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國華
2018年12月13日國務院正式發(fā)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對個人所得稅計算中允許扣除的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范圍和標準等政策進行了明確。本文結合我單位在執(zhí)行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建議。
一、專項附加扣除對應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專項附加扣除辦法的推出是我國現代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完善,主要著力于關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及住房四個社會主要的民生問題,也是一項重要的減稅措施。現根據扣除個人承擔的五險兩金及起征點5000元后的應納稅年收入,測算專項附加扣除對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大致影響比例測算如下(不考慮邊際稅率的影響)。
可以看到,專項附加的扣除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個人受益,特別是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額較多且應納稅年收入較高的個人,其節(jié)約的應納稅額更多。所以,做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工作對落實國家減稅政策,提升職工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二、專項附加扣除申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為便于申報建議個人通過手機APP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在單位發(fā)放工資代扣個人所得稅時進行專項附加的扣除。由于專項附加扣除的申報是由個人在終端進行,個人對該政策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偏差。為確保個人能及時了解各項扣除政策,享受到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我院利用內部的微信群、OA辦公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政策宣傳和申報指導,固定專人進行政策答疑,每月對專項扣除的申報情況進行反饋,便于個人對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情況進行了解。經過持續(xù)多次的政策解讀、信息采集及申報納稅反饋等工作,我院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工作已進入穩(wěn)步實施階段。現針對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并建議如下:
(一)部分人員未進行專項附加扣除申報
由于部分個人認為月收入在扣除五險兩金后未達到起征點5000元或目前不符合專項附加扣除的條件則未申報。由于個人在年度中間可能存在臨時性的收入和年終一次性獎金等不確定因素,可能最終會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無論是否達到起征點或申報專項附加扣除時是否達到扣除條件,如贍養(yǎng)老人、子女教育等項目可以先行申報,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時即使暫不具備扣除條件的,但當條件達到時系統(tǒng)就會自動扣除。
(二)專項附加扣除申報不成功
部分個人在申報后出現單位在個人所得稅申報系統(tǒng)中查詢不到所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經查詢主要為個人在選擇申報方式上未勾選扣繳義務人代繳,而勾選了自行申報;同時有兩個以上扣繳義務人時勾選扣繳單位錯誤;專項扣除申報信息填寫錯誤等。為準確執(zhí)行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建議對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有兩個以上的扣繳義單位時,建議勾選主要取得收入的單位辦理扣除;個人在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式上勾選扣繳義務人申報,不要選擇自行申報;同時注意再次核實所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準確。
(三)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錯誤或變更的處理
對申報錯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個人可以隨時更正,個人填寫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fā)生變化或達到扣除條件的,可隨時重新在系統(tǒng)進行變更或填寫相關扣除信息。當月申報成功的專項附加扣除在下月扣繳個人所得稅時即可進行扣除。若因未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而未能享受扣除的,只要在當年12月31日前申報成功扣除信息則在年終個人所得稅匯算時可補扣。
(四)專項附加扣除申報信息的反饋
專項附加扣除的申報信息由個人自行填寫,需經稅務部門審核通過后才可進行稅前扣除。由于將稅務局反饋的專項扣除申報結果信息存在隱私,目前我們主要采取電話咨詢和OA推送的方式獲得稅務局專項扣除審核結果,員工獲取稅務局反饋信息不便捷;另一方面,對于反饋結果存疑的員工,財務人員需逐個幫助員工查詢專項扣除審核結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由于個人所得稅專項申報是一個持續(xù)、長期和動態(tài)變動的過程,扣繳義務人須不斷開展政策宣傳工作,并通過OA等方式發(fā)送申報信息、設置電話咨詢服務等定期反饋方式普及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的政策及個人申報情況,以實現扣除信息準確申報。財務人員也要追蹤分析個人工信息申報中問題并反饋,提升個人主動申報意識,讓個人切實感受到專項扣除帶來的紅利,促使其主動及時更新維護個人申報信息。同時要求個人對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一定要真實,準確,對自己提交信息的真實性要負責,個人要按規(guī)定保存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資料,以備稅務機關事后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