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文公小學,福建 三明 365100)
小學生到了中年級,應該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堅持不懈寫日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作文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中年級小學生認知視野、知識水平、寫作技巧、思維能力等受年齡條件的限制,對寫一則像樣的日記還感到困難重重,往往不知從何處下筆進行寫作。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學生的日記寫作指導,結合中年級小學生的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指導教學策略,切實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寫日記的第一步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在寫作中提高能力和發(fā)展智力。為了培養(yǎng)興趣,首先,向學生說明寫日記好處和重要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具有一定可靠性和真實性的中外文化名人在小時堅持寫日記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堅持寫日記對于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如魯迅先生的日記印成書有厚厚的幾本,直到他逝世前的一天他還寫日記。他的日記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和教益。又如雷鋒同志的日記已成了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要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事寫下來,不但能培養(yǎng)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還能提高思想認識水平。要讓學生樹立寫日記的信心,堅信寫日記并不難,指導學生不要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想什么就寫什么,沒有固定的格式,放開膽子盡管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個人或一件事。開始寫日記時,提醒和鼓勵學生不要有畏懼心理,也不要貪多求全,只需把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某一處景物、某一種生物等表述準確、清楚、有順序就可以。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傳遞一個信念,那就是只要長期堅持寫日記,那么寫日記將會變成一件很容易、很簡單、很有意義的事情。俗話說:“常說口里順,常寫手不笨?!敝灰獔猿謱?,常練筆,就會漸漸地下筆如有神。學生明確了寫日記的意義,又認識到不難寫,自然會下決心堅持每天寫日記,逐漸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學生模仿課文來寫日記,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小學生開始學寫日記,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完全獨立寫作難度很大,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語文課文的格式進行寫作,切實降低寫作難度,以此幫助學生較為順利的完成寫作任務,保護好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教《初冬》后,要求學生模仿由遠到近的順序寫一段“春天家門口”的景色。教《小蝦》時,指導學生模仿課文用“小蝦真有趣”作為總述句,自己觀察一種小動物,隨著學生智力的增長,模仿日記不再是課文的臨摹與翻版,而是有所變通,有所創(chuàng)新,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在模仿到一定的時間段后,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丟掉模仿,大膽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思路進行寫作。只有這樣學生的日記才會越寫越好。
觀察身邊事、物,是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寫日記,教師要側重引導學生加強對生活中事和物的觀察,讓學生做一個“有心人”,通過有意識地觀察和記錄生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教師可以將重視觀察獲得成功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從而激發(fā)學生重視觀察。例如,給學生講《胸有成竹》的故事。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這個成語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呢?”待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引導學生重視觀察,文與可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因為長期觀察的結果。我們小學生寫作文,道理不也一樣嗎?沒有觀察,就無法寫作,更談不上具體與生動。只有觀察才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使學生在寫作文時可以依據(jù)文章主題精心選擇。積累的原始材料越豐富,觀察細節(jié)越具體,就越有利于我們在作文中選擇與提煉。畫畫需要觀察,寫作更需要觀察。教師要想引導學生把文章寫好,就應該讓其像文與可畫竹子那樣,認真地觀察。學生只有要寫的人物在自己的心里活蹦亂跳,才能把人物寫活;只有要描寫的景物在心里清清楚楚,筆下景物才會形態(tài)逼真;只有要描寫的動物在腦海里活靈活現(xiàn),筆下的動物才會栩栩如生;只有要描述的事件在腦海里印象深刻,筆下才能敘述得生動有趣。
中年級小學生已經掌握較多詩句,其中有關于“觀察”的詩句,教師可以加以運用,從而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巴瑢W們,讀一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和感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弊髡咴鯓涌磸]山的?作者有什么感想?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通過這首詩,啟發(fā)學生觀察時方法要靈活。同一個事物可以從多種角度觀察,不同事物可以用多種形式表達:今天敘述,明天議論,后天抒情;今天寫人,明天記事,后天寫景狀物,寫觀察日記要有意識地變換使用各種手法,放膽練筆。
作文離不開生活,寫作文就是寫生活。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寫日記,教師要讓學生密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仔細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進而運用生活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巴瑢W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隱藏著無窮的奧秘,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多源于細致的觀察。如貝爾納觀察到兔子尿液的異常,發(fā)現(xiàn)了胰液對食物的消化作用;魏格納病中在對地圖的仔細觀察中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你們又有哪些發(fā)現(xiàn)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表達自己在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如“我發(fā)現(xiàn)魚沒有眼皮,睡覺時也是睜著眼睛的。”“我發(fā)現(xiàn)我家買來的花盆底下有個孔,我給花兒澆了水后,第二天一看,水總是會滲出來,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花盆是劣質產品,后來聽大人的解說后,我才知道那是排水孔,花草的根部也需要呼吸?!薄處熂皶r給予積極的過程性評價,從你們積極踴躍的回答中,我發(fā)現(xiàn)了你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也善于動腦。是的,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并且及時記錄,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日記的取材范圍無限廣闊,但不觀察,或觀而不察,視而不見,見而不想,生動的日記材料就會從眼前悄悄溜掉。只要處處留心,觀察思考,生動的日記材料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
閱讀是獲取知識,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語文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各類書籍,從經典著作中感受語言文字蘊含的意境美、內涵美、靈魂美,從而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并把他們獲得的美感印跡在日記中,讓日記也充滿文學藝術情趣。如教師結合小學的認知特點和理解閱讀能力,可以向他們推薦一系列作文書籍及文學著作,如《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小學生經典作文》《小學生日記大全》《童話故事》《小學最感興趣的文學作品精選》等。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文章中的優(yōu)美字詞、重要句子、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段落摘抄在固定的作業(yè)本上,并有選擇性的運用到日記寫作中去,增添日記的文彩和藝術感染力,從而提升日記寫作的質量。
作為敦師應當認認真真的批閱學生的日記,為寫得好的日記進行點贊,鼓勵其繼續(xù)努力把日記寫得更好;為寫得不怎么好的日記進行點評,指出寫作的不足之處,糾正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失誤,引導學生走出寫作誤區(qū),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在批閱學生的日記過程中,要仔仔細細的閱讀學生日記,耐心糾正學生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寫錯了的字詞等,并為學生的日記寫下恰如其分的評語。評語的內容以鼓勵、鞭策為主,積極引導學生堅持寫作日記,千萬要避免打擊學生寫作熱情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總之,堅持寫日記,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中年級學生尚不具備獨立自主開展寫日記的能力,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多措并舉指導學生開展寫日記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寫日記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寫日記的習慣,進而助力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