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不僅是黨國元老、新聞前驅(qū),在中華歷史上的貢獻及影響有著令人景仰的崇高地位,尤在書法藝術中亦是在當代書畫研究里,依然是讓人傾心仰慕的重要典范。
今年時逢于右任先生140歲紀念,由淡江大學、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chǎn)交流促進會主辦,中華書學會、陜西于右任書法研究會、劉延濤文教基金會、中國標準草書學會等單位協(xié)辦的“取墨來一一于右任先生140歲誕辰紀念書法大展”,邀請張炳煌教授擔任策展暨活動策畫人,特意在和于右任先生深具淵源的淡江大學內(nèi)舉辦紀念。透過展覽和學術研討的形式,再次梳理于右老的書法時代并在藝術成就溫故知新,激蕩新的火花。
展覽名稱“取墨來”,典故出自羅家倫作詩詠于右任:“拂須卷袖畫中身,取墨頻呼更入神”之注述,先生作書常以紙煙罐貯墨,往往揮毫到意境酣暢、興到神來之時,每罄一罐,輒大呼:“取墨來!”透過這次展品令人想見于老風儀。本次展覽在籌辦期間,即獲得各方的大力關注與支持。在王水衷理事長的支持及各方學者、藝術家、收藏家的熱情協(xié)助之下,共計征集200余幅作品展出。自于右任先生早年的魏碑、成熟時期的行書,到已臻化境的草書,將超越半世紀以來的經(jīng)典作品做了梳理與研究,以學術發(fā)表的格局呈現(xiàn)給喜愛藝術的朋友們。這次作品不僅年代排整有序,形式更是豐富多樣,包含對聯(lián)、橫幅、冊頁、手卷、手稿等等。其中長幅手卷《于髯翁千字文》更是先生生平少見的經(jīng)典大作,相當值得欣賞研究。
此次舉辦的展覽的開幕活動及學術研討會,邀請到多位產(chǎn)官學界的貴賓出席。于右任先生哲嗣于中令先生為了本次展覽特意從美國回臺,見證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淡江大學董事長張家宜女士、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劉傳銘教授、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chǎn)促進會理事長王水衷、名譽理事長江裕信、中國書法協(xié)會理事長葉國華、標準草書學會理事長鄭錦章、劉延濤女公子劉彬彬、書法家蔡耀慶博士、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黃智陽、鍾榮吉先生及各界人士都到場參與活動。在一睹于右任先生各時期作品呈現(xiàn)的同時,表達對于先生人格修養(yǎng)和藝術成就的推崇。
本次的系列活動選擇于淡江大學內(nèi)舉行,緣于于右任先生與淡江大學深厚的淵源。淡江大學創(chuàng)校期間,即獲得于右任先生的大力支持。故校園內(nèi)的宮燈大道就名為“右任路”,而為緬懷于右任先生兒時困頓的牧羊生活(先生晚年仍然自稱“牧羊兒”),校園內(nèi)亦規(guī)畫了牧羊草坪及牧羊橋。淡江大學的校訓“樸實剛毅”及諸多的建筑題字均出自于右任先生之手。本次活動也將會一并展出“于右任先生親贈淡江大學創(chuàng)辦人張建邦博士”的墨寶,及引導來賓參觀校內(nèi)的右老紀念物,為校園的書香氛圍更添光輝。
作為近代中華文化的指標人物,于右任先生在品格上一生為官清廉、熱愛國家民族、濟助無數(shù)貧困、為社會多所貢獻,深受后人欽佩。在教育推廣上,所編修的《標準草書干字文》一生中共修訂了九個版本,出版后又不取一文稿酬,惟要求廠商定價低廉,期望對于推廣普及能有所助益。在藝術成就上,在各個時期的筆墨演變皆可謂時代的領導者,其最喜好書寫的“為萬世開太平”長幅,實為右老理想及書藝展現(xiàn),更呼應此次展覽主題《取墨來》,藉此梳理了右老的各時期經(jīng)典,近觀巨匠風采,展場中感受于右老書法厚實的底蘊與不羈的瀟灑,俠心儒骨的人文精神令后輩深深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