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君 張 黎
(1.湖南工商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5;2.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3)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早在解放戰(zhàn)爭之前,黨中央在總結各個革命根據地婚姻條例及法律的基礎上,就開始醞釀起草《婚姻法》。1950年5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然而,改造中國封建落后的婚姻家庭觀念與秩序并非一蹴而就,作為新生的政權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其宣傳、貫徹、執(zhí)行以及監(jiān)督等環(huán)節(jié)都是一個復雜艱難的過程。
《婚姻法》頒布一年以來,各級人民政府對城鄉(xiāng)廣大勞動人民進行了《婚姻法》的宣傳,合理地處理了許多婚姻糾紛案件。但據1951年10月,中央檢查組對《婚姻法》貫徹執(zhí)行情況檢查表明,許多地區(qū)還沒有把《婚姻法》貫徹下去。新法頒布后,因婚姻問題而引起的虐殺傷害事件仍然不斷發(fā)生。這固然有封建傳統(tǒng)勢力的抵制和反抗之因,更與黨的各級干部在宣傳貫徹過程中的抵觸情緒與消極態(tài)度有相當的關系。
在1952年西北局負責人馬文瑞向中央提交的報告中,提到許多地方沒有把《婚姻法》貫徹下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領導重視不夠,各地黨委和政府對貫徹《婚姻法》工作很少進行討論,或者執(zhí)行很不認真。西北局對各縣的調查顯示,對《婚姻法》的執(zhí)行,過去上級部門很少催,不少地方根本就沒有列入議事日程。有些干部認為工作忙,上邊催的不緊,下邊可拖則拖。有些干部認為:“報上登不如直接指示,來指示不如下來人,來人不如來首長”。[1]就西北局的范圍來說,僅靠中央和西北局發(fā)指示難以奏效的,要直接上級指示才行。與重視不夠相應的是許多老干部也存在舊思想,“他們對婚姻法了解是抽象的,還不了解貫徹婚姻法是反封建思想的斗爭,較多地保留著傳統(tǒng)婚姻觀念和狹隘、自私、漫散的小農意識,誤認為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會造成‘天下大亂’”。[2]對于《婚姻法》的學習和認識不足,不限于鄉(xiāng)村干部,不少地委書記、委員、縣長都沒有看過《婚姻法》,更沒有認真學習《婚姻法》,存在著濃厚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殘余。
在《婚姻法》頒布初期,宣傳工作還相對滯后,宣傳員、報告員的宣傳未切實動員起來,宣傳工作還不夠普遍深入,也沒有與農村的整黨運動結合起來。且在有限的宣傳中,一些干部沒有深入基層準確把握民情,由此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判斷,進而阻礙了《婚姻法》的貫徹執(zhí)行。
有些干部認為貫徹執(zhí)行不力在于地區(qū)特殊性,名為地區(qū)特殊性,實則是因為怕離婚的人多影響政績和穩(wěn)定。陜西扶風一區(qū)區(qū)長提到:哪一區(qū)離婚案增多,就表現哪一區(qū)政府工作最落后。由于存在這種不正確的思想,有些干部禁止宣傳,不敢宣傳。有些干部認為執(zhí)行不力在于群眾覺悟度不夠,“自紅軍手上就宣傳上婚姻自由了,到現在還不是一樣,一下子實現不了!”[3]因此滋生悲觀、消極情緒。這與后來貫徹《婚姻法》檢查組深入基層了解到群眾對于新法的認可度非常高的情況正好相反。
鄉(xiāng)村干部是群眾接觸面最多的干部,是黨和政府在基層不折不扣的代言人,代表著黨和政府,貫徹、執(zhí)行黨在農村的政策。如上所述,部分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對《婚姻法》了解不夠,也不去積極學習,因而難以做到守法,也不排除有干部“知法犯法”。區(qū)鄉(xiāng)干部違反《婚姻法》的現象比較普遍,宣傳一度成為紙上空文,因此引發(fā)群眾不滿:“婚姻法只說不干”“婚姻法管群眾,到底管干部不管?”有些區(qū)鄉(xiāng)干部想按《婚姻法》辦事,但難以獲得上面有力支持,群眾也要求干部與群眾上下一致,不要只說不做。實際上群眾聽到正確的宣傳之后,普遍認為:“《婚姻法》真好,要是大家和各地區(qū)都實行起來就好了?!盵4]
法律是法律,執(zhí)行是執(zhí)行,導致許多地方包辦婚姻、買賣婚姻以及早婚現象還很普遍。一些不法事件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對婚姻糾紛甚至對由此引起的命案,也沒有及時正確處理,有的還采取非法的手段,干涉群眾婚姻自由。
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婦女對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要求迫切,新社會亟需培育新觀念、樹立新風尚和建立新的良好社會秩序,在貫徹《婚姻法》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成為這一進程中的極大阻礙。
《婚姻法》的頒布和執(zhí)行,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更是關系到上千萬家庭、上億人口舊思想、舊觀念、舊意識的改造,關系到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勞動者新人的嚴肅的政治問題。在法律頒行初期遭受重重困難后,1953年起,中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婚姻法》宣傳運動,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原來各根據地和解放區(qū)成功實施各種婚姻條例的經驗的基礎上,采用了黨的成熟的組織原則和機制——民主集中制,用以介入調節(jié)推進《婚姻法》,把法律的頒行納入到黨的組織和政治的生活之中,以此克服靠單純推行法律過程中所帶來的種種弊端。
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經過黨的革命與建設實踐檢驗的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群眾路線的精髓,是中國共產黨的最大制度優(yōu)勢。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正確集中,才能將全黨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統(tǒng)一意志和行動。
早在《婚姻法》起草的過程中,就受到了毛澤東的重視,建國初他兩次親自主持召開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員會委員、政務院總理、副總理及全國政協(xié)常委等參加的聯(lián)席座談會并討論草案,對貫徹《婚姻法》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中共中央1950年4月30日下發(fā)《關于保證執(zhí)行婚姻法給全黨的通知》,要求各級黨委“把保證婚姻法正確執(zhí)行的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當作目前的和經常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對基層組織和黨員提出嚴格要求,強調“如果共產黨員有干涉男女婚姻自由行為以及因干涉婚姻自由而造成被干涉者的傷害或死亡的行為,將不僅應負民事和刑事的責任而受到國家的法律制裁,并且首先將受到黨的紀律制裁?!盵5]
除對黨內發(fā)出通知之外,全國總工會、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全國學聯(lián)、全國婦聯(lián)等五大群眾團體也于1950年7月,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給各地人民團體的聯(lián)合通知》,要求各級群團組織干部積極配合工作。如全國婦聯(lián)把工作重點放在調查研究和政策宣傳上,派干部參加《婚姻法》執(zhí)行情況調查組,召開有司法、宣傳部門、各大區(qū)及省市婦聯(lián)領導人參加的婚姻問題座談會等等,以此最大限度的調動各社會團體、各階層的積極性,保持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高度一致,行動上高度一致,實現正確集中,保證《婚姻法》的宣傳、貫徹和執(zhí)行。
貫徹《婚姻法》,廢除幾千年來相沿成習的封建婚姻制度,無疑是中國社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從這個層面上講,貫徹《婚姻法》就是一個反封建的社會改革運動。但是,這個社會改革不同于鄉(xiāng)村中的土地改革和其他社會改革,它完全是人民內部的事情,目標是解決廣大人民頭腦中關于婚姻方面的思想問題,絕不可以采取和土地改革一樣的階級斗爭方法,必須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擴大民主參與面,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夯實民主基礎。
婦女同志作為群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婚姻法》涉及的重要當事人,如果不把封建婚姻制度下的主要受害者——占人口一半的婦女發(fā)動起來,《婚姻法》的貫徹將無從談起。因此,發(fā)動婦女參與成為完成各種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證條件。事實也證明,婦女動員起來后,無論是在土地改革、生產、鎮(zhèn)壓反革命、捐獻、民主運動、抗旱等大的運動中,還是在批判封建婚姻觀念、宣傳新的婚姻家庭觀念和思想等方面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于黨,貫徹《婚姻法》也是如此。發(fā)動群眾,擴大民主,首先就要在各種代表會議上作出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在黨代會上作出決議。黨代會作出決議之后,號召黨團員堅決貫徹執(zhí)行,只要廣大的黨團員帶頭,其他一般群眾就可以帶動了。發(fā)動群眾的一個最重要手段是發(fā)現和培養(yǎng)大批的婦女積極分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拔大批的婦女干部參加黨政機關基層(區(qū)、鄉(xiāng))的組織。給予婦女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可能與機會,讓婦女群眾變成貫徹《婚姻法》的中堅分子,無疑有利于形成宣傳《婚姻法》的氣勢與底氣。以河南省魯山縣為例:“全縣有560個女共產黨員,27749個女共青團員。在政府的基層組織內,也有大批的婦女參加。有186個副鄉(xiāng)長,5個女正鄉(xiāng)長,384個女鄉(xiāng)政委員,一個女區(qū)長”。[6]這些先進分子和基層干部不僅是各種運動的領導和帶頭者,更是貫徹《婚姻法》的骨干。婦女“半邊天”走上前臺,參與新法的宣傳貫徹工作,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經濟社會生活,擴大了民主基礎,帶動了群眾思想覺悟的提高、斗爭意識增強,這些無疑加快了新法的推行。
準確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優(yōu)勢,發(fā)揮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規(guī)制作用,促進工作規(guī)范化運作,為《婚姻法》宣傳貫徹執(zhí)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嚴格履行議事決策程序,處理婚姻案件,不論大小,都必須謹慎從事,要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廣泛尋求各方面群眾意見,并切實執(zhí)行請示制度,這樣才能避免決策工作陷入被動。如《婚姻法》貫徹過程中的婚姻案件公審,必須事先充分準備,并十分注意實事求是,不能教條主義強求每個地區(qū)都開一個公審大會,必要的時候可以幾個區(qū)聯(lián)合召開,不可硬湊。必須積極地全面地宣傳《婚姻法》的全部立法精神,對過去錯判的婚姻案件要重點檢查。對于群眾中存在的婚姻方面的突出的嚴重的問題,依法提交人民法院依法判處。
處理婚姻案件,既要經過實事求是的調查,發(fā)揚民主,考慮群眾的呼聲和社會的影響,又要嚴格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嚴格執(zhí)法,把法與情、法與理結合起來。對極少數虐待虐殺婦女和干涉婚姻自由造成嚴重惡果,致民憤很大的犯罪分子必須經過法庭審判,依法給予應得的懲處。處理極少數犯罪分子時,應當掌握“過去從寬,今后從嚴”“群眾從寬,干部從嚴”“黨外從寬,黨內從嚴”的原則,并應經過群眾討論,領導批準,把民主和依法制裁兩者結合起來,用民主集中制促進法律的實施,維護法律的權威。
《婚姻法》貫徹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這就需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首先在干部中進行普法,促使其從思想上掃除認識和執(zhí)行《婚姻法》的阻礙。其次,不斷加強民主集中制修養(yǎng),把握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貫徹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確保民主集中制剛性執(zhí)行。
各級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不斷改進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當時貫徹執(zhí)行的典型經驗有:宣傳上大張旗鼓,堅持苦口婆心諄諄告誡的態(tài)度,堅持長期地耐心宣傳教育的方針,并須有步驟的進行,即先干部,后群眾,先作正面的普法教育,后作思想批判,先宣傳好典型,后講壞典型,嚴防因宣傳不慎,給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發(fā)揮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宣傳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舉辦普法展覽會、宣傳棚、小型巡回展覽等;引入情境式宣傳,通過具體處理婚姻糾紛及公開審判典型案件進行宣傳,同時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宣傳內容、宣傳方法,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進一步扭轉了群眾中存在的封建思想觀念以及對《婚姻法》的誤讀,有力推動了《婚姻法》的貫徹執(zhí)行。
盡管《婚姻法》在頒布后的貫徹實施中出現了種種困難和阻力,但中國共產黨不愧為一個政治上日漸成熟的大黨。在全國執(zhí)政之初,在總結以前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完善與落實民主集中制,充分把握好民主與集中、民主與法治之間的關系,并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婚姻法》貫徹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既宣傳了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又使干部群眾接受了一次民主法制教育,對于人民群眾婚姻觀念的轉變、社會持續(xù)的穩(wěn)定和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都有著重要意義。
革命戰(zhàn)爭各個時期,各解放區(qū)政府均頒布了一些關于婦女解放、婚姻自由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初步宣傳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思想,動搖了一些封建傳統(tǒng)觀念,但仍不足以動搖傳統(tǒng)婚姻制度的根基。新的《婚姻法》一經頒布,“男女權利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即作為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這對于幾千來的封建傳統(tǒng)婚姻制度來說是根本性的改革,也標志著傳統(tǒng)婚姻制度的瓦解、現代婚姻制度的建立,這是一次質的發(fā)展和進步。
經過大力宣傳《婚姻法》和建立婚姻登記制度,新的婚姻觀逐步建立,群眾對于婚姻法有了正確的認識,早婚的現象變少,自由戀愛逐步獲得認同。以河南省魯山縣為例,全部188個鄉(xiāng)中已經有150個杜絕強迫包辦的婚姻,實現了婚姻自由,模范夫妻與家庭大量出現。[7]《婚姻法》的頒行使封建的婚姻家庭關系得以廢除,女性從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倫理中逐漸解放了出來,婚姻家庭和諧度增強,推動了現代婚姻制度的構建。
《婚姻法》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頒行有其自身特殊的背景。國家正值起步期,百廢俱興之際亟需一場全方位全領域的變革,思想觀念的變革往往是革命的先導。先進的思想和觀念足以鼓舞士氣,起到為國家建設凝心聚力的作用。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關的婚姻家庭領域成為民主改革的首要戰(zhàn)場,這也使得《婚姻法》不同于其他法律,呈現政治色彩濃、革命意義大的顯著特色。
婚姻家庭的穩(wěn)定是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通過《婚姻法》所帶來的民主改革的洗禮,祛除了國民黨時期傳播的“共產共妻”謠言所帶來的惶恐,民主和睦、團結互敬的新式家庭不斷涌現,封建傳統(tǒng)禁錮被一一打破,人的天性得以極大的解放,尤其是婦女獲得解放,其權益和安全得到了社會和法律上的嚴格規(guī)約和保護,這充分調動了婦女的生產勞動積極性,促使其在生產勞動、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出了新生的強大的力量?!痘橐龇ā吠苿恿酥袊鐣呌诜€(wěn)定、文明、合理、進步,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各項建設事業(y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撐,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婚姻法》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以《婚姻法》的頒布為標志在新中國掀起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為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婚姻法》實施初期雖遭遇困阻,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fā)揮民主集中制的優(yōu)勢,攻堅克難,促使《婚姻法》成為宣傳、貫徹、執(zhí)行的樣板法、示范法,為我國后來制定頒布執(zhí)行一系列法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婚姻法》維系了家庭的和諧,奠定了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其立法精神至今影響巨大,既體現了司法為民情懷,又體現了對于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為社會主義新政權的法治奠定了基礎。
總之,中國共產黨運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發(fā)揮民主集中制的優(yōu)勢,經過短期的困難后,推動《婚姻法》得到了有效的貫徹落實,這對于滿足廣大婦女群眾的婚姻自由,爭取平等的人格和經濟上的獨立、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新民主主義中國向社會主義中國的轉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