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小岱
【適用話題】工作 穿越 好與壞 幻想與現(xiàn)實
有人說:“若是回到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事喝喝酒,品品茶,讀讀詩,那該多好!”顯然,這個想法太過天真,縱觀中國歷代工作制度,真相簡直是殘酷到不忍直視。
在唐朝都城長安的官署里,共有官員兩千六百多人,他們又分為常參官和非常參官,常參官是每天直接把工作匯報給皇帝的人,五品以上才有資格。這些官員每天早晨六點半到八點半要先開個晨會,也就是傳說中的早朝。開完會以后,再各自回到崗位上,這才能真正開始一天的工作,通常要處理公務(wù)到下午三點多才能下班。核算下來,每日工作時間差不多也是八小時。
然而八小時只是明面上的八小時,并不代表下班就可以走人,唐代早就形成了“夜直”制度,除了宮廷里的太監(jiān)、宮女、嬪妃以外,大臣們也要上夜班。中書、尚書、門下三省的負責(zé)人輪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值班日志,由直令史當(dāng)日交給值夜班的人,次日再收回。
談到值夜班,在唐朝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宰相姚崇。
當(dāng)時的姚崇年事已高,曾經(jīng)所有的激情與熱血都獻給了大唐,到了晚年,忽然想任性一把:堅決拒絕值夜班。
直令史也就從了,排夜班的時候直接跳過了姚崇,將值班日志往下傳。這一舉動竟然引發(fā)了許多大臣的不滿,認為姚崇搞特殊化。
于是姚崇大筆一揮,在值班日志上批寫道:“告直令史,遣去又來,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終不擬當(dāng)?!?/p>
翻譯成我們現(xiàn)在的話就是:統(tǒng)一回復(fù),我好不容易跟直令史請了假,前腳還沒進家門,后腳又被喊了去,朝廷里的那些人哪,怎么跟個催命鬼一樣沒完沒了?我老我任性,這個夜班,我堅決不上了,再上下去,老命直接丟了,你們想怎樣就怎樣吧。
姚崇位極宰相,不上夜班都能惹非議,那些年事已高,職稱不高的官員更是不敢有稍微的懈怠??梢娞瞥墓ぷ髦贫入m然完善,但加班這件事情,連老年人都沒有放過。
到了清朝,工作制度更加嚴苛,若是遇到皇帝在城外的圓明園主持早朝,那么許多城內(nèi)的官員必須午夜就爬起來更衣上路,以便能準(zhǔn)時到達,畢竟上班遲到先得挨三十大板。
在這種極早的辦公制度下,值夜班的傳統(tǒng)依然沒有被廢除,所以清朝有的官員逢上值夜班的話,直接連續(xù)上48小時。如果國家有大事發(fā)生,連續(xù)上一百多個小時的班,也屬正常。
(摘自《文摘報》2019年10月26日)
素材任意門·更直
值夜班的慣例古已有之,在古代叫“更直”,是古代官員獨有的“殊榮”。據(jù)史書記載,官員值夜班最早始于春秋,漢朝成為定制,自漢明帝詔令給值班郎官供應(yīng)伙食起,歷代的官員值夜班的待遇僅限于享受免費的伙食,沒有額外的加班費。更直官員長夜難熬之際常寫詩。安史之亂后,大詩人杜甫任職門下省,在更直期間寫了《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北彼卧娙送醢彩谔绞⑹栏?,則悠閑許多,那時值夜班可睡覺,他卻“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