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末官制改革中的“部院之爭”及其歷史鑒戒

      2020-01-16 11:02:29衛(wèi)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沈家本清廷中央

      王 衛(wèi)

      (首都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048)

      清末官制改革是一項“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性工程,牽涉到各種紛繁交錯的矛盾關(guān)系。“部院之爭”在清末官制改革的復雜過程中極具典型,其歷史教訓于目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gòu)改革仍具有獨特的鑒戒意義。

      一、“部院之爭”的根源與起因

      清代傳統(tǒng)官制中,刑部為“天下刑名總匯”,掌全國最高審判權(quán),“外省刑案,統(tǒng)由刑部核覆”;大理寺為慎刑機構(gòu),雖掌駁正,但毫無實權(quán)、形同虛設(shè)。1906年11月2日,總司核定官制大臣奕劻具折上奏,提出了中央官制改革方案,該方案仿照西方(主要是日本)三權(quán)分立模式,以立法屬之議院(暫設(shè)資政院),行政屬之內(nèi)閣,司法權(quán)屬之法部,大理院專任審判[1]464。11月6日,清廷裁定了奕劻方案,著改刑部為法部,專任司法;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專掌審判,從而確立了法部最高司法行政機構(gòu)、大理院最高審判機構(gòu)的地位。同日,清廷任命戴鴻慈為法部尚書、沈家本為大理院正卿。

      但無論是奕劻的奏折,還是清廷諭令,對法部和大理院的權(quán)限描述都過于寬泛、模糊,從而為法部和大理院日后的激烈爭端埋下了深刻的根源。

      “部院之爭”肇端于兩個部門的第一任主官,因此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戴鴻慈和沈家本的背景經(jīng)歷。戴鴻慈(1853-1910),廣東南海人,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出身。曾在地方任學政、考官等職,后在禮部、刑部、戶部侍郎任上遷轉(zhuǎn)。1905年底,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戴為其中一員,途中又被擢為禮部尚書?;貒?,在向清廷中央的建言獻策中,戴鴻慈顯示出了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遠見卓識,頗得慈禧信賴與贊賞,成為法部尚書的不二人選。沈家本(1840-1913),浙江湖州人,進士出身。曾任刑部郎中、外放知府、道員、按察使,后擢升刑部右侍郎。由于其對律法有精深造詣,亦是刑部當家“堂官”,此為其任大理院正卿之資格。從兩位主官的履歷來看,戴鴻慈雖曾有任職刑部、出洋考察的短暫經(jīng)歷,但其大部分時間所事工作與律法幾無相干,掌印法部可以說是“外行管理內(nèi)行”;而沈家本精研律法,且于理論、實踐皆有成就,是典型的“專家型官員”。

      法部和大理院成立伊始,先各自忙于機構(gòu)內(nèi)部事務,整理配備辦公設(shè)施、籌集辦公經(jīng)費;接著解決人員配置與分流安置以及相關(guān)業(yè)務交接問題。但這些問題并未掀起部院爭端的軒然大波,后來沈家本的一封涉及大理院審判權(quán)限的奏折卻成為“部院之爭”的導火索。

      二、“部院之爭”的過程與焦點

      (一)司法行政權(quán)與司法審判權(quán)之爭

      上任伊始,作為大理院首任正卿,沈家本雄心勃勃。為了讓大理院盡快步入正軌,1906年12月12日,沈家本向清廷中央上遞《審判權(quán)限厘定辦法折》,擬確立全國審級制度,并厘定大理院權(quán)限——“大理院為全國最高之裁判所”,“至京外一切大辟重案,均分報法部及大理院,由大理院先行判定,再送法部復核”[2]378-382。同時,參照日本相關(guān)律制,沈家本草擬了《大理院審判編制法》,進一步申明了大理院的職權(quán),并明確了大理院的審判事項范圍。

      出于對沈家本律法專業(yè)的高度信賴,清廷很快批準了其奏章,但這卻引起了法部對沈的強烈不滿。在給梁啟超的信中,戴鴻慈就憤憤不平地說:“沈堂(沈家本)乃以陰柔手段,攘竊法權(quán)”,“以一人之責任,兼三權(quán)而有之”,“其不從弊者幾何”[3]379-381。

      經(jīng)過悉心籌劃,5月14日,戴鴻慈上遞《法部奏酌擬司法權(quán)限折》,請求清廷裁定。戴鴻慈認為,所謂司法行政權(quán):一為司法,“大辟之案由大理院或執(zhí)法司詳之法部以及秋、朝審大典均聽法部復核”,以及“恩赦特典則由法部具奏”等;二為行政,即“法部管理民事、刑事、牢獄并一切司法上之行政事務”,及監(jiān)督大理院、直省執(zhí)法司、地方審判庭、詳讞局等[2]369。

      清廷中央從一開始就對司法行政權(quán)和司法審判權(quán)的劃分未予明晰,對戴鴻慈的奏折亦不明就里地予以批準。但如此一來,沈戴二人關(guān)于部院權(quán)限的解釋與認同勢必產(chǎn)生齟齬。

      得知戴鴻慈已“自行具奏”,沈家本怒不可遏,于5月20日又上一折。他對法部提出的權(quán)限劃分表示質(zhì)疑:“死罪必須法部復核,秋、朝審亦須經(jīng)法部核定”,這與“憲法精理”不相符合。關(guān)于司法用人,沈家本指出,此系重大,“設(shè)有貽誤,咎將誰歸”,中國法學尚萌,為親試人才,須由大理院調(diào)用人員,實屬不得已。沈家本還對戴奏《司法權(quán)限清單》中最有爭議的四條,進行了逐一批駁[2]372-375。

      沈戴二人的爭執(zhí)令清廷甚為惱怒,于是責令雙方:“會同妥議,和衷商辦,不準各執(zhí)意見?!盵4]5669同時,將沈家本與張仁黼(法部右侍郎)進行對調(diào),由張仁黼主管大理院,調(diào)沈家本任法部右侍郎。

      受到嚴飭的部院雙方,惶恐不安,不得不會同協(xié)商,并于5月31日呈遞了《遵旨和衷妥議部院權(quán)限折并清單》,“部院之爭”暫告段落。

      (二)關(guān)于修訂法律館的地位與人事之爭

      不論是在刑部還是大理院、法部,沈家本都有一項兼差——主持修訂法律館。修訂法律館由刑部律例館改設(shè)而來,負責“新政”以來各項法律的草創(chuàng)和修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1907年6月11日,新任大理院正卿張仁黼具折上奏,請重組修訂法律館,矛頭直指沈家本。他說,“修訂法律”“若僅委諸一二人之手”,“殊非所以鄭重立法之道也”,建議各部堂官一律參與修訂法律事務,由法部、大理院主導。其后,戴鴻慈亦上奏建議改組修訂法律館,由法部、大理院職掌,并派王大臣為總裁[1]834-841。顯然,戴張二人希望改變修訂法律館的人事格局,將沈家本排擠出局。對此,沈家本亦無可奈何,遂索性向清廷上奏,請求辭去其主持修訂法律館的一切差事[5]144。

      對于修訂法律館的隸屬問題及沈家本的人事安排,清廷是有所考量的。奕劻主持的憲政編查館首先對戴張二人的奏折提出了反對意見:將修訂法律館置于法部、大理院管轄之下,“是以立法機關(guān)混入行政及司法機關(guān)之內(nèi)”,這有悖于“三權(quán)分立”的精神;建議“請將修訂法律館仍歸獨立,與部院不相統(tǒng)屬。所有修訂大臣,擬請旨專派明通法律之大員二三人充任”[1]851。結(jié)合憲政編查館的意見,10月9日,清廷發(fā)布諭旨,明確了修訂法律館的獨立地位,并派沈家本、俞廉三、英瑞為修訂法律大臣,會通參酌,妥慎修訂。

      (三)部院權(quán)限的最終裁定

      1910年2月7日,憲政編查館重新審核并奏定了《法院編制法》,規(guī)定:嗣后凡屬于全國司法之行政事務,如任法官、劃分區(qū)域,以及一切行政上調(diào)查、執(zhí)行各項,統(tǒng)由法部總理主持,毋庸會同大理院辦理;而最高審判權(quán),司法解釋權(quán),死刑復核權(quán),均有大理院辦理。這樣,大理院的獨立審判權(quán)得到了根本性的加強。4月8日,憲政編查館修改了《死罪施行詳細辦法》,進一步取消了法部對于死罪以下、徒以上案件的復核權(quán)。

      面對權(quán)力被日漸削減,法部采取了消極抵抗的策略。由于《法院編制法》確認了法部的人事任用權(quán),法部堂官私議,待各級審判庭有額缺時,僅由法部人員補授,而不予之大理院,法部尚書廷杰甚至以辭職來表示不滿。兩三年間,“部院之爭”風波迭起,清廷亦為之大傷腦筋。為徹底平息部院權(quán)限爭執(zhí),1910年4月,清廷多次召開特別會議,反復磋商,最終裁定:仍須嚴格遵行先前《法部編制法》《死罪施行詳細辦法》之原則?!安吭褐疇帯钡娘L波終于漸次以退。

      三、“部院之爭”的歷史鑒戒

      (一)牢固樹立大局意識

      大局意識,就是從全局的角度出發(fā)、從長遠的目標著眼,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部門與整體、目前與長遠之間的關(guān)系,并堅持個人服從集體、部門服從整體、目前服從長遠的原則。清末官制改革,是關(guān)乎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發(fā)展的頭等大事。“部院之爭”中,幾位主官因部門權(quán)力的劃分問題,將整體利益、國家大局拋諸腦后,不惜相互攻訐、排擠傾軋,甚至演變成個人恩怨,追根究底就在于本位主義、個人主義的作祟。

      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當整體利益受到侵害,國家長遠發(fā)展目標受到阻礙,最終遭受損失的依然是部門和個人。清末“部院之爭”所體現(xiàn)出的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爭與內(nèi)耗,無疑是清政府垮臺的重要原因之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碑斍逭?quán)轟然垮塌后,樹倒猢猻散,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只有各自奔命。

      所以說,“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币虼?,“這就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要以大局為重,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6]

      (二)加強和維護黨的中央權(quán)威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執(zhí)要,四方來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fā)展興盛,必須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lǐng)導核心。縱觀晚清歷史,老大帝國一次次地挨打遭受欺凌,都是由于國家貧窮落后,而根本在于國家缺乏一個具有權(quán)威性的中央政權(quán)的領(lǐng)導。列強一次次地當頭棒喝,都難以喚醒統(tǒng)治階層的渾渾噩噩。在如火如荼的世界近代化浪潮中,清廷中央不思進取、無所作為;“洋務運動”“清末新政”,也不過是被牽著鼻子走的被迫之舉。同時,晚清地方勢力崛起導致中央權(quán)力式微,庚子賠款后,清廷中央的顏面更是幾近掃地?!安吭褐疇帯?,各方拋開中央政令,各自為政、公開爭執(zhí),主官甚至動輒以辭職來要挾朝廷,這不僅表現(xiàn)出部門官員規(guī)矩意識的淡薄,更反映了清廷中央權(quán)威的嚴重缺失。

      反觀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的歷史,從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到新中國的締造、從改革開放的啟航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開創(chuàng),無不與中國共產(chǎn)黨這個堅強領(lǐng)導核心的一路引領(lǐng)有關(guān)。因此,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就必須要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強和維護黨的中央權(quán)威。

      (三)增強制度意識、程序意識

      法必先明,令方能行。制度是一切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chǔ),“制度問題不能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7]328,因此,樹立與增強制度意識至關(guān)重要。清末“部院之爭”的起因,從客觀上來看,首先是由于制度的缺位。從一開始,清廷裁定的中央官制改革方案,對部院權(quán)限的規(guī)定就模糊不清。其次是清廷任由部院各自奏定權(quán)限,中央統(tǒng)一定制長期拖沓不決。當部院矛盾激化之時,清廷中央并不是從速在制度源頭上予以解決,而是屢次以人事調(diào)整的方法來暫時平息事態(tài),顯然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逐末之策。

      程序意識是制度意識的一個具體層面,其根本要求就是按程序辦事?!安吭褐疇帯敝校瑑刹块T主官皆指責對方?jīng)]有按照上諭“會同協(xié)商”的要求辦事,單獨上奏、私定權(quán)限。部院雙方究竟是誰先打破了規(guī)矩,我們在此無法判定,但部院沖突顯然是在破壞了程序之后而失控的。目前,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制度短板問題日益凸顯,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另一方面要樹立遵紀守規(guī)觀念,增強制度意識、程序意識。

      猜你喜歡
      沈家本清廷中央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定了!中央收儲凍豬肉2萬噸
      沈家本:清末法制改革的中流砥柱
      檢察風云(2019年23期)2019-12-27 09:31:56
      沈家本,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先驅(qū)
      中外文摘(2019年23期)2019-12-17 07:54:52
      沈家本終結(jié)凌遲梟首酷刑
      淺析鴉片戰(zhàn)爭后清廷閉關(guān)觀念的變化
      青年與社會(2019年5期)2019-04-01 09:17:46
      鴉片戰(zhàn)爭后清廷閉關(guān)觀念的變化
      資治文摘(2017年6期)2017-10-09 01:24:51
      10《百駿圖》: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繪畫大融合范本
      防止“帶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廉政瞭望(2016年9期)2016-09-27 07:25:49
      尋找沈家本家族
      方圓(2015年19期)2015-09-10 07:22:44
      台中县| 新安县| 侯马市| 永顺县| 获嘉县| 龙里县| 太和县| 荔浦县| 芦山县| 张家口市| 姚安县| 额敏县| 贵南县| 靖远县| 万山特区| 靖西县| 南川市| 黑河市| 罗田县| 东光县| 澄迈县| 萝北县| 衡阳市| 邵东县| 铁岭县| 罗平县| 乌鲁木齐县| 洪泽县| 静乐县| 新疆| 类乌齐县| 黄浦区| 闵行区| 景德镇市| 塔城市| 乃东县| 出国| 区。| 巴塘县| 启东市|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