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葵,成亞飛,韋夢梅,蔣卷濤
(1.廣西師范大學 化學與藥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廣西低碳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廣西 桂林 541004)
鐵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元素,常伴生于鎳礦、鋅礦、稀土礦等礦石中,因此,很多礦石的浸出液中都含有一定濃度鐵,在提取有價金屬時需先除鐵[1]。濕法冶金實踐中,礦石浸出液中鐵的脫除方法主要有溶劑萃取法和水解沉淀法[2-3]。溶劑萃取法可在較低溫度下進行,且可得到純度較高的鐵產品,應用較為普遍。常用的萃取劑有酸性萃取劑P507、P204等和堿性萃取劑N235等[3]。P507、P204萃取鐵時,反萃取時所需酸度較高;而N235萃取鐵時,反萃取酸度很低:因此,以N235萃取鐵,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N235(≥97%)、磺化煤油,均為分析純,洛陽市奧達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鐵、鹽酸,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
料液:稱取一定質量FeCl3·6H2O加水溶解,用鹽酸調節(jié)溶液pH。
有機相:33%N235+67%煤油(體積比)混合。
SHA-B型恒溫振蕩器,PHS-3E型酸度計,Spectrum Two衰減全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MA-1B型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
將有機相與水相按一定體積比(Vo/Va)置于分液漏斗中,于振蕩器中混合振蕩10 min,靜置、分相后記錄分相時間;分相完成后分出下層水相及第三相,測定下層水相pH、Fe3+濃度及第三相體積,計算Fe3+萃取率和第三相體積分數(shù);測定有機相及第三相水分,對有機相及第三相進行紅外光譜分析。
Fe3+萃取率(E)計算公式為
(1)
式中:maq—水相中鐵質量,g;morg—有機相中鐵質量,g。
第三相體積分數(shù)(φ)計算公式為
(2)
式中:Vthird表示第三相體積,mL;Vorg表示有機相總體積,mL。
當溶液中Fe3+濃度較高時,采用重鉻酸鉀滴定法測定;當溶液中Fe3+濃度較低時,采用磺基水楊酸分光光度法測定[4]。
有機相中的水分采用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測定。
有機相的組成及結構采用PerkinElmer公司的Spectrum Two衰減全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測定,用KBr壓片,掃譜范圍400~4 000 cm-1。
水相FeCl3質量濃度0.4 g/L,pH一定,相比Vo/Va對N235萃取Fe3+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Vo/Va對N235萃取Fe3+的影響
由表1看出:當料液pH=0時,隨Vo/Va增大,F(xiàn)e3+萃取率逐漸降低;Vo/Va=1/1時,F(xiàn)e3+萃取率達98.5%,而Vo/Va=5/1時,F(xiàn)e3+萃取率降至7.3%。這說明:N235優(yōu)先萃取料液中的鹽酸,之后才萃取Fe3+;隨相比增大,水相中鹽酸減少,水相pH升高,當水相pH升至超過Fe3+的水解pH時,F(xiàn)e3+水解生成黃色產物,致使Fe3+萃取率下降;同時下層水相變成黃色渾濁液。料液pH=2時,隨Vo/Va增大,下層水相pH升高得更快,因而下層水相由淺色渾濁變?yōu)樯钌珳啙?,此時N235對Fe3+的萃取率很低,F(xiàn)e3+萃取率最高僅為5%。
料液pH=0時,隨Vo/Va增大,萃取后下層水相由無色透明變?yōu)辄S色渾濁;萃取后溶液分為三層,中間層為第三相,上層有機相無色透明。隨Vo/Va增大,F(xiàn)e3+萃取率下降,第三相體積相應減?。河纱送茰y,N235萃取Fe3+后的萃合物主要集中在第三相。
料液中Fe3+質量濃度0.4~2.3 g/L,Vo/Va=3/1,料液pH和Fe3+質量濃度對N235萃取Fe3+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料液pH和Fe3+質量濃度對N235萃取Fe3+的影響
2.3.1 有機相中的氯離子
2.3.2 N235與Fe3+的反應
根據(jù)以上試驗結果可以判斷,N235萃取鹽酸溶液中Fe3+的反應包括2步:第1步,N235萃取溶液中的HCl,生成R3NH+·Cl-,反應式為
(3)
式中:R3N表示N235;R表示CnH2n+1(n=8,10);
(4)
這與Lee等的研究結果[6]一致。
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K的計算公式為
(6)
分配系數(shù)D的計算公式為
(7)
于是,K可表示為
(8)
式(8)兩邊取對數(shù),得
lgD=xlg[R3NH+·Cl-]+lgK-lg[Cl-]。
(9)
圖2 lgD與lg(c(N235))之間的關系曲線
2.3.3 萃合物的紅外光譜分析
N235的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梢钥闯觯? 095.15 cm-1處的吸收峰是堿性基團叔胺基R3N—的特征峰,2 926.2 cm-1處的吸收峰是甲基反對稱伸縮振動峰,2 860 cm-1處的吸收峰是亞甲基對稱伸縮振動峰,1 459.2 cm-1處的吸收峰是甲基和亞甲基伸縮振動峰[7]。
圖3 N235的紅外光譜分析結果
1—N235萃取Fe3+后的上層有機相(料液pH=0,ρ(Fe3+)=0.4 g/L);2—N235萃取HCl后的上層有機相(料液pH=0,ρ(Fe3+)=0 g/L);3—N235萃取Fe3+后的第三相(料液pH=0,ρ(Fe3+)=0.4 g/L)。
2.3.4 有機相中的水分
料液pH=0,F(xiàn)e3+質量濃度0~2.3 g/L,萃取后的負載有機相、第三相中水分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萃取后的負載有機相、第三相中水分測定結果
萃合物主要集中在第三相,且以乳化物形式存在,因此,工業(yè)生產中必須加入其他溶劑,如仲辛醇等實現(xiàn)破乳和消除第三相。
以33%N235+67%磺化煤油為有機相從鹽酸溶液中萃取Fe3+時,F(xiàn)e3+萃取率隨相比增大、水相pH升高而降低,隨Fe3+濃度升高而升高。水相pH≥1時,F(xiàn)e3+萃取率較低,部分Fe3+可能以水解產物形式被N235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