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十年《大唐三藏圣教序》研究綜述

      2020-01-18 19:52:38陳可凡吳曉涵
      黑河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集字唐三藏雁塔

      陳可凡 吳曉涵

      (1.河北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湖北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62)

      《大唐三藏圣教序》(以下簡稱《序》)是貞觀廿二年,唐太宗應(yīng)玄奘法師請求,為其所翻譯的佛經(jīng)所作的總序,皇太子李治又親自撰寫了《皇太子臣治述圣記》(以下簡稱《記》)。《序》和《記》留存于世主要有石刻本的《懷仁集王圣教序》、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和《同州圣教序》,還有王行滿書寫的《招提寺圣教序》,紙本主要有《懷仁集王圣教序》的宋拓本和敦煌文書中的唐代“御制經(jīng)序”。學(xué)界對《大唐三藏圣教序》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也已有學(xué)者做了相關(guān)的敘述,因此,本文主要對2009年以來近十年的研究進行介紹。

      一、關(guān)于《序》和《記》

      這里所說的《序》和《記》的研究主要指的是《序》與《記》的寫作始末及《序》《記》對唐代佛教發(fā)展的影響兩個方面。

      1.《序》和《記》的寫就始末

      盧芳玉《大唐三藏圣教序考》對《序》和《記》的寫就始末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文中借《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表啟》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唐太宗與玄奘法師的書函往來的記載,指出《瑜伽師地論》的譯成,是太宗對玄奘所求“寫序”一事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1]。而郝松枝《〈大唐三藏圣教序〉與唐代佛教的興盛》則持不同意見[2]。郝文認為,《序》和《記》的寫成,尤其是太宗《序》的寫成有另一段曲折的經(jīng)歷,涉及佛教興衰部分內(nèi)容的下文將談到,此不贅述。郝文認為玄奘為求得太宗為其新譯佛經(jīng)做序,多次上表太宗,第一次上表被太宗以“學(xué)淺心拙,在物猶迷”為理由拒絕后,又再次向太宗上表,并在表文中敘述了自己被拒絕后的失意與彷徨。在經(jīng)過多次努力后才最終感動太宗,如愿得到《序》文。兩文中對《序》和《記》的寫就原因所作的解釋雖不沖突,各有側(cè)重,但皆不甚清晰,各有邏輯不通的地方。羅豐《王字傳統(tǒng)的構(gòu)建與流行:關(guān)于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的再討論》也對玄奘法師的“求序”做了詳細論述并指出最后是由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的斡旋才使得太宗答應(yīng)賜序[3]。

      2.《序》和《記》對唐代佛教的影響

      此方面的研究目前僅有上文提到的郝松枝一文做了討論。郝松枝認為,唐代素有抑佛崇道的傳統(tǒng),玄奘西行尚且得不到太宗的支持,但玄奘卻有心通過西行求經(jīng)來振興唐朝的佛教,并為滿足太宗對西域的好奇心,在翻譯佛經(jīng)的同時,夜以繼日地完成了《大唐西域記》,附以求《序》的表文上呈給太宗。從這里可以看出《序》和《記》的寫成,對唐朝佛教來說稱得上是起死回生的一劑良藥[2]。

      二、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由褚遂良正書,萬文韶刻書,是《大唐三藏圣教序》最早的石刻本。今立于西安慈恩寺雁塔南門前,左為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右為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記》(即前文《皇太子臣治述圣記》)。兩石皆刻于永徽四年,《序》比《記》稍早。

      1.書法技藝及其內(nèi)涵

      朱友舟的《字里金生,行間玉潤——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解析》共四篇文章,按字形結(jié)構(gòu)分類對《雁塔圣教序》的結(jié)字特點進行解析[4]。李夢媛《婉媚遒逸 貌如嬋娟——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書法欣賞》則從《雁塔圣教序》在唐楷中的地位及各代書家對其評價出發(fā),綜合論述了《雁塔圣教序》的書法藝術(shù)特點[5]。閔健《淺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的線條及點畫的韻味》從碑刻中褚字的線條和點畫賞析《雁塔圣教序》的書法韻味[6]。李鵬《褚遂良書法藝術(shù)的內(nèi)涵解讀》則從執(zhí)筆法、運筆法和章法等方面解讀了《雁塔圣教序》的藝術(shù)內(nèi)涵[7]。

      2.其他研究

      路遠《〈雁塔圣教序碑〉之褚遂良署銜何以不同》認為,褚遂良書《雁塔圣教序碑》的時間是高宗時期,在書《序》碑是用太宗時官銜、在書《記》碑時則用高宗時官銜是出于對兩位皇帝分別稱臣的意圖。既滿足了高宗新帝立威的需求,又不失對已故太宗皇帝的尊崇,恰到好處、入規(guī)入矩[8]。李夢媛《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補筆修正考》對《雁塔圣教序碑》中的補筆原因和補筆痕跡做了論述,認為褚遂良補筆是為了減少貞觀年間首次書寫的《序》中的行書筆意,讓其成為具有更多廟堂氣息的銘石書。而在碑上留下補筆痕跡則是為了體現(xiàn)對兩代皇帝的紀念[9]。高喜鋒《論褚遂良晚期書風的形成與道家“虛實相生”思想的關(guān)系——以〈雁塔圣教序〉的書法風格為代表》認為《雁塔圣教序》中褚字相較于歐字和虞字更多地表現(xiàn)了舒展與自然,是受到道家“虛實相生”“空靈”思想的影響[10]。

      三、《懷仁集王圣教序》與《大唐三藏圣教序》敦煌寫本

      《懷仁集王圣教序》是唐咸亨三年(672年)由弘福寺僧釋懷仁集王羲之書而成。碑成,出立于長安修德坊弘福寺,北宋始被移至西安碑林。碑文除了太宗的《圣教序》、高宗的《述圣記》、皇帝答敕、太子箋答外,還有玄奘所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以及潤經(jīng)的大臣姓名和官職。

      1.《懷仁集王圣教序》綜合研究

      羅豐《王字傳統(tǒng)的構(gòu)建與流行:關(guān)于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的再討論》從碑石的構(gòu)造形式、碑石的制作和流傳過程、文本產(chǎn)生的背景、懷仁集字所帶來的影響和《集王圣教序碑》所代表的王字傳統(tǒng)的確立五個方面詳細論述了《懷仁集王圣教序》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觀點引人深思,可讀性極高[3]。

      另外,較全面的綜合性研究還有以下兩篇碩士學(xué)位論文。陳翰嬰《〈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研究與我的創(chuàng)作》系統(tǒng)介紹了初唐的書風、刊刻過程、傳世拓本、集王字碑,以及集字來源和集字標準[11]。董存建《〈集字圣教序〉研究》則先是系統(tǒng)梳理了《懷仁集王圣教序》的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情況,再系統(tǒng)分述了《集字圣教序》的刊刻、版本考證、歷代對《懷仁集王圣教序》的研究和師法,最后論述了集字來源[12]。在集字來源部分,董文比《〈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研究與我的創(chuàng)作》一文更多關(guān)注到了除《蘭亭序》以外的集字來源,如“王書刻帖”。

      2.《懷仁集王圣教序》書法藝術(shù)研究

      黃明海、邱志文《論對比手法在書法結(jié)構(gòu)中的運用——以〈集王羲之圣教序〉為例》以《懷仁集王圣教序》為例,討論了線的位置、線的方向、線的長度和線的形狀四個方面對書法結(jié)構(gòu)中對比手法的應(yīng)用[13]。周治銳的碩士學(xué)位論文《王羲之書法藝術(shù)單字空間造型的研究》從《懷仁集王圣教序》的單字空間造型入手,論述了“王字”點畫造型、結(jié)字造型、字內(nèi)空間布白及筆法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闡述了行書標準化對后世的影響[14]。

      3.宋拓本《懷仁集王圣教序》

      王湛《北宋拓〈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賞析》介紹了現(xiàn)存《懷仁集王圣教序》宋拓本的各種版本和其中的精拓本,并詳細闡述了國家博物館藏寶熙、沈乙盦(一說為沈盦)跋本的遞藏歷史,考釋了其鈐印者和審定者,說明了其損益情況和考據(jù)價值[15]。王湛另一文《國博藏北宋拓〈集王圣教序〉》通過介紹《懷仁集王圣教序》北宋拓本的考據(jù)上的依據(jù),闡述了分辨《集序》北宋拓本與南宋拓本的方法并系統(tǒng)介紹了國家博物館藏王際華跋本[16]。仲威《〈集王羲之書三藏圣教序〉北宋拓本兩種》詳細介紹了《懷仁集王圣教序》傳世的北宋善拓兩種:國家博物館藏本和上海圖書館藏本??紦?jù)了上述兩種拓本的遞藏歷史等內(nèi)容,并闡釋了分辨《集序》南宋拓本和明清拓本的方法[17]。馮小夏《〈懷仁集王之書圣教序碑〉及其早期拓本研究》通過七種北宋拓本的對比研究,認為前人提出的個別拓本考據(jù)未必具有普遍適用性。同時,拓本研究對石刻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18]。馮小夏《〈懷仁集王圣教序碑〉與故宮藏北宋拓本一種》整理了北宋拓本共二十七種[19]。

      4.《懷仁集王圣教序》的其他研究

      張?zhí)烊恪丁醇跏ソ绦颉翟谒未d盛的原因初探》認為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對唐代書風的繼承和書家的推崇是《懷仁集王圣教序》在宋代興盛的三個主要因素[20]。郁建偉《書法集字現(xiàn)象研究》通過集字分類、唐宋集王行書整理和對比、清代碑帖集聯(lián)的興起三個方面對由《懷仁集王圣教序》所開創(chuàng)的集字現(xiàn)象做了系統(tǒng)的論述[21]。王玉池《現(xiàn)存〈唐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碑〉為復(fù)刻等問題》質(zhì)疑《懷仁集王圣教序碑》的真實性,認為其并非懷仁集字的原作,而是唐代翻刻的作品。但這只是一些學(xué)者的觀點,限于小范圍的探討,不能成定論[22]。張東華《以〈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論證〈蘭亭序〉真?zhèn)巍废仁钦沓觥短m亭序》比《臨河敘》多出來的字,再將這些字與《懷仁集王圣教序》中的字進行對比,論證了《蘭亭序》的文本的真實性[23]。

      5.《大唐三藏圣教序》敦煌寫本

      馬德《敦煌本唐代“御制經(jīng)序”淺議》根據(jù)敦煌寫本所載玄奘譯《能斷金剛經(jīng)》的版本性質(zhì),認為敦煌本P.2323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和《皇太子臣治述圣記》敦煌寫本中時間較早的,但其絕對年代應(yīng)不早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寫本[24]。

      四、結(jié)語

      近十年關(guān)于《大唐三藏圣教序》的相關(guān)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學(xué)者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不斷提出補充和修正,對《大唐三藏圣教序》和《皇太子臣治述圣記》及相關(guān)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其研究具有以下特點:(1)研究側(cè)重于對《雁塔圣教序碑》和《懷仁集王圣教序碑》書法藝術(shù)的闡發(fā);(2)《懷仁集王圣教序》的拓本研究較全面且以宋拓本為主;(3)研究具有繼承性和創(chuàng)新性。但是,已有的研究仍相對集中在一些熱門領(lǐng)域,對如《懷仁集王圣教序碑》的明清拓本和《雁塔圣教序碑》的拓本研究較少。再有,對于敦煌寫本的研究也沒有形成系統(tǒng)。但可喜的是,關(guān)于《大唐三藏圣教序》的研究現(xiàn)已形成較完整的體系和范式,并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猜你喜歡
      集字唐三藏雁塔
      游雁塔
      揚子江(2022年3期)2022-05-07 01:00:01
      動機比能力重要
      北方人(2021年13期)2021-07-17 03:07:22
      雁塔夜吟
      唐碑之冠——《雁塔圣教序》(上)
      大唐三藏聖敎序并心經(jīng)
      顏體集字
      顏體集字
      顏體集字
      顏體集字
      新式取經(jīng)
      上海故事(2012年1期)2012-04-29 05:20:16
      中卫市| 攀枝花市| 阳新县| 保山市| 郑州市| 满洲里市| 望城县| 榆树市| 越西县| 武宁县| 浦东新区| 新密市| 枣强县| 揭东县| 通化市| 紫金县| 康保县| 榆社县| 曲周县| 和林格尔县| 清水县| 徐闻县| 墨玉县| 吉林省| 鹿邑县| 南江县| 泾川县| 民和| 武清区| 江源县| 洛浦县| 普安县| 伊川县| 来宾市| 威远县| 息烽县| 凯里市| 绥芬河市| 谷城县| 鲁山县|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