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鄭先生的兒子最近幾天感冒了,每天鼻涕連連,擤得鼻子又紅又腫。熬了一周,孩子的感冒可算好了,但耳朵又出問題了,總說里面疼,經?!拔宋私小?。鄭先生拿手電筒朝兒子耳朵里一照,發(fā)現(xiàn)里面紅紅的,趕緊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確診為分泌性中耳炎。
孩子感冒 耳朵易受牽連
很多家長認為中耳炎是耳朵里進臟水才會引起,實際上,感冒時耳朵也很容易受牽連,特別是孩子,約10%的感冒患兒會發(fā)生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是耳朵鼓膜里面的一個小空間,它和鼻咽部之間的通道叫咽鼓管。平時,咽鼓管閉合成縫隙狀,只有當人張口、吞咽、打呵欠、打噴嚏等時,咽鼓管才會打開,使外界空氣進入中耳內,維持中耳內外壓力的平衡。然而,人一旦患感冒,鼻咽部黏膜很容易充血、水腫,很可能壓迫鄰近的咽鼓管,造成咽鼓管堵塞。這時,人再張口、吞咽,咽鼓管也無法打開,導致外面的空氣不能及時補充進中耳內,造成中耳外的壓力大大超過中耳內,進而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擴張、淤血,引發(fā)分泌性中耳炎。
此外,許多孩子感冒流鼻涕時,家長習慣用兩手指捏住他兩側的鼻翼,讓他用力將鼻涕擤出,殊不知,這樣做可能迫使含有大量病毒、細菌的鼻涕向后流,甚至流進中耳內而引發(fā)分泌性中耳炎。
耳疼耳鳴紅腫 中耳炎先兆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可導致鼓膜硬化、黏連等,甚至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傷。怎樣才能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患了分泌性中耳炎呢?
通常,分泌性中耳炎早期一般不會出現(xiàn)耳朵流水、流膿等明顯癥狀。如果大一點的孩子總說自己耳朵疼、脹,或感覺耳朵里像塞了一團棉花,或有“轟鳴”聲,而小一點的孩子總是搖頭哭鬧或用手抓耳朵,家長此時要看看孩子的耳朵,里面如果紅腫,多半是患了分泌性中耳炎。
用藥治療 要用夠療程
患了中耳炎,要堅持使用抗生素,同時耳朵局部可使用一些消腫止痛藥,如苯酚甘油。必須等到耳朵疼、悶等癥狀完全消失,鼓膜充血、腫脹等體征完全消失以后,才能停藥。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用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就只讓他吃兩三天藥,因為此時致病菌剛剛被抑制,還沒有完全被消滅,很容易死灰復燃,孩子往往停藥過不了兩天就會癥狀加重,再次使用抗生素反倒易產生耐藥性。
預防中耳炎 先學會擤鼻涕
孩子少不了得感冒,感冒了也少不了流鼻涕,為防中耳炎發(fā)生,家長要記住以下兩條建議:
1.孩子感冒時,如果鼻塞、流鼻涕等鼻部癥狀比較嚴重,須使用鼻減充血劑,以減少鼻黏膜充血和鼻甲肥大的發(fā)生,從而避免咽鼓管受壓迫。
2.教孩子正確擤鼻,做法是: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樣方法再擤另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