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衍生出了“三多五基本”的教學理念,該理念倡導在授課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為前提,進而實現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成效。
【關鍵詞】三多五基本;教學;能力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各種教學方法應運而生,但不管形式如何,其重點都是在不違背學生個體發(fā)展的情況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往往有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暴力課堂”——棍棒,學生上課戰(zhàn)戰(zhàn)兢兢,稍有不對,“棍子伺候”。這種課堂當然也能提高成績,但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極為有害。學生易產生叛逆心理與老師進行對抗,從而發(fā)生教育事故。第二種“散漫課堂”——“放羊式”教育,教師讓學生自由討論,課堂教學十分熱鬧,但課后卻一問三不知。第三種“一言堂”——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睡覺的睡覺,說話的說話,教師不不問,自我陶醉。第四種“學生課堂”——完全由學生教學生,老師站在一邊,完全看學生講課。第五種“表演課堂”——老師先寫好劇本,然后若干遍的演練,將問題提前告訴學生,看起來精彩絕倫,但沒有任何意義。還有一些教師為了成績拖堂、搶課等情況常有發(fā)生。
基于以上問題,提出了“三多五基本”的教學理念,力圖改變教學中的不足,致力于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思考、勤于動手。
一、“三多五基本”教學法中的三多是指:
(一)狠抓基礎多思考
基礎知識是任何學科都不能忽視的存在,各科教師教學時應緊扣基礎知識,使考生真正領會教材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對原理的理解要準確簡練,使用術語要難支到規(guī)范。
(二)狠抓訓練多動手
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都是前人在實踐中積累的。所以我們也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用實踐來驗證知識,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并進行操作的過程就是對知識的應用過程,也是形成技能的過程。
(三)自主學習多動筆
教師要利用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日常生活,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享受努力的過程、感受獲得的喜悅。講課時,教師對有準備的學生進行引導,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學生通過互動,緊跟教師的引導,轉動腦筋并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
二、五基本
(一)基本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目標和具體教學內容,確定詳細的教學目標以便選擇教學內容和確定教學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會伴隨一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還是認真的態(tài)度,總會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所以每堂課必須要有一個明確正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
(二)基本任務
在教學中,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是教學的首要任務,其他任務的實現都是在完成這一任務的基礎上實現的。
(三)基本知識點
在各科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原理和定理有許多。生物學科學生可以梳理好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理,在此基礎上,通過畫知識的框架圖,形成知識網絡體系,從而認識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提高學習的理性認知。需要提醒學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整合知識點的同時落實好知識點,并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學會構建知識體系。
(四)基本訓練
在授課時,相關訓練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確定。如在教授新課時,可緊扣教材選擇相應的練習,充分挖掘一些分析題、圖象題、計算題等,達到訓練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標。
(五)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主要分為六方面:其一,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指在沒有教師和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學生應該自覺培養(yǎng)一種以課本為基點,以課堂為基本場所向外廣泛涉獵相關知識點并把相關知識點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的能力。
其二,表達能力。表達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表表達能力等方面。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有各種各樣的群團組織,也像一個大舞臺隨時隨地都有表現的機會。學生應該主動參與,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充分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其三,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其中包括與周圍環(huán)境建立廣泛聯(lián)系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系的能力。學生應大膽參與各種交流、交往,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其四,動手能力。動手能力是將知識轉化為物質的重要保證,是學生所必備的一項實踐技能。對學生而言無論干什么,動手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個人能力的發(fā)揮程度。學生應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學習傾向,堅持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際來加強實踐鍛煉從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
其五,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們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能力。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是將各種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質在新的層面上融為一體、有機結合后所形成的一種合力。學生在學習知識、增強才干的過程中應同時注重培養(yǎng)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通過實踐鍛煉和經驗積累積極開發(fā)個人的創(chuàng)新潛能。
其六,適應能力。適應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反映,與其個人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創(chuàng)造能力等密切相關。面對個人成績不理想、家庭經濟不寬裕、身體有缺陷、失戀等學習或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學生應勇敢面對現實、保持平和心態(tài),不能沖動莽撞,更不能做出極端的事情。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改變單一的、格式化的教學模式,“用心”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叭辔寤尽钡慕虒W理念,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簡介】
作者姓名:席長青,出生年月:1980年12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陜西省,供職單位:青海省湟中縣多巴高級中學,職稱:一級教師,學位:理學學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