感,可以讓幼兒學會換位思考和體會他人的情感,從而學會尊重他人,消除負面情緒,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四是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著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通過塑造積極的人物形象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五是可以增進師幼情感,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教師和幼兒共同開展故事講述活動,是一個雙方需要相互配合和相互學習的過程,雙方的鼓勵和表揚對加深師幼情感和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具有重要作用。六是可以促進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為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和入小學學習提前做好準備。
二、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存在的問題分析
筆者通過深入幼兒園一線,對每個年齡段幼兒故事講述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和訪談,并以觀摩者的身份到每個年齡班觀察了活動的實施情況,發(fā)現(xiàn)幼兒園在開展故事講述活動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一)活動目標設置不科學
活動目標的設置不科學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活動目標的設置太高或太低,沒有根據(jù)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來進行設置,并做到充分考慮到每個年齡階段幼兒學習的需要。二是活動目標的設置不夠全面,沒有涵蓋三維目標?;顒又薪?jīng)常出現(xiàn)只有認知或者情感目標,沒有動作技能目標。三是目標的表述還存在問題。很多教學活動中目標的設定還是基于教師為主體來進行表述,體現(xiàn)活動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性較強。四是目標的設置不夠具體。很多教學活動中目標設置的范圍太大,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實現(xiàn),到不到落地的效果。
(二)活動內容選擇不合理
活動內容的選擇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容的選擇脫離了幼兒的生活實際,幼兒對故事的內容不夠理解,幼兒缺乏學習的興趣。二是故事內容選擇的成人化現(xiàn)象占主導。成人按照成人的喜好和思維選擇故事講述的內容,忽視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地位。三是內容的選擇存在誤導性。很多故事內容對幼兒的教育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而對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促進作用。四是故事內容的選擇缺乏生動和創(chuàng)新。很多故事內容幼兒已經(jīng)聽過,故事比較陳舊,教師如果還是用以前的故事內容對幼兒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不利。
(三)教學方法采用不夠靈活
教學方法采用不夠靈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方法的使用上比較單一,很少結合其他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大部分教師在給幼兒講故事的時候,主要采用口授法,很少綜合利用提問、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導致幼兒在活動中參與性不夠高,對活動的開展也缺乏激情。二是教學方法的使用中沒有及時關注到幼兒年齡差異性和個別差異性。教師在不同年齡班級中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對有個別差異和需求的幼兒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化
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化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在故事講述活動中,沒有采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幼兒學習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顒又校處熤饕约薪虒W的組織形式來引導幼兒學習故事。集中教學的組織形式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可以在同一個時間段內讓全體幼兒掌握大量的信息,缺點是沒有關注到幼兒學習的個體差異性,不利于幼兒思維力的發(fā)展,制約著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五)活動評價片面化
活動評價片面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評價的主觀性較強,經(jīng)常會用“好不好”等片面性詞語來評價幼兒的學習效果,對幼兒的評價缺乏客觀性。二是評價重結果輕過程。教師通常只看重幼兒學習故事的最終結果,忽視幼兒在故事學習中的情感體驗。三是評價的時候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幼兒的發(fā)展,沒有及時關注到每個年齡階段幼兒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體差異。
三、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系:一是幼兒園因素。幼兒園的辦園性質和管理水平制約著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的開展。公辦園辦園比較規(guī)范,辦園穩(wěn)定,為教師和幼兒開展故事講述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民辦園辦園不夠規(guī)范,存在不穩(wěn)定性等因素,會影響和制約著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的開展;二是教師因素。教師的專業(yè)結構、專業(yè)理念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故事活動的開展。擁有學前教育專業(yè)背景的教師相對于非學前教育專業(yè)背景的教師在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把握、教育目標的設定、教育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使用及教育活動評價等方面都較好,而非學前教育專業(yè)背景出身的教師在故事講述活動中容易小學化,對幼兒的發(fā)展不利。只有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教育觀、兒童觀、教師觀以及發(fā)展觀,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開展故事講述活動,才能提升幼兒學習的效果;三是家庭因素。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會對幼兒故事活動的學習產(chǎn)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四、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科學制定活動目標
目標的設定應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以及“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要求。[4]在活動目標的設置中,要適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每一個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求。目標設置要做到全面,盡可能的涵蓋認知、技能和情感三維目標,從多個層面來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目標的表述要做到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角度來進行表述。目標設置要具體化,盡可能避免高談闊論,要根據(jù)幼兒學習的需要,做到實事求是,便于活動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以故事講述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例,認知目標可以設定為:感知繪本故事中傳遞出的深厚動人的感情;技能目標可以設定為:能用自己正確的語言表達愛及掌握故事大概內容;情感目標可以設定為:感受到愛的溫馨及收獲快樂。
(二)精選故事講述內容
教師在內容選擇上更需要從“兒童本位”出發(fā),選取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幼兒自身感興趣并愿意表達交流的閱讀故事書。[5]內容的選擇要具備童趣性、生活性、適宜性和感染性四個特點。童趣性指故事內容要能夠吸引和激發(fā)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和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關,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適宜幼兒的學習。感染性指故事的內容要具有感染性,教師的講述要具有感染性,從而實現(xiàn)感化幼兒的教育目標。例如,在經(jīng)典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中,這個故事描述了親子之間溫馨有愛的互動,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深厚動人的情感。給大班幼兒開展這個繪本故事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幼兒懂得愛及怎樣表達愛,并感受到該故事的有趣和溫暖。
(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活動形式或活動過程方面教師可適當增加表演、游戲、音樂、繪畫、舞蹈等方法,使活動活動形式更豐富,更活撥、更有趣。[6]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從而為實現(xiàn)活動目標打下基礎。教師可以根據(jù)故事內容的特點和兒童學習的需要,靈活采用提問法、游戲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多媒體教學法、操作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幼兒學習故事的效果。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中要關注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性,針對有學習障礙的幼兒,教師要多給以愛心、耐心,通過采用鼓勵教學法來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中,通過音樂教學法進行導入,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環(huán)境中進入了學習。接著,通過采用提問、討論的教學方法來讓幼兒回答聽到了什么。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并配合口授法來給幼兒講解故事內容,邊講邊引導幼兒思考。在講完故事內容后,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來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最后,教師引導幼兒利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和創(chuàng)編故事的內容,并把活動延伸到了家庭。
(四)豐富教學組織形式
在幼兒園的課堂教學中,幼兒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7]在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上,教師要避免只采用一種教學形式來組織幼兒進行學習,要根據(jù)故事學習的需要綜合采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在集中教學活動中,輔之以分組教學、個別教學等形式來促進幼兒對故事的學習和理解。在繪本故事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教師綜合利用了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故事講解環(huán)節(jié)中,采用的是集中教學的組織形式;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采用分組教學,讓幼兒討論后再進行回答,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故事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關注到了幼兒學習的個別差異,通過個別教育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學習故事,掌握復述故事的方法技巧。
(五)開展多元化的評價
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幼兒更好地學習。[8]在活動的評價上,教師要做到公平公正,本著促進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原則來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帶有主觀性,不能歧視幼兒,要做到實事求是,重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信心。開展多元化的評價要注意以前幾個方面:一是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輕結果性評價。要重視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認知的變化。二是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不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幼兒。三是在評價的方式上,可以讓幼兒、同伴、教師和家長都參與到評價中,確保評價的客觀和真實性。四是評價重在激勵幼兒不斷進步。評價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通過正面引導和積極評價來激發(fā)幼兒學習。例如,在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教師在評價中就采取了幼兒自評、同伴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總評的方式來對幼兒進行客觀評價,通過評價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要在幼兒園里開展好故事講述活動,除了教師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幼兒園、教師和家庭做到緊密配合,加強溝通和協(xié)調,只有四方形成合力才能為幼兒園故事講述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提供有力的支撐。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監(jiān)管,規(guī)范幼兒園辦園,杜絕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幼兒園要加強自身建設,通過完善體制和機制建設來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教師要不斷提升專業(yè)修養(yǎng)和能力,及時轉變教育觀念,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家庭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通過觀念轉變,采用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來促進幼兒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EB/OT].
[2]教育部.3—6歲學前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EB/OT].
[3]劉寶根,李瑞琴,李菲菲.幼兒講述能力的發(fā)展及其構成述評[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6(04):20-25.
[4][7]張加朝.土家族兒歌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問題和策略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01):86-88.
[5]湯雅黎,鄧李梅.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學策略[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4(10):141-142.
[6]李春光.幼兒園繪本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05):68.
[8]潘玉清.幼兒園兒歌教學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