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見羅雀者①,所得皆黃口小雀②。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黃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黃口亦可得?!笨鬃宇欀^弟子曰:“善驚以遠害③,利食而忘患④,自其心矣⑤,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⑥,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⑦?!?/p>
——摘自《孔子家語》
注釋:①羅雀者:張網捕鳥的人。②黃口:雛鳥的嘴為黃色,后又借指雛鳥。③遠害:遠離禍害。④利食:貪食。⑤自:出自。心:本性。⑥長者之慮:年長者的謀慮。全身之階:全身,保全身體;階:同“借”,憑借。⑦戇:愚傻,魯莽。?。旱渷y,禍害。
點悟
大鳥有警覺性,小鳥貪吃警覺性差,所以大鳥不易捕得而小鳥易捕。小鳥如果跟隨大鳥則不容易被捕到,跟隨小鳥則有禍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慎重地選擇領袖,善于聆聽長者的智慧,跟著莽撞的人可能會有禍患。同時,也告誡我們,不要因為貪欲而使自己陷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