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公安機關破獲一起蘇聯(lián)間諜案,轟動一時。此案創(chuàng)造了中國反特工作的許多第一:第一次在內(nèi)地發(fā)現(xiàn)克格勃間諜;第一次在野外繳獲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特務專用通訊器材和計算機精確編制的密電碼;第一次獲取和破譯了科技含量極高、制作復雜的壓縮物和讀視工具。
1969年8月8日晚,一名舉止怪異的年輕男子在陜西寶雞的火車站落網(wǎng)。這名自稱周銅山的男子大熱天穿著外套,帶著暖水瓶。公安人員在他身上還搜出兩只盛著奇怪液體的黃色玻璃瓶和一根圓柱玻璃體。周銅山交代,他原籍北京,生父病逝后,母親嫁給了一個叫李佐臣的蘇聯(lián)人,婚后,李佐臣帶他們?nèi)チ颂K聯(lián)。他不習慣蘇聯(lián)的生活,最近終于有機會回國?;貋砗?,他怕被人當成特務,就在烏魯木齊買了“遷徙證”等假證件。
陜西省“革委會”隨即派出兩路人馬前往新疆和北京核實。新疆方面很快有了反饋:周銅山拿的戶口“遷徙證”,是1962年蘇聯(lián)特工從塔城縣公安局竊走的,已經(jīng)過期作廢;北京的外調(diào)則顯示,北京確有一個名叫周銅山的人,是個孤兒,正在王府井飯店做雜工。隨后的調(diào)查顯示,李佐臣是蘇聯(lián)情報人員。
此案匯報到北京后,驚動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同志。
在大量證據(jù)面前,假周銅山終于交代,他叫王常玉,俄文名字叫彼德,是蘇聯(lián)克格勃派到中國的間諜。他的任務是了解:中國是否準備打仗;中國民兵訓練頻率及指揮者;軍用裝備及部隊移防去向;太原、蘭州、寶雞等工業(yè)城市駐部隊種類、番號及具體編制、裝備情況;核工廠的具體地址等。
為避免安全機關檢查,克格勃專門制定了一套明文暗語或明文夾密寫,還有廣播對“777”的呼叫,表示有指令給王常玉。王常玉交代了接頭暗語。他還交代,他在北京月壇北路一根電線桿上做了記號,請示可不可以去北京臥佛寺取“泥石包”——克格勃特制的一個密封容器。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起獲一部電臺和“泥石包”中的密碼,并給蘇聯(lián)情報機關留下了記號。9月27日下午,專案組果然等到了一封北京寄來的信。信是以“周銅山”媽媽的口氣寫的,內(nèi)容平淡無奇。王常玉身上帶的黃色玻璃瓶上陣,一個米粒大小的白色膠膜現(xiàn)出真容。玻璃棒也派上用場,它是一個高倍數(shù)的專用視讀工具,用它對著膠膜一看,一封用漢語寫成的密信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1.我準許你可以在離蘭州不遠的任何城市或鄉(xiāng)村里居住和參加工作,留在你朋友住的城市也行;2.請通知關于你的朋友是什么人;3.你家里一切都好;4.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睆托沤K于破譯,專案組一片歡騰。
王常玉被關押半年后,克格勃邊防工作站開通了對“777”的24小時定時呼叫聯(lián)絡。此后,他們又開通了專頻,對王常玉進行盲呼。從1970年5月至1972年4月,總臺定時呼叫達54次之多。而有了發(fā)現(xiàn)此案密信顯微點的經(jīng)驗,1970年至1972年,新疆伊犁警方又破譯了9個顯微點。
(摘自《保密工作》《江淮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