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1:
辱2書云,欲相師。仆3道4不篤,業(yè)5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6也。不意吾子7自京師8來蠻夷9間,乃幸見取10。仆自卜11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12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13、晉14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15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16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說》17,因抗顏18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19,而增與為言辭20。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21,又挈挈22而東23,如是者數(shù)矣。
屈子24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25仆往聞庸、蜀26之南,恒雨少日27,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28。前六七年,仆來南29,二年冬30,幸大雪逾31嶺32,被33南越34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35吠噬36,狂走者累日37,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38,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39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40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仆自謫過41以來,益少志慮42。居南中43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44者,早暮咈45吾耳,騷46吾心?則固僵仆47煩憒48,愈不可過49矣。平居,望外50遭齒舌51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52又聞之,古者重冠禮53,將以責(zé)成人之道54,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數(shù)百年來,人不復(fù)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fā)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55,至外庭56,薦笏57,言于卿士58曰:“某子冠畢?!睉?yīng)之者咸憮然59。京兆尹60鄭叔則怫然61,曳笏62卻立63,曰:“何預(yù)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64,何哉獨為所不為也65。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1.白:陳述、答復(fù)。
2.辱:謙詞,感到自愧的意思。
3.仆:謙詞,柳宗元自稱。
4.道:指道德、學(xué)問的修養(yǎng)。
5.業(yè):學(xué)業(yè)、學(xué)識。
6.甚不自是:很不敢自以為是。
7.吾子:指韋中立。
8.京師:指唐朝的首都長安
9.蠻夷:古代對少數(shù)民族的輕蔑稱呼。此處指柳宗元當(dāng)時的貶地永州。
10.見?。罕蝗》?,受到看重的意思。
11.自卜:自量。
12.孟子: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戰(zhàn)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此處引孟子的話,見《孟子·離婁上》。
13.魏:三國時的國名。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歷史上又稱曹魏。
14.晉:朝代名。公元265年,司馬炎稱帝,國號晉,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朝,都建康,史稱東晉。
15.輒(zhé):總是。
16.韓愈:字退之,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你那,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
17.《師說》:韓愈所寫的論文,專論從師之道。
18.抗顏:嚴正認真的態(tài)度。
19.指目牽引:意思是說,周圍的人對韓愈冷眼相對,指手畫腳。
20.增與為言辭:加給韓愈種種非議。
21.炊不暇熟:飯都來不及煮熟。
22.挈挈(qiè):急切地。
23.東:此處指洛陽。韓愈曾去洛陽做河南令。
24.屈子:即屈原(約公元前340年-278年),名平,戰(zhàn)國中期楚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
25.邑犬群吠,吠所怪也:意思是說,村鎮(zhèn)上的狗一齊吠起來,是為它們所奇怪的事情而吠。這句話引自屈原的《九章·懷沙》、
26.庸蜀:湖北四川。這里泛指四川。
27.恒雨少日:經(jīng)常下雨很少晴天。
28.過言:過分夸張的說法。
29.仆來南: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貶為少州刺史,中途,再貶為永州司馬?!皝砟稀?,講的就是這件事。
30.二年冬:指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冬天。
31.逾:越過。
32.嶺:指南嶺。
33.被:覆蓋。
34.南越:廣東、廣西一帶,古代稱為南越。
35.倉黃:同“倉皇”,張皇失措的樣子。
36.噬:咬。
37.累日:連日。
38.?。翰煌桩?dāng)。
39.顧:但,只是。表示原因。
40.炫(xuàn):同“炫”,顯露自己。
41.謫過:因過失被貶謫。
42.志慮:指政治上的抱負。
43.南中:對南方的泛稱。
44.呶呶(náo):喧嘩不休。
45.咈(fú):煩撓。
46.騷:擾亂。
47.僵仆:僵硬地倒下。此處指軀干活動不靈便。
48.煩憒(kuì):心煩意亂。
49.不可過:不能過下去。
50.望外:意想不到。
51.齒舌:口舌,外間的非難。
52.抑:兼且。
53.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儀式,表示成人。唐代已不流行。
54.成人之道:成年人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
55.造朝:上朝。
56.外庭:皇宮中群臣等待上朝和辦公議事的地方。
57.薦笏(hù):把笏板插在衣帶中。
58.卿士:指上朝的各品官員。
59.憮(wǔ)然:莫明其妙的樣子。
60.京兆尹:官職名稱。京城所在的州為京兆,京兆的行政長官成為京兆尹。
61.怫(fú)然:不高興的樣子。
62.曳笏:拿笏板的手垂下來。
63.卻立:退后站立。
64.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不因此認為鄭叔則的行為不對,而去贊許孫昌胤的做法。
65.為所不為:做別人所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