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渡
這船渡我們?nèi)チ硪粋€島。
離港的汽笛聲中,熱帶的風(fēng)景展開,
棕櫚、椰果、泳衣和黑皮膚的姑娘
挨次走過旅行者遺忘在海灘的墨鏡。
我們并排站在甲板上,說著大陸的往事。
這四層的渡船負(fù)載著眾多的靈魂:
小販、白領(lǐng)、公務(wù)員和嫌犯;
他們攜帶的背囊
和不能裝進背囊的心事。這些陸上的居民,
信靠它渡越這一片平靜的海,
他們的座駕和牲口呆在潮濕幽暗的底艙。
中午時,海鷗來到我們的餐桌上
像一方疊好的手巾,作為海的禮物
奉獻給我們身邊美好的女性。即使在海上
她們?nèi)匀皇亲钭颇康娘L(fēng)景,
讓我們的談話在海的中央點亮火焰。
我說:船是人對于海的反信仰。你說
其實船并不負(fù)載我們,負(fù)載我們的
是我們腳下的波浪。而你曾獨自渡過另一片海,
另外的星辰指引那里的航向。
在那片更加幽深的海上,你是槳手,
也是船長,負(fù)載同樣雜沓的靈魂,
晝夜往來如穿行于隧道。你和她們都懂得我說 的是什么。
無可置疑的是,你的渡船是一束提升的光
渡我們向另一片光明的海,而你孑然一身
留在未完成的海邊,眺望潮汐……
(選自本刊2019年第六期“詩高原”欄目)
一葦渡海品讀:
《在海上》是一首贈詩,里面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他們共同的經(jīng)歷,具有一定的紀(jì)實性。詩開篇交代“船渡我們?nèi)チ硪粋€島”,接著敘述途中所見:景物以及“眾多的靈魂”;敘及用餐時海鷗帶來的小插曲和友人間的談話。這個談話可看作詩的“辯論”部分,為結(jié)尾將“渡”引向更高層次的辨析推波助瀾。在“渡”的辨析中,友人的人格也得以辨析;作者的傾慕與贊美溢于言表。整體來看,這首詩遵循了傳統(tǒng)上以“詩眼”來結(jié)構(gòu)文本的做法,這個詩眼就是“渡”。隨著篇幅的展開,“海上之渡”演化為“精神之渡”,“渡一己之身”升格為“渡眾生靈魂”。我想,這里面通常包含文學(xué)人最初的理想,無論是對友人還是作者自己而言。反復(fù)通讀全詩,看似平穩(wěn)之作,實則有奇崛之筆,譬如:“她們?nèi)匀皇亲钭颇康娘L(fēng)景,讓我們的談話在海的中央點亮火焰”,這是只有在情緒異常充沛飽滿時才會蹦出的詩句,刺激美的視覺感官和但丁式的異性想象,讓讀者感受到美好女性與心智火花的微妙關(guān)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