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俏琳
(廣東省肇慶市畜牧獸醫(yī)局 526040)
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注重餐桌上的飲食安全,其中雞群寄生蟲病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在不同時期,由于環(huán)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雞群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尤其在夏季,其溫度與濕度為寄生蟲生長繁殖創(chuàng)造了空間,極大程度提高了寄生蟲的發(fā)病率,為養(yǎng)殖人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1 雞球蟲病的癥狀 雞容易染上各種疾病致死,是弱小的家禽種類之一,夏季是雞球蟲病的高發(fā)時期,通常情況下,球蟲的有性生殖期為2d,無性繁殖期為3~5d,生活史為4~7d,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在體外形成孢子化卵囊。 球蟲卵囊的囊壁分為外層和內層,其中外層屬于保護性膜,較為結實,具有一定彈性,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化學成分似角蛋白,而內層屬于類脂質化學成分,呈現出顆粒狀的原生質,并且球蟲卵囊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半年左右[1]。
1.2 防控措施 在治療球蟲病時, 需要選好雞苗與飼料,做好雞群的消毒措施,使用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方式,以下提出幾點建議:第一,采用火焰消毒的方式燙飼養(yǎng)工具,或者使用30%草木灰、20%石灰水、消毒液,對食具、用具、圈舍等進行噴灑消毒,為雞群提供適合的溫度、濕度、飼養(yǎng)密度。 第二,在高發(fā)時期,可以投喂維生素K 與維生素A 等,從而提高雞群的機體免疫能力,以及整體的抗體水平。 第三,在雛禽期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置雞球蟲散,投喂3~5d 效果最好。 第四,在治療時期,需要根據球蟲的類別與生長發(fā)育情況,注意選用敏感藥物與間隔投藥。 第五,確保雞舍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一旦發(fā)現病雞,需要投喂磺胺喹惡啉鈉,并且添加少量的輔助性藥物。
2.1 雞螨蟲病的癥狀 在雞的皮膚與羽毛上,時常可以看到雞螨蟲,其屬于體表寄生蟲,容易造成臨床誤診,在夏季危害較為嚴重。 當雞體感染螨蟲時,會引起自身的瘙癢,不斷地上蹦下跳,時常會啄皮肉與羽毛,以至于出現皮膚損傷和羽毛脫落的情況。 同時,可以發(fā)現病雞的食欲與產蛋率明顯下降,雞冠發(fā)白,蛋殼的顏色逐漸變淺,精神萎靡甚至出現貧血癥狀等。 由于螨蟲會吸取雞體大量的血液,一旦感染螨蟲,就會不斷流失新城疫和禽流感的有效抗體,增加飼料的消耗,從而降低抗體滴度[2]。
2.2 防控措施 在防控方面,首先,需要定期清理雞舍的衛(wèi)生,對雞舍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干凈衛(wèi)生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 其次,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留意雞體的變化,及時發(fā)現病雞,控制病情的蔓延。 再次,需要對病雞隔離飼養(yǎng),加強投藥的劑量。 此外,采用滅虱藥物對雞群進行噴霧,將其全身部位噴至微濕,尤其是大腿兩側和肛門位置等嚴重部位,需要加大噴霧的力度。 最后,需要消除雞群中的活蟲源,控制雞舍周圍的環(huán)境,天花板、地面、籠具、網架等進行噴霧消毒。
3.1 雞組織病的癥狀 引起雞組織病的因素眾多, 其中包括潮濕環(huán)境、光線不足、雞群集中、喂養(yǎng)飼料的質量較差等,其通過血液傳播,鉆入雞的盲腸壁,之后寄生在肝臟內,染病的范圍主要集中在2~4 月齡的雞群,屬于隱形感染的狀態(tài)。 在染病時期,病雞會出現食欲較差、日漸消瘦的情況,同時出現怕冷、羽毛松亂,排出蛋黃色糞便等。
3.2 防控措施 由于盲腸體內異刺線蟲的蟲卵, 是組織滴蟲傳播方式的媒介,因此,需要減少蟲卵的數量,排除蠕蟲卵,減少疾病傳播的概率。 第一,在雞舍消毒的基礎上,需要做好雞群的衛(wèi)生管理,禁止亂放飼養(yǎng)的工具,以及飼養(yǎng)人員的串舍行為,防止互相感染。 第二,需要定期移動飲水器和飼料槽的位置,防止堆積大量的糞便,以及局部地區(qū)的濕度過大。 第三,使用每千克體重40~50mg 的驅蟲劑, 定期清理異刺線蟲。 第四, 可以使用0.3%~0.4%甲硝唑,將其混入雞群飲水中,一周內即可獲得效果。
4.1 雞絳蟲病的癥狀 絳蟲呈帶狀,通常為乳白色,扁平,其分為頭節(jié)、頸節(jié)、體節(jié),其中頸節(jié)發(fā)育后生長出體節(jié),而體節(jié)可以分為幼節(jié)、成節(jié)、孕節(jié)。 常見的雞絳蟲病包括四角賴利絳蟲、漏斗帶絳蟲、賴溝賴利絳蟲等。 在每年的6~11 月份時,屬于多感染發(fā)病期,感染嚴重時,還會出現癱雞。 由于大部分產蛋雞都是帶蟲者,導致出現出血性腸炎或腸道炎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率。
4.2 防控措施 在預防方面,需要集約化養(yǎng)雞場,消滅中間宿主。 在雞舍內,需要做好防蠅滅蟲工作,分開飼養(yǎng)幼雞與成雞,采用全進全出的方法飼養(yǎng),每隔2 個月需要進行藥物驅蟲。 同時,按照每公斤10~15mg,使用吡喹酮進行驅蟲處理。
綜上所述,對于雞群的疫病問題,農業(yè)研究人員需要增加科研的力度,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革,制定更多有效地預防方案。做好養(yǎng)殖方面的防治工作,降低雞群發(fā)病的概率,提高飼養(yǎng)人員的經濟效益,促進養(yǎng)殖行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