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豐
早些年,我對基輔60(Kiev60)畏而遠之,因為很多人說這臺相機存在嚴重的疊片問題,而且震動特別大。
2015年5月,昆侖飯店的一場拍賣會預展上,我遇到了故宮博物院的楊靜榮老師。他告訴我從家里翻出來一臺老相機,讓我到他家去取。兩周后,我拿到了一整套基輔60相機,包括說明書和全套附件,都裝在原廠的皮箱里(圖02)。楊老師說,相機是1990年代在北京買的,蘇聯(lián)解體后國內(nèi)市場上有很多蘇聯(lián)相機,開始大家都不了解,試了一下品質(zhì)還真不錯。只是很重,好幾年都沒用過了。
整套基輔60相機
1930年代,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120單反,當時有好幾個品牌,以愛克山泰(Exakta)66為成熟的代表。到1960年代,潘太康(Pentacon)一家獨大,以潘太康6為代表(圖03)。蘇聯(lián)P6口的120相機有基輔FK6、基輔6S、基輔60、基輔645、基輔6×6、基輔SIX、基輔BIGSIX、基輔88CM,其中基輔6S、基輔60、基輔645都是對潘太康的直接模仿。遺憾的是,潘太康6的設計有些問題,拍攝時可能片距越來越大甚至疊片。坊間傳言,蘇聯(lián)的裝配工藝不行,基輔60也有疊片的問題,還傳出很多解決小妙招,比如說在片軸上卷幾圈紙,或者不嫌麻煩地在后蓋上開兩個紅窗或加個反光板預升等。
潘太康6是1960年代120單反相機的代表
楊老師送我的基輔60是比較完美的一整套,包括一只配件齊全的45毫米廣角鏡頭、UV鏡、黃鏡,一起裝在一個皮筒里。用過一段時間之后,我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關于基輔60的傳言不可信: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疊片之類的問題,機震也是可以接受的。基輔60是上弦時反光板放下去,拍攝前反光板升起,所以機震對拍攝沒有任何影響。我和幾位前輩討論過,大家普遍認為基輔60是好于潘太康6的。至于說疊片,過片的時候勻速一次過到底,然后用手護著過片扳手勻速地返回,就不會有疊片的情況。
基輔品牌相機由位于基輔市的阿爾謝娜工廠生產(chǎn)。1970年,仿潘太康6的機型問世,便是基輔FK6,而為列寧誕辰100周年獻禮,又有了基輔6S(圖04)。它與潘太康6的區(qū)別是快門在左側(cè)。
仿潘太康6的基輔6S(Kiev 6S) 快門按鈕在左側(cè),相機上標記為基輔-6C TTL
整個1970年代,阿爾謝娜生產(chǎn)的都是基輔6S和加了TTL測光取景器的基輔6S TTL,配套鏡頭是Vega-1290mm F2.8標頭。1984年,阿爾謝娜終于把快門移到了右手邊,基輔6S變成了基輔60,標配的鏡頭也改成了80mm F2.8。
帶有眼平和腰平取景器的基輔60
裝有魚眼鏡頭的基輔 60
基輔6S、基輔60都采用橫走式布簾快門,快門速度范圍1/2~1/1000秒,閃光同步速度1/30秒。其用料很實在,重而結(jié)實,標配一個腰平取景器和一個眼平取景器。眼平取景器是帶TTL測光的,使用LR44電池,有2款,后期的把帶有V字樣的小旋鈕取消了。由于腰平、眼平都不帶冷靴,阿爾謝娜還標配有一個用螺絲擰在機身上的支架式的冷靴。
基輔60底部,兩側(cè)為卷片軸,左側(cè)小按鈕為回片按鈕。
P6口的基輔60以及基輔645、基輔88CM,現(xiàn)在都還能買到全新的,這就是新組裝的ARAX 60(圖08)、ARAX 645、ARAX CM,以及改造出來的帶反光板預升的MLU、特別版的SE(圖09)。
ARAX是烏克蘭一位叫做Jean-Marc Brissaud的人做的,他應該是得到了阿爾謝娜的庫存零件。而且,其也生產(chǎn)各種鏡頭和附件,有自己的網(wǎng)站和網(wǎng)店。
由基輔60零件新組裝而成的ARAX 60
帶有點測光和反光板預升的ARAX 特別版 ARAX MUL SE
此外,還有一家Hartblei的廠商,也銷售改造后的基輔60、基輔645,以及增加了反光板預升功能的基輔60Master、基輔645Master(圖10)。不同的是,ARAX直接打上了ARAX的銘牌,而Hartblei依然使用Kiev60的銘牌。它也有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可以在上面買到在售機型。
Hartblei 銷售的改造后的基輔(Kiev)60
基輔相機的P6卡口鏡頭,常見的有Zodiak-8 30mmF3.5、Mir-26 45mm F3.5、Mir-38 65mm F3.5、Volna-380mm F2.8、Vega-12 90mm F2.8、Vega-28 120mmF2.8、Kaleinar-3 150mm F2.8、Jupiter-36 250mmF3.5、Tair-33 300mm F4.5共9只。(圖11)
作者收藏的基輔P6卡口鏡頭
基輔60 的標準鏡頭Volna-3 80mm F2.8
從使用的角度上說, 這9 只鏡頭里我推薦Volna-3 80mm F2.8和Vega-28 120mm F2.8,它們的素質(zhì)都超過Carl Zeiss Jena原廠的潘太康6鏡頭。而廣角與長焦鏡頭,還是Carl Zeiss Jena更擅長制作,較好的有Flektogon50mm F4和Sonnar180mmF2.8。另外,魚眼鏡頭Zodiak-8 30mm F3.5也是與基輔相機搭配的名作,也不妨感受一下。
除了常見的9只P6口鏡頭外,阿爾謝娜還生產(chǎn)或試制了一些稀少的鏡頭,并生產(chǎn)了二倍鏡、近攝接環(huán)和近攝皮腔。其中,二倍鏡的中間鏡組是可以擰出來的,擰出來之后它就成了一個普通的近攝接圈。
基輔6S、基輔60、基輔645以及ARAX、Hartblei相機都使用P6卡口鏡頭,和潘太康6的鏡頭是通用的,但我發(fā)現(xiàn)它們的機身鎖緊環(huán)有一些差別。潘太康6的鎖緊環(huán)內(nèi)徑更大一些。這種區(qū)別并不影響鏡頭的使用,但ARAX出售一種Kiev 88 to P6 adapter的轉(zhuǎn)接環(huán),可以讓基輔88的鏡頭用在基輔60上,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o88鏡頭加上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可以裝到潘太康6機身上面,但是裝不到基輔60機身上面去。實在要裝的話,就需要把基輔60機身上的鎖緊環(huán)取下來,換一個內(nèi)徑更大的鎖緊環(huán)。
實際上,基輔60同系列的相機不多,從基輔FK6開始算起,也就FK6、6S、60、645、USA5臺機器。其中6S、60有前后兩種版本,前期是鍍鉻銘牌,后期是黑色銘牌,這樣算也就7臺機身。收藏的話,早期的FK6和少見的USA是最適合的藏品。使用的話,后期黑色版本的基輔60是不錯的選擇。在后期黑色基輔60機身的基礎上,進行清洗、潤滑、校正,然后在反光板上方貼上防震植絨布,就得到一臺拍攝利器了。
實用的基輔60鏡頭除了Volna-3 80mm F2.8和Vega-28 120mm F2.8外,還有Zodiak-8 30mm F3.5和Jupiter-36 250mm F3.5。而收藏的話,基輔60鏡頭似乎并沒有值得珍藏的亮點,我所期待的只有1960年代的MCAPO Arsat 500mm F5.6一只。好在常見的基輔6鏡頭都很便宜,我們完全可以按照焦段湊成一個系列。
基輔60相機、Volna-380mmF2.8鏡頭拍攝的照片
基輔60相機、Vega150mmF2.8鏡頭拍攝的照片
基輔60相機、Vega-28 120mmF2.8鏡頭拍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