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偉
手腳冰涼的人容易得癌?很多人都會大吃一驚!因為對他們來說,一到冬天老覺得手腳不暖和幾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可是否這樣就真的會被癌癥纏上呢?
冬冷癥多屬陽虛體質
導致手腳冰涼的原因很多,人體的基礎代謝率較低、血液儲備能力降低、末梢循環(huán)不好、體溫調節(jié)不佳等都可能讓人感到手腳冰涼,這些在老年人身上并不少見。如果身體其他部分并沒有感到不舒服,而只是覺得手腳冰涼,不必過于緊張。但是,如果常年手腳冰涼,平時還老覺得疲勞怕冷、打不起精神、唇色較淡、性欲減退,男性經(jīng)常遺精,女性白帶清稀,則需要提高警惕。這類人屬于寒性體質,也就是陽虛體質。
腫瘤的發(fā)生和人體的正氣密切相關,長期脾胃虛弱、正氣不足的人更容易被“邪氣”侵犯,有可能發(fā)生癌變。有些偏離正常的體質就好比腫瘤的溫床,時間越久,“培植”腫瘤的風險就越高。陽虛體質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些山藥、枸杞、桑葚、核桃等補益食品,適量運動可以鼓舞陽氣,還要避免熬夜。
現(xiàn)將冬冷癥的臨床類型、癥狀和應對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穿的比別人都多——全身怕冷型
常見癥狀:全身怕冷,常打哆嗦;喜開暖氣、烤火或以電熱器取暖,喜趁熱飲食;穿著較為臃腫,與他人形成鮮明對比;出門常低頭彎腰,睡覺常蜷縮一團;而且有喜夏厭冬傾向,表現(xiàn)為夏天精神爽利,出汗較一般人少;冬天精神不振,其余癥狀如前所述。測量體溫無發(fā)熱。以年老體弱者和20至40歲女性多見。
處理建議
調整飲食:多吃高熱量食物(如肉、蛋、禽、奶、糖類等,但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壓者不宜),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治療原發(fā)病:患有缺鐵性貧血者可口服維血沖劑或硫酸亞鐵,并補充維生素C,多吃雞血、豬血和豆制品,嚴重者到醫(yī)院肌注右旋糖酐鐵;患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者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患腸蟲癥者口服驅蟲藥如腸蟲清等。
手腳冰涼愛出汗——手足發(fā)涼型
常見癥狀:手足無故發(fā)涼,足部發(fā)涼常上延及膝;平時走動時發(fā)涼不明顯,與他人握手時方感他人手暖自己手涼;手足發(fā)涼以靜坐時明顯,并隨靜坐時間延長而加重,伴潮濕多汗,即使戴手套穿棉鞋也不起作用;喜用熱水浸泡手足,因軀體不怕冷,故不喜開暖氣,以青少年和在辦公室靜坐工作者多見。
處理建議
加強運動:平時多運動尤其是多動手足,以增強手足血液循環(huán)。手足保?。涸纭⑽绾屯砩纤案饕淮斡脽崴菔肿?0分鐘(睡前一次最好用生姜煎水:生姜100克打爛,加水500毫升煎20分鐘),以刺激手足穴位,加強御寒效果。
治療原發(fā)?。夯加惺肿愣嗪拱Y者可用明礬水(明礬30克打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鐘)浸泡手足,以除手足多汗;患有雷諾氏?。ㄖ饕Y狀手足冰涼,陣發(fā)性紅白或青紫交替,年輕女性多見)者可口服調整植物神經(jīng)功能藥如谷維素、擴血管藥如山莨菪堿和維生素E等。
一有感冒必中招——易患感冒型
常見癥狀:在怕冷基礎上易患感冒;怕冷特點或為全身怕冷,或為手足發(fā)涼,或全身怕冷和手足發(fā)涼兼有;怕冷—感冒交替發(fā)作,即使積極治療也不見效,遷延不愈,但每于春暖花開后自然好轉,次年冬季再度發(fā)作;到醫(yī)院檢查一般無異常發(fā)現(xiàn),抗感冒治療可使感冒緩解或痊愈,但不能解除怕冷癥狀。以平時體質虛弱和患有慢性病者多見。
處理建議
重視保暖:加強全身和手足保暖,在嚴寒時節(jié)盡量不接觸冷水冷物,飲食宜熱,以免局部刺激引發(fā)全身血管收縮,上呼吸道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感冒。
口服中藥:本型在中醫(yī)學多屬腎陽虛,癥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目眩暈、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舌淡胖、脈沉弱;或伴陽痿、不孕、浮腫等,可口服腎氣丸。
接種疫苗:在防寒保暖的基礎上,接種感冒疫苗,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頭暈沒勁總疲倦——血壓偏低型
常見癥狀:除血壓偏低、怕冷外,還有軟弱、疲憊、四肢無力等癥狀,以及腦供血不足所致的頭暈、頭痛或暈厥等癥狀,易誤診為感冒、發(fā)熱、腦動脈硬化、神經(jīng)性頭痛等。測量血壓多小于90/60毫米汞柱。以消瘦老人和18至45歲的女性多見。
處理建議
動作緩解:姿勢動作要緩慢,具體地說是從躺位、蹲位或坐位轉為站立位的過程要緩慢,以免造成大腦突然供血不足。衣物宜緊:盡量穿偏緊的衣褲和彈力襪子,以幫助血液回流。
飲食偏咸:因飲食偏咸可使人多喝開水,故可增加血容量,使血壓升高。
運動有度:鍛煉時避免出汗,洗澡時避免水溫過高,以防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酌情用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a–受體激動劑如麻黃堿等。
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