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斌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由ai 、ei 、ui 組成的帶調(diào)音節(jié)。(教學重點)
2.能認識“妹、奶”2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妹妹、奶奶”兩個輕聲詞語。
3.能正確跟讀兒歌《洗手歌》。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音節(jié)詞語。
二、教學活動
活動一:復習拼讀。
1.依次出示7個音節(jié)條,用各種方式拼讀。
“想不想考考自己學得怎么樣?”1、2、3行,指名讀,正音后齊讀。
“我們換一種讀法吧,聽老師示范?!钡?行,將學習拼音與積累詞語有機結(jié)合起來。
“哪位小朋友來當領(lǐng)讀員?”5、6、7行,領(lǐng)讀,跟讀。
2.卡片跟讀。
齊讀——分組讀——男女讀——開火車。
3.指讀。
活動二:識字
1.看圖說話,隨便說。
(管好嘴,不出聲)
2.識字“奶”。讀好“奶奶”。組詞。
思維題:奶奶(人物);奶牛(動物);喝奶(動作);牛奶、羊奶、駝奶;奶粉、奶片、奶酪;奶水(食物)。
3.識字“妹”,讀好“妹妹”,造句。
活動三: 兒歌(10分鐘)
1.多種形式讀兒歌,范讀、指名讀、優(yōu)生領(lǐng)讀。
2.翻開書本,借助拼音認一認。指名讀。
3.組成詞語,——拓展組詞。
4.學習書寫。(書本上)
活動四:作業(yè)(10分鐘)
《課堂作業(yè)本》1、3、4;《抄寫本》。
面授;巡改。
三、教后反思
一堂關(guān)于拼音教學的概念課
這節(jié)課是我主動要上的。確實也算是一個自我挑戰(zhàn)。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上一堂概念課。所謂概念課,就是表達一種教學觀點,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一條可能路徑。
學習拼音階段,老師累,學生苦,但最痛的可能還是家長——用并不標準的口音教學會拼讀的孩子拼拼音——或者說是拼“命”。說句不專業(yè)的糙話:“回家機械學習,不如在課堂里機械學習?!边@句話的重點在于:教學本就應該是學?;蚪處煹谋韭毠ぷ?,我們要盡量地、主動地向課堂教學要效率!這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初心和潛意識。
在備課時,我還給自己定了3條設計原則:
1.盡量接近日常教學狀態(tài),提供一點可實際操作的東西。盡量地把課上得接地氣些,土得掉渣,不需要太多教學技藝的支撐,是可以遷移的。如果哪位教一年級的新教師聽了我的課說“這種課我也會上”。那我就成功了30%,剩下的70%在我的說課稿里。
2.傳遞“拼音是拐杖”的理念,學好它,用好它,擺脫它。學好拼音是必然要求,這個肯定很重要;學習拼音是為了幫助識字,所以還要用好它。我今天還想著重表達的是擺脫它,就是要在意識層面主動放棄對拼音依賴感。
3.嘗試“拼識互動”的設想。一方面,拼音教學要主動與識字教學對接,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從表面上看教材,本堂課的重點好像是識字和兒歌,其實從拼音單元的全局來看,識字和兒歌都只是語境而已,提升拼讀能力才是重點。
本堂課是第2課時,我的教學定位是偏向練習課。主要分為四個板塊:拼讀、識字、兒歌和作業(yè)。
1.拼讀。這個板塊共安排了28個音節(jié)的拼讀,全部來源于課本和課堂作業(yè)本,這是基礎(chǔ)。本板塊設置了屏幕指讀、卡片抽讀、作業(yè)指讀三個環(huán)節(jié),縱向形成“學習—練習—檢測”梯度設計。這個板塊的教學要求是快節(jié)奏,大參與面。因為這是課始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黃金時間,一定要珍惜!
2.識字??磮D說話后,引出生字。根據(jù)識字優(yōu)先,拼音輔助原則,務必先出現(xiàn)漢字后才是拼音?!澳獭薄懊谩狈謩e增加了組詞和造句要求,引導學生在常用語境中復習鞏固生字。(組詞教學時,有意識地進行了歸類,這是潛在的思維訓練。在我看來,“情感和思維是支撐語言發(fā)展最為本質(zhì)的關(guān)鍵因素”。)
3.兒歌。兒歌是為學生鞏固拼音、復習音節(jié)提供語境的。這些兒歌只需要通過跟讀做到流利朗讀即可。兒歌部分的學習重點其實還是拼讀音節(jié)。第一步是多種形式跟讀兒歌;第二步是引導借助拼音來識字,其實識字是幌子,拼讀才是重點。
4.作業(yè)。盡量留足10分鐘的作業(yè)時間。布置學生完成作業(yè)時,請幾位小朋友到老師邊上來“面授”,這個就是個性化教學,點對點精準教學。如果長期堅持,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是大有好處的。一堂課下來,學生還有哪些沒掌握的,通過這些學生提供即時反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教學難點,以便于以后復習鞏固和改進教學。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