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八淖浴辟Y助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
      ——以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為例

      2020-01-18 18:30:27龍躍蓮
      關鍵詞:資助育人學校

      龍躍蓮

      (河南科技學院 新科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學生資助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事關脫貧攻堅成效和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基本目標,但助困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激勵學生學會自食其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物質資助與育人有效結合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2018年3月,課題組通過問卷星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在校生進行了“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實效性問卷”隨機調查,共3017名學生參與了調查。在調查分析與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不斷創(chuàng)新資助育人的新途徑,積極探索資助育人的新載體,努力挖掘資助工作在育人中的新作用,逐漸形成了“四自”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的資助育人模式,以期真正達到自我解困的終極目標。

      一、“四自”教育是實現高校資助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

      “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fā)展和表現自己全部的即體力和腦力的能力的機會”,[1]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是要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個性的發(fā)展。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而言,物質上的匱乏雖讓他們的發(fā)展受到諸多限制,但他們同樣需要個人發(fā)展,甚至是更大的發(fā)展,不僅要培養(yǎng)個人的勞動能力以備將來自食其力,還需學會處理好各種關系,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因此,我們所應追求的是“從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缺乏個性,走向以個人主體的自覺、自愿、自主的發(fā)展”,[2]只有這樣,困難學生才能掌握最終解困的根本技能。

      國家不斷完善資助體系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決學生一時的困難,而是激勵學生學會自食其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高校資助育人是指高等學校根據國家政策法規(guī)的要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施行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相結合的多重資助模式,[3]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開闊思維拓寬視野,主動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做到勵志感恩堅守誠信,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從而達到育人的效果。

      “四自”教育中,自我管理是基礎,自我服務是手段,自我教育是目標,自我監(jiān)督是保障,這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相互統(tǒng)一、缺一不可的,只有統(tǒng)一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資助育人的目標。原來的學生工作基本是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的被動接受式教育,而“四自”教育則倡導以學生為核心,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輔助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我總結實現自身全面發(fā)展。“四自”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體現于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全過程,是實現高校資助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四自能力”,培養(yǎng)受助學生的自理、自育、自立、自律理念,才能使他們成為自我發(fā)展的掌舵者。

      二、“四自”資助育人模式的實踐路徑

      (一)細化資助育人機制

      在繁雜的事務工作中,要將資助育人工作做好,簡單的口號宣傳是不行的,流于形式的完成任務也是不行的,構建規(guī)范系統(tǒng)的資助育人工作機制必不可少。資助育人工作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計劃,學校應從工作目標、育人理念、決策思路、具體舉措、評估激勵、執(zhí)行監(jiān)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將資助育人工作細化,為進一步落實落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學校每年對各系的資助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是很好的舉措,做得好還會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有助于提高一線工作者的積極性。但是工作是否落實落細落地也不能僅僅依指標而定,關鍵還是要看學生的“四自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積極主動、勇于創(chuàng)新、心懷感恩、敢于擔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二)拓展勤工助學空間

      目前學校勤工助學崗位類型的單一現狀,使得很多學生認為勤工助學就是打掃衛(wèi)生、分發(fā)鑰匙、送送資料等事情,甚至有的學生覺得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還看不起那些任勞任怨的學生。學校應該多關注勤工助學學生工作情況,多挖掘勤工助學正能量,做好正面宣傳,引導學生向身邊的勞動之星看齊,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要積極拓寬勤工助學崗位,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個人特長,提供多層次的崗位類型,組織各類相關技能培訓,適應學生個性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工作技能。從調查結果看,當被問及“您認為哪種幫扶形式對困難生最有效”時,40.87%的學生認為是技能培訓,35.27%的學生認為是經濟資助,15.64%的學生認為是心理輔導,8.22%的學生認為是學習指導。不難發(fā)現,學生把技能培訓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學校開設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訓班”,這種培訓就很受學生歡迎。此外,學校還可以加強對外合作,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拓寬勤工助學渠道,讓學生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三)培養(yǎng)受助學生主體意識

      資助育人工作的核心是學生,老師起著“輔”和“導”的作用,因此調動受助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每學期組織的家訪活動,通過家校溝通,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學校的關心與溫暖;輔導員堅持每天走進宿舍、走進課堂,不定期與困難學生談心談話了解學生情況。這些都是很好的育人方式,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奠定了基礎。此外,學校可以統(tǒng)籌協(xié)調,在學生干部中設置一定的困難生比例,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生事務管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每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引導期,各系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困難生的思想引導,鼓勵困難生邁出第一步,參與班委、學生會及其他學生組織的競選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困難生骨干,為他們提供更多鍛煉的平臺,這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自我發(fā)展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帶動其他困難生共同進步。

      (四)鼓勵師生攜手做科研

      學校積極探索學生“四自”教育途徑,開拓創(chuàng)新,以指導教師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其中困難學生占一定比例,為學生提供科研項目研究機會。比如,每年開展的大學生“百農英才”創(chuàng)新項目,涉及小創(chuàng)作、小設計、文學、藝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性研究等方方面面。此外,管理系輔導員與學生共同申報新鄉(xiāng)市社科聯重點調研課題,主題涉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對策研究”“當前大學生戀愛問題及對策研究”等;機械系輔導員申報的“大學生‘四自’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被列為學校輔導員工作特色項目。實踐證明,鼓勵、引導和資助大學生積極地參與科學研究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科研興趣,擴寬學生知識面,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鍛煉社會交際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

      (五)提供多樣化的公益文化服務活動平臺

      在參與“高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實效性問卷”隨機調查的學生中,困難生比例占40.8%。根據調查結果,當被問及“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各類比賽活動、公益活動等,能夠緩解困難生的自卑孤僻狀態(tài),增強其感恩意識,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時,47.2%的困難生表示非常贊同,45%的困難生表示比較贊同。當被問及“您參加志愿服務或公益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88.95%的困難生認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可以“盡我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84.32%的困難生認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可以“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由此可見,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是實現資助育人目標的有效平臺。

      為克服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平臺存在的短板,學校制定學生“第二課堂”成績積分制度,充分發(fā)揮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和各類社團的作用,完善組織架構,從院至系,吸收更多的困難生參與其中,調動他們的主體性。學生自發(fā)組織了義務維修、支教、看望孤寡老人、隨手扶單車、文明督導、綠色環(huán)保、公益文化進社區(qū)等各類志愿活動和實踐活動。此外,學校還積極聯絡校外實踐育人基地,在實踐過程中,學校多支社會實踐團隊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工部學生工作助理中心組建的“傳愛心火炬,筑我中國夢”支教團隊連續(xù)三年獲得全國百強實踐團隊榮譽,學校還被授予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志愿者最佳合作單位。這些活動都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激勵和鼓舞,學生在活動中不僅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增加了社會閱歷,增強了集體榮譽感,還更堅定了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決心和信心。

      (六)實施“全程跟蹤”式榜樣引領工程

      榜樣引領工程通過尋找身邊的榜樣,引領學生構筑成長的夢想,樹立奮斗目標,找到前進的動力、路徑和坐標,主動造就自我。學校“四自”資助育人的效果不是短期就能顯現的,“全程跟蹤”就是從學生在校到學生畢業(yè)后,持續(xù)跟蹤調查回訪,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結果反饋機制。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應注重從困難生中挖掘勤工助學先進個人、誠信自強之星等優(yōu)秀學生,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正能量,激發(fā)身邊示范效應。學生畢業(yè)以后,要繼續(xù)關注困難生的發(fā)展,挖掘優(yōu)秀典型,請他們回母校給在校的學生作勵志報告,講述他們的奮斗歷程;同時收集他們對學校資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不斷完善資助育人模式。[4]這種“全程跟蹤”式榜樣引領作用,可以起到生與生之間的傳幫帶效應,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斗志,鍛造學生向上向善的品格,強化學生責任擔當意識。

      學校應將資助育人工作作為學生日常工作的一項長項工作來抓,因為資助育人效果直接影響到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目前每年的困難生數量基本占到了學校全體在校生的三分之一,通過構建“四自”資助育人模式,切實發(fā)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學校能為困難學生打造一個“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幫扶體系,使他們健康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所作為的棟梁之才。

      猜你喜歡
      資助育人學校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fā)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中國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奇妙學校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中國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
      兴城市| 隆化县| 望都县| 个旧市| 太和县| 黑山县| 班戈县| 深水埗区| 逊克县| 广宗县| 奇台县| 贵定县| 诸城市| 佛坪县| 南陵县| 秦安县| 滨州市| 同心县| 莲花县| 永泰县| 安陆市| 惠东县| 德江县| 阿拉尔市| 额敏县| 巴马| 峡江县| 陆良县| 麟游县| 南江县| 博罗县| 大埔区| 高要市| 宁津县| 松阳县| 鞍山市| 兴城市| 彭山县| 高唐县| 河间市|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