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越 喬曉妍 譚文玥 孫 昊
(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刺繡是民俗文化的載體,是在織物上以針繡出各種圖案,因其強烈的藝術性而被稱為“繡出來的畫”,在中國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中國刺繡種類繁多,各有姿態(tài),在針法、風格和內容上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獨特的藝術價值,為人們的生活帶來雅俗共賞的藝術美。其中滿族刺繡在明末起源,也帶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在保留原始工藝的基礎上,博收多類名繡的刺繡技法,融會創(chuàng)新而形成了現在的粗獷與優(yōu)雅并存的氣質,繡品色彩艷麗,題材廣泛,花樣繁多,充分表達了對生命生活的熱愛與瑰麗的文化內涵。
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社會生活中,傳統(tǒng)文化逐漸不被人們提起,眾多精神文化消逝,現代機器制造的迅猛發(fā)展對于精力及技藝要求相對較大的傳統(tǒng)手工刺繡形成巨大沖擊,而老一代刺繡藝人的逝去更是使得優(yōu)秀技藝出現失傳的風險。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現代生活更加注重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刺繡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作為文化軟實力,在美麗中國、文化強國的背景下定會發(fā)揮出獨特的作用。
滿族刺繡具有獨特的針法工藝和文化內涵。刺繡布料通常以自織布、紗、鍛織物為主,技法細致,獨領風騷,將扎繡、緞繡、編繡等繁復的繡法結合長針、鎖針、花針等豐富的針法,充分運用于顏色的過渡變化、圖案之間的分隔銜接,著重表現精美細密的紋樣、突出刻畫不同重點內容等,從而表現出繡品所蘊含的美感及內涵。繡針上下飛舞,翩若驚鴻,不拘一格,因而繡品常帶有粗獷豪放或細膩溫和的特點。蝴蝶、牡丹是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牡丹圖案象征著榮華富貴,石榴寓為多子多孫、幸福美滿。滿族刺繡在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藝術性,題材廣泛而深刻,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充分顯示了民俗民風、節(jié)日習俗、生活習慣、神話傳說、地方戲曲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洋溢著獨特的民族情調,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
滿族刺繡講究左右對稱或對等呼應的構圖布局。構圖方面疏密相間,真正做到了“疏可賽馬,密不通風”。常見左青龍右白虎,龍鳳左右分布,或采用割繡的技法使得左右分量一致,從而帶來規(guī)整的視覺感受。在清朝官員補服的補子圖案中,仙鶴、錦雞、孔雀、麒麟等動物樣式的主圖案居中放大排布,周邊輔以小體量的云紋、紅日、波浪等裝飾紋樣,構圖畫面突出主體,節(jié)奏輕快,具有靈動性,而將自然元素及紋樣元素組合或者分解,又有著浪漫主義的意味。在鳳凰牡丹繡品的構圖中,鳳凰抬頭而立,看向右側頭頂的太陽,頭和腳分別頂著圖案的最高和最低處,尾羽擺向右側,一左一右兩朵牡丹花競相開放,花心又都向著鳳凰,畫面邊緣是太陽、云紋與樹枝樹葉,各色元素平均排列,重點突出又不空泛,內容豐富而并不突兀,表達直接,圖形簡潔而意味豐富,顯示出很高的藝術水準,對于當代構圖也具有參考和學習價值。
滿族刺繡蘊含獨特的紋樣元素和色彩搭配。刺繡紋樣樣式豐富,造型夸張,借助物象傳遞思想情感,并且通常蘊含獨特的文化寓意。吉祥紋樣有象征順心高升的云水紋、象征自由美好的蝶草紋、象征權利富貴的鳳凰牡丹及龍蟒紋、象征順意祥和的如意云頭紋、象征美好品格的四君子紋等;刺繡紋樣題材眾多,有魚蟲鳥獸、植物花草、幾何圖案、自然山水、內部陳設、民俗故事,也有柳、虎、龜、喜鵲、蒼鷹、蟒蛇等動植物紋樣。團花圖案是滿族刺繡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是權力富貴的象征,有著豐富的紋樣寓意及藝術表現。花朵與植物蜿蜒其中,光華流轉,仙鶴和蝴蝶等動物也會蹁躚其中,似乎要躍然而上,或有主花位于圖案中央,或有數個小花圍繞成圓形排布。紅色、粉色、藍色、黃色、綠色,花團錦簇,在石青色的緞面上恣意綻放,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
當代機器制造得到快速發(fā)展并成為主要生產方式,刺繡的生產活動中同樣有機繡的身影。需要對比手繡及機繡的特點,進行刺繡技法的保留及創(chuàng)新,并將刺繡內容合理運用。在注重效率和產出的現代化發(fā)展中,規(guī)模化生產是服裝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特點,機繡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而手繡出精品,顯然更富有人情味及不可替代性,二者結合相輔相成,有利于發(fā)揮最大效益。在實際生產時應根據服裝的主打點選擇生產方式的倚重方式,機繡和手繡方式擇其一為主或巧妙結合。通過深入調研遼寧省錦州市等滿族刺繡優(yōu)秀發(fā)揚地的技法及內涵,發(fā)現該地刺繡讓作品的刺繡元素保持其獨特的針法精髓及風格,刺繡紋樣可巧妙運用在袖口、領口、褲腳及特殊異形位置來更好地展現人和服裝的氣質,同時保留盤扣、開衩等獨特的民族服裝特色。在滿族刺繡的應用中應以獨特的設計觸動人心,同時可結合新時代雪紡、針織等面料材料,帶來新的視覺感受。
現代服裝豐富而多元,有著獵奇、帶有高級感的中性色、華麗夸張、色彩碰撞等不斷變幻的風潮。應將滿族特色圖形符號及民族色彩元素抽象變形而設計出豐富簡潔的現代圖案,賦予其新的美學定義。深入了解及剖析每類圖案的象征意義,結合現代圖形符號的研究,給予紋樣圖案以新的樣式及寓意。在尊重傳統(tǒng)優(yōu)秀刺繡文化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服裝設計理念及習慣,創(chuàng)造出具有歷史韻味和現代時尚風采的新圖案。在色彩的融合中,精準提取滿族刺繡中優(yōu)秀的色彩元素,對于其艷麗濃烈的色調可結合現代流行的色彩風格及流行色進行色彩的重新搭配與整體風格的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現代的不斷發(fā)展的獨特氣質。在服裝刺繡的搭配中注重大塊色彩的碰撞,形成清新、亮眼的配置,選擇相似、相近或相反的顏色重構新的色彩秩序,形成溫婉淡雅、絢麗多彩、青春洋溢等具有多樣風格且層次豐富的配色。在樣式設計中推出個性化設計及出品在顏色、文化內涵、樣式上的不同主題風格的系列服裝,形成新的審美認知。
當今中國的物質發(fā)展極大豐富,服裝成為了審美與功能的結合體,個性化、獨特性、展示自我是新的發(fā)展趨向。應充分利用當今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依托品牌特色構筑品牌形象,添加品牌特色元素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內涵、特色風格及品牌符號標志。還可結合相關文化品牌進行產品聯(lián)動,如與著名品牌聯(lián)名推出滿族刺繡元素服裝,聯(lián)合相關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出品成套文化特色產品,參與響應并帶動“國潮”、“中國風”等趨勢的崛起,為明星、大腕們出席活動設計定制特色服裝來擴大影響力等。應注重不同群體的特點,進入不同受眾面的接收視線及范圍,從而擴大影響力及受眾面,使消費者逐漸形成品牌信賴,也擴大本品牌的影響力。
滿族刺繡的傳統(tǒng)紋樣不僅有現代風格的創(chuàng)新,與西方紋樣的組合創(chuàng)新也將帶來獨具匠心的現代時尚設計,不僅能創(chuàng)作出一種新的視覺藝術效果,打破人們傳統(tǒng)的審美習慣,形成新的設計風潮,也能更好地豐富和發(fā)展?jié)M族刺繡文化,使其具有新的時代風貌。在滿族刺繡與現代服裝的創(chuàng)新結合中,可在本品牌的風格內涵基礎上,適當結合國外設計思潮及方式,用滿族刺繡的紋樣、色彩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服裝華麗的裝飾及織錦面料、極多主義理念等不同思想適當結合,在時尚圖案中展現出新的創(chuàng)新應用,形成特色風格。
滿族刺繡的內涵來自于生活,是對生命的感悟,是細膩的內心與自然發(fā)展的交談;滿族刺繡又回歸于生活,或以之寄托美好愿景,或以其曼妙的身姿美化了生活。將滿族文化在新的生活中創(chuàng)新性應用,可豐富大眾對滿族文化的認知,增加公眾的文化記憶。通過其獨特的技藝、豐富的紋樣、亮眼的色彩等特點來發(fā)現并發(fā)展其文化的符號性。結合創(chuàng)新性應用的探索,通過滿族文化符號研究實現其現代的新生,達到共建美麗中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