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齊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涵養(yǎng)文明新風尤須在細節(jié)處下功夫。首先,文明是管出來的,垃圾分類既然進入法治時代,從相關部門到街道社區(qū)就都應該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該引導引導、該處罰處罰,讓剛性約束的威力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針對執(zhí)行進程中的具體問題,也須事無巨細、不遺余力改進,提供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切實降低分類難度。就拿廚余垃圾破袋來說,能否設置腳踏式垃圾桶以及配備洗手消毒裝置,或者干脆提供可降解的特制垃圾袋?相關各方再“向前一步”,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疏解梗阻,分類之風方能持久。移風易俗、習慣養(yǎng)成,利于自身,也蘊涵著社會的進步。當一代人做出改變,后來人便能更大限度免受“垃圾圍城”之擾,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未來負責,何樂而不為?
(摘編自《北京日報》2020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