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華
課標中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提倡多讀書,讀整本的書”的建議。整本書閱讀教學到底應該教什么,怎樣教?我進行了以下嘗試。
借助某一線索梳理情節(jié),把握形象,讀懂作品
整本書閱讀篇幅較長,內容較為龐雜,學生不感興趣,為了讓學生讀懂作品又不乏興趣,筆者嘗試借助某一線索梳理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如借臉譜文化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導讀課是借助臉譜文化進行的,整節(jié)課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唱臉譜,知顏色。教師選擇播放視頻《說唱臉譜》,讓學生在聽、看、唱的過程中了解臉譜的顏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析臉譜,品形象?!盀槭裁搓P羽是紅色的臉譜、曹操是白色的臉譜呢?京劇中臉譜的顏色具有怎樣的內涵呢?”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究紅色臉譜和白色臉譜內涵的過程中,回顧書中關羽和曹操的相關故事情節(jié),分析曹操的形象,相互訂正、相互補充,達到正確把握臉譜顏色內涵、全面復習關羽和曹操的相關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目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用臉譜,釋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解釋“在1959年,曹操臉譜發(fā)生變化,在那副大白臉的眉心間加了一個紅點”的原因。二是給諸葛亮選擇勾畫臉譜的顏色,并結合所了解的三國故事及臉譜知識作解釋說明,意在讓學生對曹操這個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曹操的形象不僅是奸詐、多疑、殘忍,還有好的一面,如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等。給諸葛亮選擇臉譜顏色也是為了讓學生結合情節(jié)分析了解他智者的形象。
《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設計是借助臉譜文化,串起相關人物,達到掌握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進而讀懂作品的目的。
以問題為引領,深入文本,讀懂作者
整本書閱讀,不僅要梳理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讀懂作品內容,更應進一步思考作者這樣寫的目的,真正讀懂作品的主題。為此,筆者嘗試以問題為引領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讀懂作者、讀懂主題。如《水滸傳》整本書閱讀數學。
《水滸傳》導讀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淺析水滸人物的忠義。這節(jié)課是以主題曲《好漢歌》切入的,學生經過對歌詞的分析,了解《水滸傳》這本書“忠義”的主題,然后以“忠義”為線索設計兩個問題:其一,你認為水滸人物所做的事是否都符合“義”,請你結合你所熟悉的水滸人物及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從符合或不符合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二,宋江在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為什么?請你結合具體的情節(jié)說一說。然后,組織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不但了解了梁山英雄“忠義”的做法,理解了“忠義”內涵,同時也明白了作品“忠義”的主題思想,達到讀懂作者的目的。
第二課時,水滸主題淺探。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那么,《水滸傳》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呢?小組交流,從眾多英雄落草為寇的原因、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結果、眾多英雄落草為寇的地點、高俅的出身及發(fā)跡的過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以問題為引領,讓學生在探討中走進文本,不僅達到深入文本閱讀的目的,更達到了讀懂主題、讀懂作者的目的。
基于學情,深入文本,讀出自我
讀出自我是名著閱讀的最高境界,我在引導學生讀出自我的過程中,做了這樣的嘗試——基于學情,深入文本閱讀,讀出自我。以《駱駝祥子》導讀為例,進行說明。
《駱駝祥子》導讀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把握學情基礎上進行的設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通讀名著(學情)的基礎上,繪制“人物關系圖”和“祥子人生折線圖”,再次熟悉把握名著的內容。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綜合學生的“祥子人生折線圖”(學情),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準確把握名著內容,并突出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而分析作品的主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初步把握作品主題(學情)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課本劇《穿越時空的對話》,并通過演、評、改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讀出自我。
有的學生在感悟中寫道:暴風雨之大,祥子拉車之艱,坐車人之冷,體現了一個多么事態(tài)炎涼的社會。祥子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靠賣苦力為生的人,連自己都未必養(yǎng)活得起,又何談再添一個小福子呢?
還有的學生在旁白中寫道:雨住一會兒,又下一陣兒,比以前小了許多,祥子一口氣跑回了家。抱著火,烤了一陣,他哆嗦得像風雨中的樹葉。那風雨中飄搖不定的樹葉啊,誰能知道它哪一時、哪一刻就被暴風雨吞噬呢!那善良苦命的祥子啊,誰能知道他能在這不公道的世上掙扎多久呢?也許真的像作者所說,只有變成無賴地痞流氓,才能茍且地活著吧!
這一句句肺腑之言,難道不是學生們的自我感悟嗎?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整本書閱讀教學亦是如此。
錢夢龍老師說:“語文課要實實在在地教會學生讀書?!闭Z文教學無論如何改革,教會學生讀書總是不變的根本。我認為,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無論采取怎樣的方式方法,都意在引導,引導學生與作品對話、與作者對話、與自我對話,進而達到讀懂作品、讀懂作者、讀出自我的目的。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